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潤梅
(平羅縣第四中學,寧夏 石嘴山 753400)
近年,教育部門越來越關注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初中生物課程開展期間,實驗教學深受有關人員的重視。所以,初中生物教師應不斷延伸、拓展生物知識,并豐富教學內容。通過多種多樣的實驗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可以主動參與探究活動。
生物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期間,應加強對實驗模式趣味性的關注,利用有趣的實驗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可以自愿、主動參與其中。趣味性實驗能夠更好地活躍課堂氛圍,集中學生注意力,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愿意與教師互動,從而促進教師教學效果的提高。生物實驗教學方式,有效結合了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有助于學生生物學習素養的提高[1]。譬如,在講解“DNA 是主要遺傳物質”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有趣的實驗吸引學生眼球,與此同時,聯合多媒體等技術,將DNA 有關內容顯示出來,集中學生注意力,通過建立有趣的實驗,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并主動探究。在有趣、積極的環境中學習,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度,幫助醫師更好的講解DNA 知識,及早達到生物課程目標。
互動課堂指的是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在互動活動中,幫助學生進一步了學習生物知識,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良好的互動氛圍,能夠協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而學生能夠直接意識到教師的主要內容。所以,初中生物教學期間,教師除了需要建立良好的互動課堂,也要學生在互動探討時,對生物知識進一步了解,利用互動探討方法有助于學習效果提高[2]。譬如,在講解“動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之間相互探討,然后在與教師交流,互動探究期間,可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利用該方法對學生知識理解能力、觀察能力及操作能力進行鍛煉。在結合教學內容與實驗課堂時,可協助學生對生物知識深入理解,以便教師講解重點內容,提高學生自身生物學習素養。
實驗結果反思指的是實踐操作動手前,教師需要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對學生總結能力及反思能力進行培養,以便學生在進行實驗總結時掌握各樣的生物知識,了解自身實驗的不足,和改進對策。不斷更新生物課堂實驗,采用多樣方法促進學生生物理解能力的提高,并對生物學習方法歸納總結,幫助學生更好些學習生物內容。譬如,講解“保護生物多樣性”內容時,教師教學期間,可以利用實踐探索方式,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方法。然后,課堂活動開展期間,讓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探究新型的生物學習方法。通過結合實驗總結及課堂實驗,能夠為學生良好學習奠定基礎,讓學生在有效學習的同時,獲取新的學習方法,更好的理解和學習生物內容。
現階段,大部分生物教師將重點主要集中的課堂學習中,并沒有關注課外教學,但是其同樣具有重要作用。這一現象,使得學生僅可以在課堂上學習生物知識。經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初中生物內容枯燥、乏味,但是從本質上分析,生物學內容并不是只是知識,其自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要想調動學生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那么,教師同樣需要加強對學生課余時間的重視[3]。譬如:教師可以布置的生物知識收集作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課后作業布置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自身水平及興趣進行,以便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其中,從而調動起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應注意到其是以延伸、補充課堂內容為主,其可以讓學生自愿參與知識的學習。
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在教學時,往往采取演示方法,而學生并未親自操作,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則會導致學生厭倦生物課程。初中生物實驗方法有很多,教師在設計動手操作實驗時,需要讓學生按照計劃進行,幫助其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應加強對學生綜合性素養的重視,不僅要讓學生對生物知識自主探究,也要重視分組合作學習方式。學生之間思維交流期間,能夠讓每位學生參與其中,使其對生物知識進一步了解[4]。譬如,在講解“細菌與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將部分樹葉、蒸餾水等準備齊全。課堂活動過程中,在簡單講述后,圍繞細菌對植物的分解作用進行探討,根據實驗要求,將其分為三個研究小組,分別在自然、無菌及滅菌環境中開展,同時對樹葉的變化進行觀察。利用實驗教學方法,激發每位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依然存在許多不足,基于此,教師應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法及思路。教學期間,利用各種各樣的拓展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熱情,以此促進生物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