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友
(廣東省郁南林場,廣東 郁南 527132)
廣東省是黑木相思種植的主要區域,需要了解黑木相思的特性及栽培技術,提升黑木相思的經濟效益。蘇思紅[1]對7株優良單株教學研究,然后建立起全光噴霧扦插育苗技術及扦插設施,最后對黑木相思適宜的扦插條件進行確定;劉凰英[2]對黑木相思的主要經濟價值及栽培的技術要點進行介紹與總結。龐遠芳[3]對黑木相思樹的種植技術,提高黑木相思樹的生活率進行了探討。魏志堅[4]主要從黑木相思的特性、黑木相思的經濟價值以及黑木相思速生豐產技術3個方面,對黑木相思的經濟價值和速生豐產種植技術進行了分析。黑木相思因極高的經濟價值和良好的生態價值被我國大量引進,多種植于我國廣東省、福建省南部等地區,與此同時,如何加快黑木相思的速生豐產也漸漸成為一個熱點問題。本文在眾多研究文獻基礎上,對黑木相思的經濟價值及栽培技術進行分析。
黑木相思(AcaciamelanoxylonR.Br.)屬于相思類最高大喬木之一,一般高達20 m,最高可達35 m,胸徑約30 cm,最大達1.0~1.5 m。
黑木相思是強陽性樹種,具有喜陽光、耐干旱、耐瘠薄、壽命長、適應性與抗逆性強等典型生態特征。另外,無性系黑木相思的主根根系較淺,但側根發達,適宜在森林灰壤土壤或沖土土壤中種植。黑木相思的根系具有豐富的根瘤,固氮能力強,可凈化空氣,是生態友好型的中短期珍貴樹種。其枯枝落葉多,樹葉腐化后改善土壤性能好,能有效提高林地肥力。
黑木相思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對土壤肥力要求不嚴,耐干旱、耐貧瘠、病蟲害較少。
黑木相思因其木紋美麗、材質好,在家具及貼面板材上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且木材的聲學性能優異,常作為優質小提琴背板。心材呈棕色至黑 棕色,間有紅色條紋,木紋整齊且有斑點狀、雨點狀、鳥眼狀、提琴狀的美麗圖案[1]。黑木相思原木市場銷售價為2500元/m3左右,畝產值約3萬元, 而且價格有不斷上漲趨勢。
黑木相思是宜林荒山地造林及污染山地造林的優良樹種,對改善生態功能、調整樹種結構等方面,能夠發揮出積極有益的作用。這種生態方面的價值使黑木相思發展空間較大。黑木相思具有較高的社會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有機質含量豐富,海拔400 m以下丘陵或低山山地,選擇造林地時注意不宜選擇向風的地塊,避免臺風引發樹木倒伏。
整地是保障黑木相思人工栽培的一項重要環節,實際工作中需要注意3方面。①劈青:全面劈除造林地內的所有雜灌等,雜灌雜草統一堆放至種植行之間,堆寬1.5 m以下,清理出的種植行寬3.0 m以上。②打穴:山地造林一般采用穴墾的方法,株行距為2 m×3.5 m,畝株數為95株,穴規格為:60 cm×50 cm×30 cm。③回表土:施基肥前回表土是穴深的1/3,具體方法是:將穴周圍的雜物清除,然后將表土回填在穴中約穴深的1/3即可。
完成打穴后,采用優質的有機肥作為基肥,有效養份為20%(6-10-4)每穴施1 kg,與表土拌勻,然后回填表土略高于原土表層,施基肥工作步驟即完成。在穴中心位置打出一個小種植穴,便于后續種植工作的順利實施。
整地完成后植樹造林前根據天氣情況進行一次化學除草。具體方法是:在晴天時按每畝林地用除草劑(41%草膦丙胺鹽)0.6 kg兌水50 kg均勻噴灑草面上,確保造林后較長時間無雜草影響幼林的正常生長。
每年的2~4月份是種植黑木相思的最佳時間,原因是此時段的天氣大多以陰雨為主,能夠更好地保證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此季節也是植物生長萌動的季節,有利于保證其成活率。種植的過程中,要做好4個技術環節:①浸水:將營養袋苗放入水中充分浸透,以保證苗木在造林后15 d內有充足的水分;②剝袋:在苗木剝袋時,要保證營養袋土的完整性,用手適度壓實袋泥,以防袋泥散落而影響成活;③適當深植:將幼苗種植在穴中時,覆土高度要高于袋泥頂面的5 cm左右,并覆土踩實,要做到苗正、干直;④及時補植:種植后約20 d,要檢查黑木相思是否存在死株、缺株的現象,如果發現有死株、缺株的現象應及時補植,以確保造林成活率。
