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遼寧工程職業學院,遼寧 鐵嶺 112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發展不斷加快,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更高的要求,需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使其能夠成為一個愛崗敬業、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的現代公民。通過深入分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義,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策略,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其能夠充分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首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提高學生對中國忠恕思想、孝悌思想、仁愛思想等重要思想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促進學生道德修養的有效提升。其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在學生學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飛的精忠報國等思想內容的時候,可以將愛國主義情懷更加真實地展現到學生的面前,使學生能夠產生良好的民族榮譽感和愛國精神,為社會發展作出更大地努力和貢獻。最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能夠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目前大學生接觸到的信息較多,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產生各種不良思想,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內容能夠解決學生人格發展上的問題,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面對生活和挫折的信心,促進學生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不斷發展[1]。
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首先就要對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挖掘,找出與某個專業課程的契合點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在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的同時,實現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及道德素質的目的。首先,需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對相關教材進行整合,通過課程必修、課程選修的方法開設內容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核心課程。其次,需要開設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選修課程,例如:圍繞中國易經與計算機的關系、中國相術與計算機的關系、中國書法和AI 繪畫的價值等各種形式的課程,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領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主動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使學生的知識水平、思維能力、道德修養、民族自豪感等各個方面得到強化,促進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2]。同時,在課程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需求,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實現對高職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促進高職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身的道德品行。
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要采用簡單易行、多渠道、多元化的活動形式,以此保證高職院校思政政治教育的整體效果。例如: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帶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故事進行閱讀,將其與個人的生活經歷聯系起來,圍繞“愛國”“感恩”“立業”“勵志”“成才”等主題進行班會活動,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上臺發言的機會。同時,可以在傳統節日的時候,開展與主題相關的實踐教育活動,邀請學生對重陽、端午、清明、春節等傳統節日的由來進行介紹,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有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例如:建立網絡化的教育平臺,利用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進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觀看《國家寶藏》《中國》《河西走廊》等優秀的紀錄片,利用公眾號進行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題設計大賽、詩文創作比賽、網絡程序開發比賽等等,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提供有利條件[3]。
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要求教師掌握更加豐富的知識,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從而促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發展。因此,需要建立一個懂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師隊伍,確保各個人員具有專業的教學能力、熟悉中華傳統文化和較強的責任感。對于骨干教師的選拔,需要將學識淵博、專業技能、道德品質、責任感、事業心等等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其次,需要加強對思想政治教師的培訓,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能力水平,使其能夠以良好的狀態完成教學任務。具體來講,可以定期對公寓管理人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師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訓活動,實現培養人格魅力、專業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目的[4]。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將考評結果與教師的職稱晉升掛鉤,促使各個人員能夠積極參與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中,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得以充分發揮。
綜上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體現出較高的應用價值,需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結合學生的特點及學習需求對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變,從而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