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欽鵬
摘 要:近些年,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速度加快,道路交通工程在城市建設中的地位越發重要。城市交通不僅關乎大眾出行的便捷度和幸福度,也是城市發展的基礎。但是,目前部分城市道路交通設計和管理不完善,導致交通事故頻發、交通擁堵嚴重、道路返修率高。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從源頭上加以控制,在設計之初就完善道路和其他交通設施各項功能,把控交通設計的各個關鍵要素,并以此為基礎,廣泛采用現代通信技術及互聯網技術,不斷創新,為城市交通的高效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城市道路;交通要素;交通工程設計;技術壁壘
中圖分類號:U4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5168(2021)14-0074-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urbanization has accelerated, the status of road traffic engineering in urban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Urban transport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onvenience and happiness of public travel,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However, at present,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road traffic in some cities is imperfect, leading to frequent traffic accidents, serious traffic jams, and high road repair rat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m from the source, perfect the functions of roads and other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esign, and control each key element of the traffic design, and widely adopt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based on this, and continue to innovate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urban traffic.
Keywords: urban roads;traffic elements;traffic engineering design;technical barriers
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均車輛保有量不斷增加,大眾出行需求日益旺盛,使得我國大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均存在擁堵現象,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擁堵現象非常明顯,這不僅不利于人們通暢出行,更容易形成交通隱患,誘發交通事故。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中,必須對城市道路交通系統的組成結構進行詳細調研,且以城市交通需求為基本出發點,嚴格把控設計重點,不斷提高設計水平。本文從我國城市交通道路的實際情況出發,重點闡述城市交通工程設計的控制要點和創新方法。
1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的必備功能
1.1 基本功能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首先要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這也是城市道路交通設計的基本原則。城市道路交通設計要考慮每個車道的通行特點,因為不同等級的道路車輛通行規律不盡相同,快速路和主干道在全天各個時間段的通行車輛密度都比較高,而次干道和支路在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車輛通行率差別較大。因此,設計階段就要根據車輛通行情況對不同等級道路的基本配置進行區分。根據車流量的需求,可以加大主干道的路面寬度。路面寬度既要滿足現有交通量需求,還要具有前瞻性。在城市道路交通設計中,要加強交通節點設計。城市交通樞紐要多采用立體交叉設計;道路平面交叉要進行合理的渠化設計,不僅要保證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流,還要保證行人和非機動車分流,使得各種通行方式互不干擾。對于商業中心等人流量大的路段,可以設置過街天橋或者地下通道,并利用封閉欄桿等硬性隔離措施對行人進行引導,避免因行人通行影響機動車的通行效率。城市道路網的基本結構形式如圖1所示。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要以人為本,采用機動靈活的方式來保證交通暢通。對于車流量大的路段,非機動車道設計可以采取行人和非機動車共道的方式,縮小人行道的寬度,在滿足行人出行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證機動車輛的通行,使道路的整體配置合乎人們出行的實際需求。
1.2 景觀功能
城市道路是一個城市亮麗的明信片,隨著我國城市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道路周邊的景觀設計也成為展示一個城市形象的走廊。所以,在城市道路交通設計中,道路景觀設計也是重要的一項。道路沿線的景觀設計要結合城市特色,打造富有特色的線性綠化景觀帶,擴大城市綠化面積,提升城市居住環境,形成流動的城市景觀,點線面結合形成立體城市生態景觀。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景觀設計要著重突出道路兩側的綠化帶設計,根據人行道和綠化隔離帶的寬度,設計觀賞效果好、易種植、病蟲害少的綠化樹品種和花卉品種,并將道路綠化設計與當地文化氛圍有效融合,形成突出城市特色的城市景觀。另外,綠化帶可以有效降低汽車尾氣的污染率,提高城市空氣質量,為城市居民創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
2 不同城市道路的通行特點
當前,各個城市要結合自身特點,建設一套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系統。規劃階段,要具體分析城市交通通行情況,并根據不同道路的通行功能,逐一明確道路功能,為后續的交通工程設計提供依據。
2.1 快速路的通行特點
城市快速路通行效率高,它可以極大地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主要布局在車流量大的交通要道上,不僅起著貫穿整個城市東西南北的主要作用,也可以用作城市環線,成為一個城市快速交通的骨架??焖俾房梢詫⒏鱾€城市中心高效連接,也可以形成對外交通的快速出口,形成聚集與吸引的效應。所以,快速路設計要具有前瞻性,考慮未來交通量的發展需求,盡可能設計多的車道,確保能夠發揮城市大動脈的作用[1]。
2.2 主干道的通行特點
主干道是城市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肩負著城市各區域的交通連接功能,也是對外交通連接的重要通道。主干路的設計要著重突出實用性,可以在道路兩側設計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隔離帶,尤其是中心區域或者是限制非機動車通行的區域。主干道的規劃與設計必須提高城市的綜合交通通行能力,道路交匯處設計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通擁堵現象。
