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慧通
(中共池州市委黨校 安徽池州 247000)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精心設計推出一批精品展覽、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學習體驗線路;結合烈士紀念日等重要紀念日及其他傳統節日,組織開展祭掃烈士墓、敬獻花籃、宣讀祭文、瞻仰遺物等活動。[1]習總書記強調,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2]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讓歷史告訴現在,讓歷史啟迪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利用紅色資源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意義,他指出“要發揚紅色資源優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3]在“四史”教育中,利用紅色資源,深入學習“四史”知識,凝練紅色基因,使紅色精神入腦入耳人心,是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增強人們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生動性的重要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四史”教育質量。
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不懈奮斗過程中所產生的歷史產物,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肩負使命、砥礪前行的光輝歷程,蘊含著黨的優良傳統和偉大精神,是教育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一座座寶庫,是“四史”教育中的重要資源。
紅色資源為“四史”教育提供豐富的內容保障。依托紅色資源開展“四史”教育,對于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構筑精神家園具有重要意義?!凹t色資源包含了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物質紅色資源包括各種遺跡文物、紀念場館、歷史文獻、文藝作品等物化形態;精神紅色資源是指我黨我軍在革命、建設中所培養形成的價值取向,如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4]物質層面的紅色資源是基礎,精神層面的是總結提煉和升華,它們集合了歷史資源、文化資源、政治資源、精神資源于一體,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四史”教育的內容。挖掘紅色資源的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紅色資源運用到課堂上,能夠使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深刻理解歷史和中國人民選擇共產黨的歷史必然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著力培養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后備力量。
紅色資源為“四史”教育提供深刻的課堂體驗。紅色資源蘊含著深厚的革命情感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有很多令人敬佩、感人至深的先進革命事跡,如革命戰爭時期的陳延年、陳喬年、凌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的鄧稼先、龍冬花、沈浩;還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奮戰在一線的解放軍戰士、醫護人員、共產黨員等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作為“四史”教育中的優質資源,每一個紅色人物、每一個紅色遺址、每一個紅色事件背后都有著動人心弦的故事,承載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血脈,折射著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的思想情操?!鞍褮v史轉化為課程、把史料轉化為教材、把現場轉化為課堂,使看、聽、思、悟、行融為一體,構建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新型教育模式”,[5]讓廣大群眾耳濡目染,使紅色精神入耳人腦人心。紅色資源通過引導人們親身感受、主動思考,達到更好地滌蕩心靈、砥礪精神的作用,從而為“四史”教育提供深刻的沉浸式的體驗。
紅色資源為“四史”教育提供生動的教材資源。紅色資源是最珍貴、最鮮活的教材,承載著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凹t色資源是不斷豐富與發展的歷史資源,記載了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浴血奮戰的斗爭史、在建設時期的艱苦創業史和改革時期的改革創新的奮斗史”[6],這些歷史折射出黨和人民在不同時期的堅定信念和愛國主義情懷,既有莊嚴感又有時代的親和感,為“四史”教育提供了鮮活的案例和教材。讓紅色資源跨越時空,成為砥礪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讓紅色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價值,成為“四史”教育培訓永恒的教材。紅色資源是“四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四史”教育最生動的教材,為廣大群眾提供最深刻的課堂體驗,為“四史”教育提供豐富的內容保障?!八氖贰苯逃兄挥邪鸭t色資源利用好,才能真正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筆者在相關的走訪調查中發現,部分紅色資源建設點存在遺址遺跡保護不夠、當地居民對紅色資源內容了解不足、基層宣傳人員講解紅色文化內涵不好等問題。因此,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幫助池州紅色資源的利用開拓出新局面。
