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明 滕越
(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在京津冀旅游產業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提出了對于三地協同培養涉外旅游人才到現實要求。從我國當前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現實來看,三地區共同培養涉外旅游人才存在著理論上與現實中的雙重困境。在當前我國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國內專家學者僅是對于京津冀一體化提出了大體的理論概念,但是沒有提出具體要求。在當前京津冀一體化涉外旅游人才共同培養的工作開展中,三個地區協同開展教育事業缺乏實踐操作經驗,對于涉外旅游人才的共同培養其實踐操作經驗更加匱乏。
2014 年,京津冀地區一體化協同發展被提升為我國的國家戰略。自京津冀一體化工作開展以來,三個地區教育事業共同發展,教學人才互補培養的社會呼聲日益高漲。然而,京津冀三地區共同開展教育事業的現實狀況不盡如人意,在三地共同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現實阻礙。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京津冀地區在協同一體化培養涉外旅游人才的過程中缺乏相應法律法規的引導,對于省外旅游人才共同培養工作的具體開展中,各地方所依據的法律文件多以各地區出臺的教育規劃類文件為主,而且由于各地區其教育現實狀況不同所制定的地區教育政策也各不相同,在京津冀三地區協同培養涉外旅游人才的過程中,其相關法律法規實際可操作性不強。
在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我國傳統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在培養涉外旅游人才的過程中,各地區都有著各不相同的利益訴求。由于各地區其利益分配機制不完善,在京津冀地區合作培養涉外旅游人才的過程中,各個地區都盡力地為本方爭取最大的利益成果,哥哥地區不能充分地注重大局導致三地區培養涉外旅游人才的效率較為低下。
從當前京津冀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狀況來看,北京地區在教育事業發展水平上占據著絕對優勢,天津地區作為我國的直轄市其教育發展水平在我國各省教育事業發展中名列前茅,而河北省教育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河北省在發展過程中,更希望利用北京地區以及天津地區的教育資源提高其本身的教學實力。教育發展水平各不相同的教育現實產生了在京津冀地區合作培養涉外旅游人才中的巨大屏障,怎樣突破這一屏障,還需要京津冀地區教育部門高層進行好具體的設計。
在進行涉外旅游人才的共同培養工作中,政府應針對于當前的教育現狀開展好具體的政策制定工作,通過政策引導確保京津冀協同培養室外旅游人才的過程中有法可依,保障在三地區協同培養涉外旅游人才的過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教育資源保障。
在進行具體的涉外旅游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各地區政府應當構建好合作機制,引導三個地區教育部門對于教學工作中其產生的具體問題進行共同討論分析,針對于當前各地區各不相同的教育資源進行統籌規劃,最大程度上利用好當前京津冀地區所擁有的教學資源。
在進行具體的辦學工作時,傳統的教學經費多由政府配發,在辦學過程中政府占據著絕對的話語權。隨著當前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各個企業各個地區對于旅游人才的培養提出了不同的訴求,在辦學工作的開展中,各地區可以結合相應實際鼓勵引導各企業,各地區進行投資活動,針對于當地教育進行融資投資以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培育工作,提高涉外旅游人才培養水平。
在學校收益分配上,各高校應當適當讓出一部分利益給投資企業,教育是一項公益事業不圖回報,但是企業逐利而行,取得收益是企業的日常行為準則。在進行校企合作中,各高職院校可以通過直接讓企業分享到投資紅利的方式,增強企業的投資信心,激發企業的投資熱情。在辦學過程中講學校收益與企業利益直接掛鉤,引導企業進行投資,以此來開拓資金來源渠道。
在開展涉外旅游人才培養工作之前,可以根據其教育現狀以及教學效率預估好其教學成果,在開展具體的教學工作之前,進行好利益分配工作。由于在開展的具體工作中,各方針對于其現有的教學資源以及針對于其具體的收益擁有不同的認知,各方愿意付出的教學資源各不相同。在進行利益分配工作時,應當綜合分析各方利益訴求確保能夠公平分配教學成果。
小結:京津冀地區協同一體化發展是我國的國家戰略,在京津冀地區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缺乏相關法律法規保障,缺乏相應政策引導,教學成果分配不均的問題。在京津冀地區協同培養涉外旅游人才的過程中,各地區政府應當制定好相應的政策對于展開的具體工作進行引導,在進行利益分配的過程中,應當綜合各方不同的利益訴求,確保能動公平公正,最大效率的分配好利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