幼林撫育工作主要是為了清理幼林地中的雜草,減少雜草對幼苗的覆蓋,從而保證苗木能夠吸收更多土壤中的養分,并解決幼苗時期日照和養分不足問題,極大程度加快了黑木相思的前期生長。種植黑木相思約2個月左右,需要進行第1次幼林撫育。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成本,降低勞動強度,建議采用化學除草。具體方法是:在晴天時按每畝林地用除草劑(41%草膦丙胺鹽)0.6 kg兌水50 kg均勻噴灑草面上。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把握好以下兩個環節:①時間:當雜草高度長至10~20 cm時是化學除草的最佳時機;②套袋:為保護目的樹種,噴藥時一定要要對目的樹種進行套袋處理。噴藥后要有專人及時將袋子收回,避免高溫將苗木灼傷。當年的11月再進行第2次全面劈草撫育。第2年的5~6月再進行1次全面劈草撫育,10月再進行第2年的第2次全面劈草撫育。第3年的7~8月進行1次全面劈草撫育,此時黑木相思已郁閉成林,樹高達6~7 m。
種植當年的7~8月份(幼林撫育后)進行培土,培土范圍以苗木為中心點,在半徑50 cm的范圍之內進行。培土后在苗木的兩側約30 cm左右開溝,深度為20 cm,將有效成分30%(15-8-7)的復合肥0.3 kg均勻施放在溝內,然后覆土。第2年結合撫育施放效成分30%(15-8-7)的復合肥0.5 kg/株,第3年結合撫育施放效成分30%(15-8-7)的復合肥1.0 kg/株。在每次施肥時,添加硼砂0.5~10 g/株,以確保林木生長健壯,杜絕炭疽病的發生。
黑木相思自然整枝能力較弱,可在第三年的5~6份結合幼林撫育對黑木相思進行修枝整形。要堅決消除雙主干的情況,可沿主干修剪,剪除胸徑以下(1.3 m)的側枝和影響主干的分叉枝,保留粗壯、向上生長的枝條作為主枝。在頂芽枯掉或被破壞的情形下,選擇新的主干,通常是在頂芽下方最強壯的枝條做主干,如果兩條都相差不大,則選擇靠近莖基的作為主干。截掉位于確定為新主干著生點的上方枝條,將在新主干的下方伸長的枝條剪掉或為原長度的1/2[2]。
在種植后第6年,可根據黑木相思的實際生長情況,適時進行衛生撫育間伐工作,以改善其生長環境和空間,達到培育大徑材和全面提升林木經濟價值的目的。
黑木相思是近年來我國引種的優良樹種之一,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效益。為了提高黑相思的成活率,需要通過造林地選擇、整地、施基肥回表土等多種措施,注意林木苗木管理,適當澆水施肥,修剪枝條,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為黑木相思的生長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在未來黑木相思的種植面積會不斷擴大,種植技術也會不斷創新,能實現速生豐產的有效性與穩定性,為種植者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隨著需求的不斷增加,對黑木相思的需求不斷增加,對黑木相思的栽培技術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未來國家及地方的經濟支持力度會持續增加,有關黑木相思的相關技術的研究也會不斷深化。
黑木相思具有速生豐產的特點,而且樹干通直、木紋美麗、材質好,在家具制作及貼面板材上很高價值。黑木相思的根系具有豐富的根瘤,固氮能力強,可凈化空氣,是生態友好型的中短期珍貴樹種。對改善生態功能、調整樹種結構等方面,能夠發揮出積極有益的作用。目前,黑木相思的經濟價值及其綜合效益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和關注,我國引進并將其推廣種植在適宜生長的廣東、海南、福建、廣西等省(區),也正是充分認識到了黑木相思的各方面價值。黑木相思是木材戰略儲備、大徑材培育以及維護生態平衡最好的引種、推廣的優良樹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