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青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鄭州 451191)
現代農業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科學化農業,借助傳統經驗轉為依靠科學生產,將粗放型農業變為科學化的農業,農業與物聯網結合發展成為智慧農業,更重視農業的智能化、自動化管理。現代農業的形成與發展,會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進,促進農業更好、更有效率地發展,并推動農村的現代化轉型。現代農業主要著眼于科學化、產業化,通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與裝備,結合現代管理方法,形成農產品高效供給和產銷一體,通過集約化生產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現代農業的發展對于農業、農村、農民來說都能帶來益處。
現代農業有較高的農業產出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有利于促進農業的效益提升。綜合生產率的提升有利于現代農業的發展,會帶來農業產出的增加和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較高的綜合生產率是現代農業的一個典型特征。
現代科學技術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之一,科技的發展能夠持續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也是科技在農業產業不斷推廣應用的過程,是把傳統農業用現代科技裝備進行改進的過程。農業發展需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以此推動現代農業的創新、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技術的應用會帶來現代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現代農業不但像傳統農業那樣需要提供農產品,還要關注在農產品的供給質量,要提供更好、更安全的農產品。此外,現代農業具有旅游休閑、保護生態等作用,因此它還具有文明傳承、休閑旅游、生態環境保護等功能,能夠起到增強人們文化內涵、進行文化教育、優化環境等作用。現代農業滿足的功能訴求是多種類型的,通過現代農業的發展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加快產品銷售、增強資源使用率、帶來農業發展多種效益的目的,帶動農業的進一步發展。現代農業通過多種技術滿足多種功能訴求,以促進農業的更好發展。
現代農業依托產業化經營,其發展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智能化、信息化,也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休閑旅游農業的發展,是多種形式的綜合,注重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并考慮到人們休閑度假需要,現代農業發揮著巨大作用。在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現代農業的主要特征就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就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來看,農業技術的應用水平還需提高,農業經營方式需要向集約型轉變,科技創新、轉化的能力和效果還亟需改善,農民對于技術的投入還有待提升,這不利于實現現代農業的發展。就農業科技體系來看,推廣體系有待健全,服務能力有待提升。就基礎設施來看,農業生產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仍需增強,設備的自動化能力仍需提升,農業的大規模生產還沒有實現,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從技術水平的應用及設備的使用來看,需要加強科學技術的應用,仍需促進農業技術水平的提高。
農民素質提升有利于對農業技術的應用,農民能更好利用技術促進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的特征之一就是對農民素質的更高要求,需要較高素質的農業經營管理人才,要能深刻理解現代農業發展內涵并會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我國農民的文化素質整體水平仍然有待提升,農民文化素質不高會影響其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缺少應用技術的能力。例如是否能主動轉變觀念去積極了解相關信息并去提升技能。在技術的應用方面,有時即便農民已經了解新技術應用的積極效果,也可能由于不會、不懂而導致技術不能得到使用。此外,還需要關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提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水平。通過提升農民素質和基層農技服務水平,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生產結構仍不完善。農業產業結構的不完善難以促進產業化水平的提升。例如種植業內部結構中的經濟作物的種植規模、質量還不大、不高,不能豐富農業生產形式,農作物種植優勢不能得到很好體現。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需要提升農作物的種植質量,滿足農業生產加工的需求。從農業生產方式來看,農業發展還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的規模化特征,產業化水平不高,不能實現規模化經營,不能帶來規模效益。產業化水平不高使得農業生產的專業性不強,減弱了依托龍頭企業進行管理的能力,不利于現代農業的發展。
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結合科技的應用,在農業基礎設施上也要提升其自動化水平,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中,要著重發揮科學技術在促進農業發展的作用,科研實力要繼續持續增強,成果的轉化效率與途徑應持續擴展。為了提高農業發展的效率和資源的利用率,應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設備,提升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增強其信息化、生產自動化水平,從而進一步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此外,還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這包括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農產品流通重點設施建設等,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進農業設施和設備,完善農業生產條件。通過農業科技水平的提升,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速度。
對農民技術水平提升方面的培訓需要政府部門資金的支持,通過對技術培訓的投入來增強農民現代農業的文化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并幫助農民掌握相關的技能、技術,使其更好地進行現代農業生產。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農民參與,農民是生產技術的實踐者。通過新型農民的培養,讓農民既有文化知識,又懂農業技術,并能經營管理,以此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此外,還要加快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改革,重視農業科技園建設,發揮其示范效應。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學科等的建設,可以更好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進而發揮專業人才在農業技術應用中的作用,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動我國農業發展。
完善農業產業結構可以提升農業的發展質量,助力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升可以使農業生產更為完善,也可以提升規模經營水平。以種植業結構為例,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種植優質農作物,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可以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幫助提升種植質量,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對農業產業進行調整可以帶來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幫助農業產業更加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具有規模化等特征,可促進規模經營推廣,增強帶動生產的能力。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可以助力農產品的生產,使其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升有多種形式,可以通過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使農業龍頭企業、農戶相互結合,進行農產品生產,可以更好滿足市場需求,促進農產品的銷售,帶動農戶收益的增加,調動農戶的積極性,助力農業產業的發展。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