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習作 楊銘
我愛生機勃勃、鮮花爛漫的瓜果飄香的夏天,但我更愛秋天的早晨,它純潔、涼爽,使人振奮。
這樣的開頭比較經典,也常見,是屬于四平八穩的開頭模式。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秋天的早晨的特點。接下來的文段,最好接著對此展開詳細敘述。
清晨,我和好友鄭煒走出家門,到河岸邊散步。河水清澈見底,如同一面大鏡子平鋪在大地上,我頓時覺得有一股難以形容的涼意透過全身。河邊,有許多鵝卵石,我拾了一塊看了看后,往水里一扔。呀!“鏡子”被我打破了。正當我感到惋惜時,一陣秋風把幾片金黃的葉子吹落在河面,像幾只小船要去遠行了。樹木的落葉景象讓我不由想起一句名言:“一時的委屈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著。”我明白了,原來樹木是在養精蓄銳,以便來年長得更旺盛。
這里不妨交代得更詳細一些。比如:河叫什么名字?如果是無名河,則可以在河岸處落筆。可以散步的河岸,當然有其特別的地方。最好把“我”和好友到河邊散步這件事的真實感受寫出來。
這段由河水的清澈平靜,寫到吹落到水面的樹葉,然后再聯想到樹木落葉是為了養精蓄銳……作文的步驟是符合邏輯的,可是讀者看完這一段,總會覺得有種空泛之感,邏輯略顯牽強。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小作者對河水和落葉的描寫不夠細致,不夠具體。
遠處,火紅的太陽慢慢升起,一會兒就升到了半空中。“好溫暖的陽光啊!”我和好友情不自禁地贊美熠熠照人的晨光。看看翠綠的蘆葦,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和勇氣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翠綠的蘆葦?”一般來說,清秋時節,蘆葦已經由青綠轉為淺黃了。作文源于生活,需要細致觀察。建議小作者平時多多留心日常生活。
啊!秋天的早晨,你催人奮進,你鼓舞著我們這代人去迎接嶄新的明天和美好的未來!
這是經典的結尾,首尾呼應,又升華了主題。形式雖然經典,但不是適用于每篇文章。若把此段刪去,文章會更加簡潔。“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和勇氣在我心中油然而生”,這句結尾已經升華了文章主題,作為結尾顯得更加自然。
名師點評
小作者通過對河水、秋風、落葉、太陽等事物的描寫,表達了對秋天的早晨的喜愛之情。本文首尾呼應,結構完整,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但不足之處在于:文章內容不是十分豐富,希望小作者能夠在遣詞造句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