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梓桂
(廣西梧州市廣平初級中學,廣西 梧州 543102)
近些年來,隨著教育教學不斷發展,學校建設與管理迅速完善。學校管理工作科學、有效開展,為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支撐。目前,我國很多初中學校管理工作存在問題,需要學校和教師共同努力,有效進行問題解決。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青春期正是情感豐富的時期,再加上目前許多初中學校學習管理寬泛,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機會與交流平臺,初中生在自由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更加豐富了自我的內心情感。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初中生過早的接觸社會大環境,由于身心發展不成熟很容易在社會交往中產生消極的心態。學生自卑感與自尊感相互交織,很容易讓學生形成自我矛盾的消極心態
長期傳統教學管理模式下的束縛下,教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一直存在不平等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主體地位,學生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被動進行學習,對教師的話言聽計從,導致學生自主性逐漸缺失,在行為上對教師體現出恭敬和疏遠,在心理上對教師存在著害怕與畏懼,對教師形成封閉,甚至出現逆反心理。這種情況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開,兩者難以從心靈達成契合,學生不愿意與教師進行溝通,甚至于教師主動與之進行溝通時,學生也會出現反感心理。教學過程中師生平等關系是影響師生之間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因素,只有教師把學生當作一個平等的主體對待,學生才能信任和依賴教師,積極參與進教師的教學設計過程中,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建議,促進教育教學有序展開,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初中學校要完善管理制度,要求校方從高層開始,確保學校的管理制度建設。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積極投入相關資金,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建立運作機制,增強自身的管理效率,將學生,老師,家長三方分別負責,滿足各方需要,面對各自出現的問題及時作出應答,提高學校管理有效性。
信息化迅速發展,人們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初中學校開展管理工作時,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建立起一系列溝通平臺,加強學校、教師、學生三方的相互交流,以此提高學校日常管理的有效性。學校利用公眾還、微信群等網絡平臺,有效進行學校管理工作、管理理念宣傳,促進教師和學校了解學校管理工作,構建良好學校管理模式。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平臺成為人們信息互通的有效途徑。學校借助網絡平臺,還可以將家長邀請入其中,可以隨時在網絡平臺表達自己的管理理念,加強家長對自己的學校管理的理解。另外,學校還可以隨時的網絡平臺展示最新學生學習、活動情況,有效進行校風建設,提高學校管理工作有效性。
新課改背景下,主張教學的平等性、民主性,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教學理念落后,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單一,忽視了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形成,難以促進學生個性和全面性發展,無法展開有效的“師生溝通”。一是教師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平等、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積極發掘學生身上的發光法,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溝通積極性。二是教師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尊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展開因材施教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得到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進教育教學過程。
學校教學應該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為教學核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能力發展,逐漸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能力。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能力的養成,對于促進初中學生學校管理工作的落實具有重要意義。初中學校展開素質擴展活動時,應該努力做到面面俱到,在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進活動中。
總結語:學校管理工作開展是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有效開展的基礎支撐,能夠為學生建設良好校園環境,促進學生積極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