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是一國立身之本,也是構建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實體經濟所提供的產品、服務,都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以民用航空業為代表的交通運輸,正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民航產業的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呈現非常強的正相關性,甚至成為國家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國家領導人在多個場合也多次強調,不論經濟發展到什么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十四五”時期,振興實體經濟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航空業屬實大有可為。
10月2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了題為《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的長篇通訊,4400 余字中有近500 字的篇幅以廈航不斷做大做強為例,描繪了廈航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的經驗和歷程。
的確,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老廈航”,30 多年來,我見證了歷任廈航帶頭人的堅持,并親歷著廈航聚焦航空主業不折騰、不動搖、不松勁,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地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奮斗過程。目前廈航95%以上的收入都來自主業,廈航也取得了中國民航最長連續盈利的佳績。而近十年來,廈航總資產增加約5 倍,凈資產增加約10 倍,累計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超過600%,員工總數達到了2.6 萬人。我們之所以能夠如此持續穩步地發展,正是因為一份對初心的堅守、堅持,正是因為找到了讓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方法、路徑。
如今航空運輸已經不僅僅是一種交通運輸方式,也成為區域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的快速通道。即便在疫情沖擊下,中國民航市場仍展現出強勁活力和巨大發展潛力,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復蘇與增長的重要穩定器與動力源。而作為實體經濟的中堅力量,民航業無論是在促進經濟發展還是服務于國家戰略上,都還有更大發揮空間。
奮楫前行,玉汝于成。廈航將堅持改革,繼續創新,以更大的信心和決心,聚焦于航空主業的穩健發展,為旅客不斷締造更加安全、平穩舒適的飛行體驗。不僅為國家構建高水平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注入廈航力量,也在全球航空舞臺凸顯中國質量、樹立中國品牌。
廈門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Chairman of Xiamen Air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