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茹
(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大蘇計鄉中心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6700)
因為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所以在利用小組協作學習的過程中,那些數學能力較強的學生一般參與度比較高,在課堂上比較活躍,而那些數學能力較差的學生則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在小組協作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很難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久而久之,數學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會逐漸喪失參與小組協作的動力。為此,教師在組織學生利用小組協作的形式展開課堂學習時,就需要根據學生的數學成績以及數學能力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搭配,保證各個小組間實力的均衡性和差異性,讓數學能力不同的學生都可以在小組協作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教育,學習到數學知識。
例如,在“負數”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起初,教師可以把學生以三到五人分為一組,并在分組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數學成績和數學能力的不同進行合理的搭配。通過將同一小組的學生安排到一起,學生小組協作學習更加方便快捷了。隨后,教師需要對小組內部人員的組成結構進行一定的優化,并從各個小組當中推選出一個小組長,讓各個小組長來負責組內人員的分工和任務的布置工作。最后,教師可以就“正數、零、負數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負數的意義是什么,該如何利用數軸來表示負數”等問題讓學生利用小組協作的方式進行討論和探究。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小組協作討論和探究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任務,在小組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進而切實做到各小組之間的有序進行,提高小組協作學習的成效。
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小組協作的方式展開教學工作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學生的實際參與感比較低,學生很難有效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和討論中來,進而導致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一直得不到實質性的提升。甚至因為學生對于所組織開展的一些教學活動的實施難以有效地把握,進而導致教師在組織開展小組活動的過程中,部分學生沒有有效地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來,這種狀況的出現,極大地影響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成效。教學情境的創設,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課堂的學習體驗感,讓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心態投身于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來,其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小組協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因此,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時,應該依照教材內容以及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來合理地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
例如,在“百分數(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在課堂教學開始階段,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如下情景:某商場為了迎接端午節的到來,在6月25 日這一天舉辦了促銷活動,其中,衣服打折的力度最大,以6 折的價格出售,而一些日用家電和日用品則打7 折,而一些學生文具則打八折,為了在商場打折期間買到更多便宜且實惠的商品,小明媽媽去商場購買了一些商品,其中,以6 折的價格為小明購買了一件原價為100 元的上衣,又以7折的價格購買了一件原價為200 元的微波爐,并為小明購買了原價為10 元的筆記本一個和原價是2元一支的水筆5支,請問,小明媽媽在本次購物當中,一共花費了多少錢?讓學生根據已知的信息,算一算小明媽媽本次購物一共要花費多少錢,比原價購買節約了多少錢,并著重說一說該怎么去列式和進行計算。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著重思考某一商品在打7 折時,原價與現價是怎樣的關系。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列出具體的算式,選擇幾名學生上講臺在黑板上具體演示演算的過程,并由教師在學生演算過后進行總結。
想要切實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不僅需要教師改變自身的思維理念,著重在教學過程中去啟迪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而且需要教師適當地豐富和拓展授課方法,采用更加多樣化的方式來進行授課,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主動解決數學問題的熱情和動力。但是因為小學數學當中所涉及的知識內容比較復雜,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致,導致數學課堂的成效一直得不到實質性的提升。而小組游戲活動作為小組協作學習當中重要的內容,一直以來都被小學生所喜歡和推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小組游戲活動,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為此,我們的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時,應該重視小組游戲對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通過結合課本內容適當地展開一些需要小組配合來進行的組與組對抗的游戲活動,借此來激起學生的斗志,讓學生更加踴躍地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來。
總之,教師對于小組協作的應用認識不足,對于該如何借助小組協作的方式展開教學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作為支持,因此導致所組織開展的一些小組活動缺乏成效,完全沒有發揮出其應用的作用。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學生自身的小組協作意識和協作能力缺乏,很難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和其他學生合作對一些數學知識展開探究,進而導致課堂學習的成效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