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小平
(重慶市銅梁區銅梁二中,重慶 402560)
英語作為一門綜合類的學科,在高中階段越來越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而在英語閱讀中,老師只對文章中的單詞和語法進行講解,并沒有將閱讀技巧以及閱讀方法滲透給學生。所以,學生不能很好地提高閱讀能力,更不能深刻理解閱讀素材中的深刻含義和德育意義。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創新閱讀教學模式,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困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理解力、思辨力和創造力,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從而構建高效的高中英語閱讀課堂。
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教師由于過多重視成績,所以忽略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技巧。教師在進行閱讀講解過程當中,只是以自我講解為中心,學生很難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導致英語課堂氛圍不活躍;其次,對于英語中閱讀與寫作的訓練時間分配不平衡,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對于閱讀時間講解過長的現象,使得學生寫作能力較差,影響英語綜合能力水平的提高;最后,老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只是以課本講解為主要途徑,并沒有進行課外的閱讀拓展,這樣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受到一定的局限,學生缺少閱讀經驗,同時,涉獵的閱讀內容較少,不利于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因此,阻礙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
對于高中階段的英語教材內容需要教師不斷地對其進行優化和升級,充分挖掘課本教材內容,并豐富學生的閱讀形式,同時也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幫助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1]例如:在學習必修一Unit 4 Earthquakes 的閱讀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放映關于地震的圖片以及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到關于地震的真實狀況。同時老師要利用微課的形式對教材進行信息化的改進,根據教材內容對閱讀部分進行精心的設計,制作成相關的課件內容,方便學生進行更好的觀看,通過微課便捷的特點,讓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進行閱讀,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隨后老師在學生充分了解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閱讀拓展,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知識面,并且增強閱讀知識儲備,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高中英語教學階段中,教師要注重“培優補差”,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閱讀理解能力,設置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閱讀問題,讓優生在閱讀教學中有所突破,迅速提升閱讀能力,也能讓差生有所獲,增強其自信心。對于英語閱讀教學的分層教學,不僅要在課堂當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還要在課前對學生的預習階段進行合理的分層。[2]例如:在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一文的閱讀預習當中,對于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老師要讓其充分的對奧林匹克背景進行深刻了解,從而更好地進行閱讀學習,而對于能力稍差的學生,只要通過熟讀課文即可。由此,課前的分層預習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課堂效率,為學生上好閱讀課奠定良好基礎。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充分的掌握閱讀技巧,從而對每篇閱讀的學習都可以通過相應的技巧來進行分析與解決。所以需要教師在閱讀過程當中幫助學生進行重難點的區分,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當中進行精讀與泛讀的相結合,并且要通過課內外閱讀結合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3]例如:在學習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閱讀過程當中,老師要充分地讓學生掌握各國傳統節日的相關背景,對于背景部分可以進行簡略的閱讀,而對于文章中的具體語法應用以及結構框架需要進行精讀并加以運用。老師除了將文章的重難點進行區分,并且還要進行一些相應的課外閱讀拓展,比如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并用英文進行表達,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技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學習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教師針對學生英語閱讀問題進行積極的改進與調整。因此,教師要積極地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利用微課充分地挖掘課本內容,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并且要根據學情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技巧的掌握,并通過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閱讀學習,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英語學科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