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強
(貴州省安順市第九中學,貴州 安順 561000)
群文閱讀是對傳統常規閱讀的進一步拓展。要求初中語文教師要對群文閱讀教學要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閱讀教學的長期規劃,真正讓群文閱讀發揮其效益,使學生把閱讀變為一項自覺行為、一項常態化學習過程。但是,目前有好大一部分語文教師,沒有真正認識到群文閱讀的價值與意義,未能真正理解群文閱讀的內涵。只是簡單地將群文閱讀理解為通過閱讀一組文章,能夠積累一批好詞好句,能夠提煉群文的相關點,借鑒群文的寫法等等,并未能引導學生挖掘群文的內涵,致使群文閱讀停留在文字表面,并沒有充分挖掘出群文閱讀的教學優勢,學生也只能是以本為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另外,部分教師雖然采用的是群文閱讀的教學,但仍舊沿用傳統的單篇閱讀教學模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仍舊處于主導地位,好多問題由語文教師包辦,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由于語文教師教學觀念陳舊落后,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單一死板,導致群文閱讀教學任務無法完成,出現群文閱讀教學華而不實,閱讀教學效果不佳。
初中閱讀需要花費學生的很多時間與精力,尤其是群文閱讀更是如此,閱讀一組群文少則需要十幾分鐘,多則需要二十多分鐘,需要初中生靜下心用心去閱讀文本。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加之升學壓力較大,初中生學習科目多,課業負擔重,成績高才是硬道理,哪有時間在課外進行閱讀,學生不愿意花費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深入閱讀文本。閱讀就是為了獲取高分數,這種功利性的閱讀取向,致使初中生將閱讀的注意力集中在優秀作文或歷年滿分作文集子上,都想通過閱讀,提高自己的作文得分,獲取語文考試的高分數。表面上看起來,初中生在認真閱讀,其實閱讀的效果不佳。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進行的是假閱讀,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不高,未能將注意力真正投入到閱讀當中,久而久之,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會消失,閱讀就會變成學生的負擔。
這是從學校層面而言。作為學校管理者,要定期舉辦讀書活動,開啟群文之窗,營造書香校園。首先,充分發揮學校圖書室的作用,定期進行讀書開放日活動,或者是班級圖書漂流,真正發揮學校圖書室的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使學校成為學生閱讀的樂園,讓讀書成為學生的日常需求。其次,開展班級讀書會,將群文閱讀融入其中。或進行整本書的閱讀,評價書中人物形象;或進行讀書方法論壇,讓學生交流閱讀方法、閱讀經驗等,通過各類活動促進群文閱讀的開展。
這是從家庭層面而言。因為群文閱讀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內的閱讀,還要依賴課后的自主閱讀。初中生課堂閱讀的時間畢竟有限,還需要在課后進行大量的閱讀,由于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需要家長的監督指導。而家長的素質有差別,需要語文教師對家長進行閱讀方法上的指導,讓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學生在家的閱讀指導。因此,重視家庭閱讀很重要。語文教師要通過微信群、QQ 群,推薦閱讀書目,進行閱讀方法點撥,讓家長指導孩子進行閱讀。
初中語文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閱讀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才能將群文閱讀教學任務落到實處。首先,要學習領會群文閱讀的精神內涵,深層次理解群文閱讀的要旨。其次,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在制定群文閱讀的目標時,要做到具體可行、易于操作,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第三,在課堂教學中,要準確定位。教師是群文閱讀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才是群文閱讀的主人。教師要積極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獲取語文知識,提升閱讀能力。
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之前,一定要精心整合閱讀材料。整合群文閱讀材料的方法比較多。首先,以同一主題為議題,選擇材料。目前部編教材初中語文均是將同一主題的課文編寫為一單元,教師可以依據此進行單元為主線的群文閱讀。其次,也可以以作者為議題,選擇不同時期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作為群文閱讀材料,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引導學生縱向閱讀文本,深入作者的內心世界,把握作者的情感經歷與變化,從而提升初中生的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更新閱讀教學理念,精心整合閱讀材料,傳授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正面評價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群文閱讀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