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書翠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民族實驗幼兒園,貴州 銅仁 555200)
作為獨立的個體,幼兒缺乏認知能力并且知識基礎薄弱。教師需要結合幼兒自己的經驗開展新活動,使其在不斷地嘗試中發現樂趣、積累經驗,根據兒童的生活經驗開展的美術教育活動可以充分動員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在好奇心的吸引下孩子們熱情地探索與美術有關的知識和內容,并不斷嘗試和體驗新的美術活動。這時,教師不應盲目地指導創造性活動,應保證活動方式能夠適應幼兒,以便他們可以充分信息技術、音樂和游戲的經驗,開發更多創意,達到提高兒童創造力的目標。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兒童美術教育主要以繪本和圖畫書為基礎,而這些圖畫書大多用簡單的筆觸來表達,幼兒們往往無法直接觀察到生命和自然之美。現代信息技術使教師能夠更快、更方便、更有效地將各種自然和日常的照片和視頻引入美術活動,這些圖片和視頻不僅具有較高清晰度和像素,而且大多數來自自然界。教師能夠以模仿的真實繪畫方式,引導幼兒理解自然之美,并培養其正確的審美觀。例如,教師可以選取自然界中各種花卉和植物的真實形狀,并選擇不同顏色和形狀的花朵圖片,讓孩子們可以在教室里觀察各種各樣的花卉和植物,激發幼兒對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無限想象,激發其模仿和追求自然之美的動力,發展正確的審美觀。最后,教師選擇牽牛花為重點,讓幼兒們討論和總結牽牛花由哪些部分構成,花瓣和花色的特征是什么,在良好的經驗交流環境中,教師逐步地引導幼兒,繪畫出絢麗多彩的花朵,相信他們一定會充滿興趣地去創作屬于自己的繪畫作品,從而實現創造性的培養。
音樂的獨創性能夠觸發幼兒不同的聽覺刺激,吸引其注意力,而且還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例如,當老師參加美術活動時,老師可以首先播放一個名為“熊出沒”的片頭曲和小型視頻,視頻中歡快的熊大、熊二、吉吉國王和光頭強,引導幼兒觀察小型的打擊樂器,激發其動手改造的興趣。其后,教師可以展示各種打擊樂器,帶領幼兒在彈奏和操縱這些樂器,增加他們對樂器的知識的認知。同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孩子觀察這些樂器的微妙特征,激發想象力并豐富視覺體驗。這時,教師可以讓孩子們運用彩紙進行樂器仿制,以教會其折疊出符合自己心意的漂亮樂器。例如,有些孩子在創造和改造過程中,會在制作樂器模型的基礎上添加面部表情和眼睛,而另一些孩子會為樂器繪畫手、腳,這實現了音樂與美術創造的融合,并將音樂教學帶入了美術課堂。
在創造性美術活動中,游戲化教學是契合幼兒興趣的活動形式。因此,教師需要設計和準備游戲活動,然后查找和計劃與游戲流程緊密相關的材料。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進行安排和布置,其目的是激發孩子們對“玩耍和學習”的欲望,將游戲和美術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由于不同幼兒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因此在籌備美術游戲活動時,教師需要格外注意,需要收集豐富的內容,完成材料和資源的設計和準備。在開展美術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使用多種方法,包括使用多媒體,增強了孩子們的獨立學習能力和游戲的娛樂性和趣味性。例如,教師選取“憤怒的小鳥”為創造性美術活動的主要題材,可以根據游戲中不同顏色的鳥來提問。例如,黑鳥的特征是什么?綠鳥有什么特點?引導孩子回答這些問題,使得游戲與幼兒的美術創作興趣密切聯系起來。同時,教師要鼓勵幼兒們指出這些小鳥之間的異同。例如,紅鳥和綠鳥的五種感官與黑鳥和綠鳥的五種感官有什么區別?讓幼兒們確定鳥類的特征,并引導幼兒們使用彩紙、繪畫和其他手工方法來制作它們。
綜上所述,幼兒創造性美術活動的開展對其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在美術活動中信息技術、音樂和游戲等元素,教師引導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術欣賞和創作中,讓幼兒更自信地觀察并發現大自然和生活事物的魅力,在培養其正確審美觀的同時,打開了幼兒的想象空間。因此,教師應當關注幼兒對事物的興趣點,利用信息技術,向幼兒們展現豐富多彩的自然事物圖片,使其能夠近距離地感受美、接觸美。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幼兒對動畫片和游戲的喜愛程度,引入相關的音樂背景,導入趣味游戲,使幼兒主動開動腦筋,創造出美好的事物,從而全面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