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堂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隨著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地位不斷突出,化學教學越來越強調結合實驗。作為一種實踐性、探究性的教學模式,實驗教學對于學生發展化學思維、深化知識理解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我國教育中遺留問題,輕視實驗使教學創新長期止步而且實驗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隨著實驗教學不斷被教育部門強調,高中化學實驗課程也越來越普遍,我在教育實踐中發現了實驗教學方面的一些問題,下文將對這些問題展開探討。
實驗教學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教師演示實驗,另一種是學生自主實驗。在當前高中實驗教學中教師演示實驗較多,學生自主實驗較少。在增加實驗課程的硬性要求下,化學教師不得不將實驗內容加入課程中。但是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加強課程的知識講解,教師選擇用演示實驗來完成教學目標。演示實驗具有節約課程時間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學生不理解、實驗效果差的問題。
在當前的教育中,應試教育的遺存理念還是在不知不覺地影響學生。不少實驗課程中教師極依賴課本,將實驗步驟直接給學生講解,學生按步驟操作即可,忽略了引導學生的思考過程。學生在實驗中不會自主設計實驗步驟,也不會思考產生該實驗結果的深層原因。在實驗課程中“做實驗”被“講實驗”代替,實驗的真正目的沒有發揮出來。學生的學習和思考模式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還是需要靠之前題海戰術和死記硬背的手段進行學習。
化學實驗不是靠死記硬背進行的,化學需要學生靈活思考、靈活處理。實驗教學最重要的是將學習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化學的目的是探究,通過實驗將書本上的知識內化到學生知識體系中,從本質上理解化學知識、理解化學方程式。教材中的化學實驗沒有具體實驗步驟,目的是讓學生發揮想象,設計實驗步驟,讓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性。近年來的教學理念推崇轉變傳統教學主體地位,將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強化化學實驗課程就是基于這一理念做出的創新性改變。開展化學實驗課程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簡要分析實驗目的、思路,給學生一定啟發,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教師作為實驗課程的引導者和輔助者,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個過程鍛煉學生小組合作能力,也激勵學生進行探究、思考,這是一個有難度的過程,但是只有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才能掌握一定化學思維。學生完成實驗后,可撰寫實驗報告,小組間相互評比,分析各自的思路。小組間相互競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實驗比理論知識更需要學生思維的嚴密性,沒有嚴密的思維,實驗會被細節阻礙而無法進行。學生普遍理論知識比較強實踐性比較差,受應試教育影響思維上有一定欠缺。化學方程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需要學生根據化學變化與平衡思想對現象進行推測、假設,通過實驗驗證思維的正確性。花絮實驗是完整的知識探究過程。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應立足于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通過分析、推理建立假設、設計實驗步驟,最后通過實驗結果來驗證假設。例如化學實驗“鐵和稀硫酸的反應”,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淺綠色溶液進行猜想驗證,根據化學守恒定律和物質性質,學生可以推測溶液可能是硫酸亞鐵,氣體應該是氫氣,驗證猜想可以用氫氣的性質——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淡藍色。通過實驗引導,讓學生感知化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化學思維和化學核心素養,為學生日后進行化學科研事業做準備。
安全問題是化學實驗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化學實驗中時常接觸到有毒氣體、高腐蝕性溶液,學生在生活中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所以在開展實驗時,教師一定要重點強調實驗材料的科學使用。例如,學習濃硫酸的化學性質時就不宜設計學生自主實驗,教師可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在安全距離線外進行觀察學習。高中化學實驗要靈活設置,不是所有實驗都要讓學生動手操作,也不是所有危險實驗都要躲避,強化化學安全教育,提升學生化學安全意識也是實驗教學的重要內容。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不斷發展,課程標準對學生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學實驗作為實踐性、科學性比較強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創造能力與操作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影響。對此,針對化學實驗教學的優化,首先,學校應當提高重視度,為化學實驗教學提供必要的藥品、儀器等基礎性準備;其次,化學教師也應當落實實驗教學,并引導學生重視化學實驗課程,進而促進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