3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的基本原則
3.1 公共利益優先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的基本原則是滿足大眾出行需求,維護大眾的出行利益。城市道路交通設計要根據城市功能分區合理配置,在人流高度集中的中心商業區,要加大道路網密度,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在企事業單位聚集的辦公區,可以根據出行特點設置潮汐車道,增加車輛的通行效率;在居住小區密集區域,要提高主干道和次干道的覆蓋率,形成兼顧生活和服務的道路體系;在城市居住區內部支路形成微循環體系,促進城市整體的協調發展。
3.2 城市道路服務分級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要以公共交通優先。當前,要優先推廣運輸效率高的城市公交車、校車、公司通勤車,鼓勵大眾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減少私家車的使用率,并根據道路使用對象的不同實現分級。
3.3 堅持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各行各業實現綠色節能的重要原則之一?,F階段,我國城市交通設計依舊存在很多問題,人車分離不完全,道路下管線布置雜亂,交通污染嚴重,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這不僅阻礙了城市交通的發展,也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因此,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加快推廣智能交通系統,改善城市交通環境,提高城市交通品質。
3.4 堅持以人為本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的本質就是為大眾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城市道路交通設計不僅要充分考慮人、車、環境的協調發展,還要充分考慮弱勢群體出行的便捷度。當前,部分城市盲道設計不合理,盲道提醒不明顯,交叉口盲道提示錯誤等,這樣的設計都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原則,要盡快加以改正,充分保證每一個出行人的權利[2]。
4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的技術要素
4.1 交通設施設計
交通設施設計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完善的交通設施可以輔助車輛順暢通行,還可以為城市交通安全提供有效保障[3]。正因如此,交通設施設計要確保車輛通行效率,保障行車安全。同時,要盡可能完善各項道路設施的功能,確保道路暢通。
4.2 道路橫斷面的設計和選擇
在進行道路橫斷面設計前,要了解道路所在區域交通出行的需求,掌握道路沿線人口分布情況,使得橫斷面設計形式符合實際需求,不影響整體布局,同時減少物理分割,確保道路空間的利用效率。另外,對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進行分離時,可以采用一些有效措施來減少兩個車道混用的情況。
4.3 生活道路設計
生活道路也是城市交通網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功能就是滿足居民近距離出行的需求。這就要求在設計中確保生活道路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還要在生活道路上加強生活服務設施建設,將生活服務和生活道路有機融合在一起,減少對其他道路出行的需求。生活道路在設計中還要和其他道路合理搭配,提升交通的便捷性。
4.4 交叉路口的設計
交叉路口的合理設計能夠有效提高交通出行率,減少交通擁堵,這就要求交叉路口的設計與城市道路交通量相適應。交叉路口空間布局要合理,提高車輛流通性。最后,要促進平面交通節點的立體化,合理完善交叉路口的交通渠化設施。
5 城市道路交通設計的創新要點
5.1 交通工程管理
城市交通管理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建設智能監控體系,對道路交通進行實時監管,并根據交通通行狀況第一時間進行應對,有效降低交通擁堵率。二是提高交通應急管理水平,各有關部門要實現聯動,確保在出現問題之后能夠第一時間進行處置。三是完善交通規劃體系,降低城市道路設計在規劃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進一步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的現代化程度,推進我國道路交通事業的發展[4]。
5.2 出行人員信息化服務
智能地圖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出行便捷度。出行人員信息化服務是一個綜合服務項目,包括出行信息分析、出行道路規劃、路況信息播報、車況信息分析、地圖導航信息分析等內容。在節假日出行比較集中的時間節點或者是重大交通事件發生的情況下,利用信息化服務,依靠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來執行相應的應急預案,能夠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使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學性進一步提高[5]。
5.3 車輛運營管理
車輛運營管理系統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和互聯網來實現,在管理過程中應用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統來構建智能公交體系、軌道交通調度體系、出租車調度體系和共享單車管理體系等,以此來實現車輛運營的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道路交通通行效率[6]。道路管理部門要根據不同的管理對象來制定不同的服務標準,加強運營車輛路線和方案的管控。
5.4 不停車收費系統管理
不停車收費系統(ETC)不僅可以提高車輛通行效率,還可以確保城市停車管理的規范化。不停車收費系統將通信技術和傳感技術相結合,利用智能化、自動化的電子收費系統,為道路交通管理提供方便。
6 結語
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城市道路交通也由最基礎的滿足出行需求向追求出行舒適度轉變。城市道路交通設計要充分利用現代設計理念,提高設計的科學性,而且道路運營階段要進行科學管理,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效率,促進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向陽.城市道路交通分析與交通工程可持續性研究[J].河南科技,2018(16):196-197.
[2]李開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技術及應用[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9(1):11-16.
[3]周晶晶.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紅線規劃的若干思考[J].城市交通,2019(5):139-146.
[4]楊萬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技術方法的完善及實踐[J].住宅與房地產,2016(24):243.
[5]王城.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9(1):31.
[6]劉新峰.新空間規劃背景下的城市交通規劃[J].城市交通,2019(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