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民航局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10月份全國民航安全生產運行情況,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機場抵離服務保障籌備工作,并就綠色低碳發展、促進行業恢復、中小機場補貼、提升機場設施便利化水平等問題回答記者問。
民航局新聞發言人、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介紹,安全運行方面,10月份,全行業完成運輸航空飛行81.0 萬小時,環比增長4.1%,同比下降13.7%;通用航空飛行11.9 萬小時,環比增長7.2%,同比增長10.1%。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行業安全生產繼續保持總體平穩態勢。截至10月底,我國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134 個月、9753 萬小時,安全運送旅客50.1 億人次。10月份,民航運輸生產主要指標較上月略有回升,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分別為73.3 億噸公里、3886.1 萬人次、60.4 萬噸,環比分別增長6.4%、7.6% 和0.8%,同比分別下降15.5%、22.8%和2.9%。全貨機完成貨郵運輸量22.9 萬噸,同比基本持平。10月份全國航班正常率為93.8%。
當前,受疫情形勢影響,行業恢復發展仍面臨較大壓力。對此,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司長張清介紹,在疫情防控、企業虧損、安全壓力交織的形勢下,民航局于9月份推出促進民航恢復發展的“一攬子”對策。下一步,行業將繼續緊緊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行業安全恢復發展,抓好繼續堅守航空安全底線,繼續筑牢民航疫情防線,繼續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繼續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繼續釋放運行保障能力,繼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攬子”六方面政策的落實,努力促進行業持續穩定恢復。
北京冬奧組委機場運行團隊常務副主任孫劍英介紹,前期,在北京冬奧組委的統籌指導下,首都機場各駐場單位、聯檢單位、屬地政府以及冬奧組委相關部門按照“最高標準、最強配置”,選派主要領導同志和業務骨干加入機場運行團隊。團隊構建了銜接上下、溝通內外的工作對接機制,準確、及時、高效的信息管理機制,結構扁平、執行力強的指揮協調機制,快速響應、協同聯動的應急處置機制;制定機場場館運行計劃,實施清單化管控。特別是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持續優化和完善保障流程及配套防疫方案,即首都機場作為唯一官方入境口岸,國際進港使用T3-D 獨立封閉航站樓作為入境通道,國際出港使用T3-C 和T3-E 航站樓冬奧保障專區作為離境通道,實施閉環管理;嚴格執行《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在機場冬奧保障專區內,保障人員采取二級防護措施,嚴格執行“四指定”“兩集中”,對直接接觸進口貨物的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四固定”;開展機場抵離保障承載能力評估,提出合理安排進離港航班時刻建議,通過增設核酸采樣點位、加速通關通檢進度等措施,有序安排人流、物流、車流。
孫劍英表示,目前,機場運行團隊已圓滿完成國際奧委會官員來訪考察、北京冬奧火種航空運輸等一系列保障任務,自今年10月3日至11月9日,累計保障涉奧航班85 架次、2380 人次,行李4894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