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益文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唱凱鎮中心小學,江西 撫州 344102)
語文教育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必須為提高語言學習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這要求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微型教學是目前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具有顯著的優勢:在教學中應用微型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動員學生的學習和參與。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有效地實施微型課程,以便充分發揮其作用。
我們傳統語文教學表現為課堂教學的無趣,或者說至少不吸引學生。尤其是我們的傳統教學以滿堂灌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尚未被完全調動起來,他們的學習活動的開展往往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家長或者教師的肯定。另一方面,隨著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智能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能夠帶給學生更強烈的各種感官層面的體驗。
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已經是線上教學的迫切需求,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有所不同,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接受有所不同,“微課”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消除困境,讓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實現所有學生的共同成長,從而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育質量。
我國的漢字,內容博大精深,然而其中也有一些內容不能夠使用漢字來表達。很多古文意蘊都比較深厚,白話文追求的是文字的渲染氣氛與美學,所以都能夠給小學生創造良好的想象空間。另外,處在小學時期的學生,正是思想無拘無束的階段,老師可以利用他們這一特性,積極地使用微課程,鼓勵小學生大膽想象和思考。比如,在講解三年級語文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時,老師就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西沙群島視頻,讓小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景色,讓他們觀看的同時還要一邊思索,然后寫出自己的感受。等到觀看完以后,老師組織他們互相交流,使得小學生能夠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發揮出想象的創新性以及自由性。同學之間想象的溝通和碰撞,對培養以及挖掘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圍繞著學生開展語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能針對性落實,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高效化學習。將微課教學的方式和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需求以及興趣點相結合,促進學生學習認知能力提升,這就能為學生高效學習打下基礎。例如,語文教學中在學習的《三顧茅廬》一篇,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中比較重要的場景,在戰火紛飛英雄輩出的時代,造就出諸多的英雄,因為這一時代也造就了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學習時,先為學生播放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主題曲,讓學生在音樂的情感激蕩中,調動起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通過將微課科學運用,為學生制作相關的視頻內容,還原文本場景,讓學生在動態化的觀看下能了解文本中的內容,促進學生了解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關系,以及各人物的特征,讓學生能在微課的視頻呈現下,對東漢末年的英雄歷史故事有更多的認知,這就能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較為薄弱,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教師要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就需要全面的解讀語文教學的要求,將學生的接受能力考慮全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合理的使用微課突破教學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內容。語文教學的重點包含寫作、閱讀各方面,如,詞匯理解、文本段落解析、寫作方法指導等。教師在教學中要依據教學的要求,基于教學的重點內容,制作微課視頻,將復雜、抽象的內容變得簡單、具體,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教師可以不斷地播放微課,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在學習《秦兵馬俑》一課時,因為距離學生生活的時代相對久遠,學生的經歷也很有限,要想讓學生全面的理解其背景和意義較為困難,教師要依據難點知識對有關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用動畫的方式制作微課視頻,在教學中進行展示,給學生播放秦兵馬俑的歷史以及對于現代中國文物的意義,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文章中的知識,讓他們樹立愛護文物的意識,加強他們的愛國情懷。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微課程已經逐漸成了有效果的教學資源。其內容非常廣泛,可以適用在各種教學活動中,微課程不僅給老師和學生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對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興趣,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語文老師在教學時,要積極地借助微課開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