高平平 李兢 白建軍 李寧
(黃河水利委員會榆林水文水資源勘測局,陜西 榆林 719000)
對水文水資源進行精確地監控不僅是現代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需求,同時也是為我國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環保提供重要的參考和依據。而且在一些地區針對環境保護以及防汛抗旱等工作的開展也有非常積極地意義。我國地域遼闊,水資源分布相對豐富。但由于缺少科學合理的利用,導致水資源的浪費非常嚴重,水資源的短缺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因此我們應當結合實際需求不斷完善水資源的監測系統,提升水文監測能力,確保我國水資源的利用率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追溯歷史,我國在很早就有專門針對水資源的監測工作,對旱澇災害的記載以及規律形成的分析,這是水資源系統最基礎的監測工作內容。
開展水文監測工作能夠有效地預防和發現一些突發的水文災害事故[1]。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依據水資源的變化情況來獲取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洪水災害等。
盡管對水文進行監測能夠實現對洪澇災害發生的預防。但是這種水文災害又具有一定的隨機性,比如災害的具體發生時間、發生地點以及災害過后對于水質的影響我們都無法得到準確的參考數據。
為了更好地開展水文監測工作,我們制定了對應的規范和標準,確保在實行過程中能夠有理有據,保障監測結果具有可行性。
在執行水文監測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常常將工作的重心放在對數據的監測方面,而對后期的資料的保管以及收集等問題不太重視,導致很多資料存在缺失的情況。這也給后期要參考同期歷史資料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阻力[2]。隨著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的應用,目前很多數據資料已經不再依賴于傳統的手工記錄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數據調用和比對工作的效率。
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我國的防洪設施建設日益完善,能夠有效地預防洪水災害。這種預防的方式雖然能夠有效地抵御洪澇災害的發生,但同時也會逐漸淡化人們對于水文監測的認知意識,甚至對水文監測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導致工作人員無法及時獲取數據,也無法結合河道的實際情況來判斷洪水發生的規律。一旦出現洪水就有可能因預估不足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一些河流沿岸的城市為了能夠預防洪澇災害,大力建設攔河大壩和橡膠壩。這種缺少全局性的建設工作會對正常的水文工作的監測造成影響,導致監測數據無法反映實際情況,對監測數據的有效性造成干擾。
雖然從古至今水文工作的開展一直都存在,但是如果對應的監測的技術和設備無法進行升級和更迭就無法確保水文監測工作的準確性。但是水文監測相對來說是一項公共事務,需要依靠國家財政支持。只有不斷地進行技術更新,設備迭代,才能夠降低監測工作中存在的誤差。當然,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日常對設備的保養和維護。
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來提升監測數據的收集和匯總。同時強化對水文資料的監測與核對,對現有的資料進行完善和優化。確保相關資料的全面性及合理性。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確保應用的可靠性。當然,在日常的工作開展過程中,也應當及時對監測資料進行收集和匯總,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避免信息積壓、重復,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結合目前的監測數據,相關水利部門應當制定對應的約束管控措施,嚴控跨流域調水、引水以及開發沙灘等項目的規模和數量,以此來降低水利工程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3]。當然,水文監測工作者也應當及時掌握河道的實時情況,了解工程開展的具體情況,對于違反規定和管控措施的要及時進行整改。對工程附近的流域數據進行數據對比和分析,掌握在工程建設之后的行洪規律,結合工程建設情況以及河流的變化情況,進行及時的數據監測。如實記錄相關數據信息,總結出新的河流規律,進而為后期的防洪預防工作提供參考,降低人為因素所帶來的影響。
水文監測體系的完善還需要依靠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支持,加大資金投入以及技術更新提升水文監測工作的效率和監測水平。依據實際工作開展的情況建立更加明確的工作機制,對各個崗位進行責任明確,各個環節能夠有效地落實和推進,通過不斷地豐富監測方式,進行技術的迭代和創新,帶動水文監測工作的開展。
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人的因素,所以提高監測人員的專業能力是推動監測數據更加精確的主要方式。相關單位應當針對人才選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在確保上崗的作業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之外也要保障他們的工作積極性[4]。單位也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地開展培訓工作,帶動監測人員學習新的檢測技術、設備儀器的應用,進而提升監測數據的準確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水資源的認知和保護意識也不斷地深化和加強,水資源對于生態環境的建設以及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相關部門必須要對水文水資源的監測予以足夠的重視。在不斷引入性技術和設備的過程中,提升監測方式和方法。通過提升監測人員的技術水平來確保水文監測的質量和效率,從而推動水文工作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