加強對紅色資源的保護力度。在調研中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筆者,目前紅色資源的保護難度較大,主要是缺乏資金,諸如指揮所舊址、會議遺址等建筑,由于歷史原因現在有村民在其中居住,想要將居民搬離需要大額資金,而且還要對房屋進行修繕等操作。目前僅有的資金僅能維持房屋的修繕,無法對居民進行搬離,所以有人來參觀時也不方便進入。政府還是要加大對紅色資源的保護力度,加大紅色資源保護的資金投入,可采取吸引投資的方式來引導資金的注入,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紅色資源。
加強全員紅色文化教育程度。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一個教學點中居民對該教學點內紅色資源了解的人不多,例如“紅色大板”這個教學點,很多群眾知道政府在打造“紅色大板”,但對具體的內容都不清楚。我們知道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紅色文化資源是培育人民群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資源。加強人民群眾的紅色文化教育,能激發人民群眾的斗志,增強人民群眾為美好生活奮斗的信心。池州紅色文化在傳承與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繼續加強黨員干部、青少年學生的紅色文化教育,增強他們的責任擔當意識、使命意識,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另一方面要積極采取多種方式對廣大農民群眾進行紅色文化的宣傳教育,使紅色文化融入人民群眾的生活,讓當地群眾學習池州紅色文化精神,汲取奮進力量。
加強紅色文化研究隊伍建設。新時代的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既需要組織管理人員、宣傳人員、策劃人員等,還需要專門從事紅色文化研究的學者,尤其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闡釋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使紅色文化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要加強宣傳隊伍的建設,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很多地方的文化宣傳或者講解都是村支書,原因都是講解員沒有村支書講的好。其實并不是講解員的口頭表達能力或者普通話不如村支書,而是沒有村支書的情懷,沒有村支書對當地文化的熱愛。習總書記曾說“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要有家國情懷、傳道情懷、仁愛情懷”。我們的村干部特別是年輕的村干部還是要更加深入的學習當地的紅色文化,要充分了解文化的起源、發展和傳承,要帶著信仰、帶著情懷去宣傳當地的紅色文化,這樣才能講好,講透。二是要激發民間文化學者研究地方紅色文化的積極性。政府要給予民間文化學者相應的經費資助,鼓勵民間文化學者創作帶有池州地域特色和時代氣息的作品,舉辦池州紅色文化研究成果交流會,營造紅色文化研究的良好氛圍。如某青陽農民畫書社就以慶祝建黨百年為主題,開展了黨史遺址遺跡資源發掘、宣傳教育活動,并創作了多幅畫作,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和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三是加強與地方高校的交流合作,組建有馬克思主義理論類、黨史黨建類等相關學科基礎的學者隊伍,開展池州紅色史料的征集工作,并結合新時代中央和地方對用好紅色資源的要求,科學的保護和利用池州紅色文化資源。四是邀請省內外黨史研究的專家學者對池州紅色資源的進行研究,了解池州紅色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國革命中的作用。
加大池州紅色文化資源的宣傳力度。一是要繼續運用傳統的宣傳模式大力宣傳池州紅色文化資源,如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組織參觀紅色遺跡遺址等。二是創新池州紅色文化傳播方式,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宣傳作用。目前池州已經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出了池州“紅色地圖”這一欄目,通過文字和視頻的形式充分展示了池州紅色遺跡和紀念館等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池州留下的革命印記。全市共計10.8萬余人參與學習打卡,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后續還要繼續利用新媒體推送池州紅色文化資源信息,如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推送紅色文化微視頻、微黨課、微電影等,增強紅色文化的影響力。三是在池州紅色紀念館中運用虛擬現實技術,5G云游館技術等實現池州紅色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加強池州紅色文化產業平臺建設。一是加強池州紅色文化產業平臺建設,助推池州農特產品銷售。打造線上紅色文化產業平臺既能提升池州紅色文化的知名度,又能助力地方經濟發展。二是更新觀念,開發文創產品。把池州紅色文化符號與創意、科技、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合起來,開發文創產品,開展紅色文化創意產品大賽、舉辦紅色文創產品集市,實現產業良性循環。三是將池州紅色旅游與池州獨特的生態環境結合起來。以“紅色旅游+生態旅游”為主,根據中央和安徽省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的理念,依據當地資源優勢開發紅色資源旅游、鄉村振興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構建全方位、特色化的旅游體系,增強紅色旅游的吸引力。
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的先進革命文化資源,其所蘊含的紅色符號、歷史記憶以及理想信念對于在全社會開展“四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與意義。所以,應當高度重視紅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