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園
(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介廷鄉中心小學,廣西 百色 533417)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課外閱讀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必須調整閱讀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課外閱讀,是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重要途徑。小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階段,由于小學語文知識相對簡單,教材內容十分有限,如果只是局限于課本素材向學生講解知識,很容易導致學生知識體系不夠完善。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從古代經典文學中汲取營養,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從科幻作品中獲得創作靈感,激發學生想象力,不同類型的課外讀物帶給學生的學習體驗不同,在高質量的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能夠得到保障,知識儲備更加豐富。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在組織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推動課外閱讀的方式,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在脫離教師監督和管理的情況下獨立閱讀,在閱讀中獲得情感啟迪。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習慣以口頭說教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和提升,這樣的教學方式十分死板,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獨立自主學習的空間。而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獨立自主地學習語文知識,在閱讀文本的同時鍛煉思維能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高質量的課外讀物是學生課外閱讀的基礎,教師必須發揮自身引導作用,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為學生推薦適合的課外讀物。在選擇課外讀物時,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意見,要求學生自行制作書單,并對學生書單進行評價,幫助學生適當地調節課外閱讀的內容。此外,教師還應發揮課外閱讀在知識鞏固方面的作用,以教材為基礎,為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幫助學生積累更加豐富的文學知識,加深學生對課文知識的印象。舉個例子,在部編版小學語文《少年閏土》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并為學生推薦《朝花夕拾》,幫助學生了解魯迅先生筆下的少年時光,獲得情感上的共鳴。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效率,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做好示范,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高效地閱讀。精讀是課外閱讀的常用方式,學生可以在閱讀篇幅較小、語句精美的文章時采用精讀的方式,一邊閱讀一邊感受文章營造的意境,并做好相關記錄,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摘抄好詞佳句。略讀則強調閱讀效率,通常用于篇幅較大的文章,通過快速瀏覽文章,了解文章的主要結構,并嘗試通過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以部編版小學語文《魯濱遜漂流記》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選擇魯濱遜設計日歷的片段作為精讀教學的素材,通過解讀片段讓學生感受到魯濱遜動手能力強、思維敏捷的特點,同時也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閱讀全文,運用略讀的方式梳理故事情節。
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是學生高效閱讀的基礎,為此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發揮自身榜樣作用,在班級內營造熱愛閱讀的良好氛圍。教師可以每周安排一小時的集體閱讀時間,帶領學生到圖書館教室等各種場所共同閱讀,在良好的氛圍影響下,學生能夠快速進入閱讀學習狀態,從而更加高效地開展閱讀活動。此外,教師還應與家長之間保持緊密的聯系,鼓勵家長與學生一起閱讀,通過親子共讀的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優質的閱讀環境影響下,學生能夠發現閱讀的樂趣,并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借助課外閱讀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通過高效的課外閱讀活動,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文學知識。教師應當以教材為基礎,為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發揮課外閱讀的價值,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