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磊
(通遼市工業職業學校,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工學結合模式能夠從企業用工角度,幫助學校專業教學改革找到正確方向。學校要重點分析學生在專業技能方面存在的學習難點,了解他們對職業教育存在的錯誤思想意識,把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有效課程內容,并平衡此專業教學改革模式的側重點,減少學業理論知識對學生就業過程的影響,做好學生實訓操作、技能考核等方面的有效工作。
工學結合模式能夠很好的利用實訓場地,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能、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具體培訓,讓學生能夠將對口崗位工作的具體內容當成自己的學習內容,降低了他們在就業擇業方向上的選擇難度。將工學結合模式應用于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教學活動,可以讓此專業學生準確意識到自己所學知識的實際工作場景,并根據一系列的學校考核要求,完成自己所接受的實訓任務,了解自身在學業知識水平上還有怎樣的不足。這樣的做法能夠有利于,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培養出滿足企業用工要求的學生人才。
工學結合模式可以將專業教學流程,進行以學生實訓操作為主的具體要求,改善學校教育過分追求高分成績的弊端。工學結合模式在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對此專業教學改革模式進行科學化的研究,依照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有效溝通能力,為他們做好長期從事對口崗位工作的職業規劃。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實訓表現,為他們解答在具體工作內容上存在的知識難點,幫助學生逐步在一線工作環境中獲得成長。
2.1.1 分析學生對專業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
工學結合模式的本質內容是對學生進行,以實訓教學為主的職業教育。學生在剛開始接觸這種辦學模式時,會出現對于教師教學行為的不夠理解,認為學生在校學習里應當以充分學習理論知識為主,不需要過多接觸外界環境所帶來的刺激性作用。而學生家長會認為學生這樣不能夠學到有力的知識,今后只能夠從事一線基層工作崗位,對他們未來的成長沒有太大幫助。這樣的因素使學生和學生家長在專業發展道路上達成了一致的共識,想要幫助學生爭取具有較大提升空間的崗位工作實訓。教師難以改變學生對于職業教育的一些刻板看法,也需要在幫助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進行學生家長的就業思想輔導。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教學改革,要立足于大家的這類想法,改變職業教育在學生能力水平上的教學質量,使學生家長能夠真實的看到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發生的改變。
2.1.2 落實學校實訓教學基地的職業教育
學校要建設有助于學生學習的實訓教學基地,讓大家能夠在學校學習期間掌握大量的學業知識,拓寬自己以后的職業發展道路,不輕易對剛剛接觸到的事物發表感言。學生在學習數控技術專業的課本知識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不能夠清晰理解的信息內容,那些內容往往與他們從事數控技術崗位的計算機編程系統有關,需要教師在執行實訓教學任務時,重點講解學生遇到的重難點學業常識。大多數人認為學生在進入企業崗位工作后,主要是參與一線操作工人的具體工作內容,不能夠脫離基層工作環境而實現自我發展。在學校內部進行職業教育培訓,將工農結合模式應用于長期的教學改革模式中,就能夠讓學生在進入企業工作前,掌握他們參與工作所必要的知識技能,大大縮短學生發展自我能力的基層工作時間,讓學校職業教育發揮重要的職業規劃能力。學校要重點扶持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實訓教學,讓職業教育能夠具備充足的技術動力和教學設備,幫助學生走上順利的專業就業道路。
2.2.1 做好數控技術計算機編程課程的開發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單單做好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不能夠解決他們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擇業難題,讓學生缺乏對最基本數控技術知識內容的了解。學校要和企業共同打造,利于學生快速掌握崗位操作知識能力的計算機編程課程,他們的學習過程可以從簡單的操作數控設備到,對數控設備進行內部安裝程序和編程軟件的檢查中。這樣可以拓寬學生的學術能力和工作思維,使他們逐步脫離單純操作設備機器的學習過程。但這類課程需要根據工學結合模式,對學生手動操控數控設備的能力進行要求,避免他們過于重視編程理論知識,而不懂得如何將編程知識運用于具體的工作崗位中。而對數控技術計算機編程課程的開發,要將開發重點落實于對學生數字思維能力的啟發,讓大多數學生能夠通過了解編程課程的數字符號和編程邏輯,掌握怎樣對數控設備進行運用相關知識的檢查或者程序編寫。學校要對已開發課程,進行教學實訓效果上的檢查,刪減掉與學生實際就業水平無關的內容,使大家能夠接受不同企業所提供的教學素材,認真完成對自身知識技能的補充。
2.2.2 做好數控技術軟件系統相關課程開發
數控設備中有一部分功能是通過編程內容進行操控,還有一部分功能是由設備所內置的軟件功能系統所決定。企業內部的大多數數控設備都與軟件系統有著密切的關聯,這使工廠工人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操作設備外部按鈕,就能夠讓設備進行開啟或者暫停。這也決定了很多接觸到數控設備的一線操作工人,并不能夠通過長期的工作過程積累怎樣的技術操作能力。想要讓學生逐步了解數控技術軟件系統的主要內容,避免他們在專業對口工作崗位中的發展,停留在操作工人的技術水平上。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感想,進行有關數控技術的相關軟件系統功能開發,并使這些軟件系統能夠適配于企業工廠的部分設備中,以此為基礎開發幫助學生學習數控技術軟件系統的在校課程。這樣能夠讓部分想要從事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對口崗位工作的學生,在學校教育過程中了解到軟件開發技術存在的技術難點,從數控設備的制造與編程角度上,掌握可靠的學業技能常識和學校課程重點,抓住每個能夠提升自己發展空間的學習機會。
2.3.1 重點規劃學生在校期間的學業課程
工學結合模式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要求,但也并不會完全忽視他們在校期間的學業測試水平,對學生進行完全脫離學校生活環境的企業實習要求。學校要重點規劃學生所要完成的在校課程內容,讓他們按照重要的學業水平測試等級,對自己所進行的在校實訓過程進行總結,通知學生參與每年定期組織的職業資格等級技能評定測試,使他們能夠準確認識到自己今后將要發展的職業規劃。這種做法能夠避免學生學習,遺漏掉重要的知識點,也讓學校能夠意識到職業教育對學生的嚴格教學要求,減少學生在一線工作崗位中磨練經驗的時間,讓他們盡早落實對口崗位工作的就業需求。學校對學業課程的主要規劃內容,要重點集中在對學生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實訓技能培養上,讓工學結合模式發揮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作用,減少學生因懼怕艱苦的工作環境,而放棄自身職業規劃的錯誤學習行為。教師要根據學生在學業課程中的表現,提醒學生不學習所產生的嚴重后果,讓他們謹慎做出每一個就業或者擇業的決定。
2.3.2 落實實訓教學過程中學生技能培養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應用型技能,使他們能夠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工作能力,做好與專業內容有關的技術崗位工作,比如數控設備的質檢工作或者軟件編程。但很多學生的學習過程,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這樣學校職業教育更加強調職業規劃帶來的理想效果,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職業理想和職業發展目標。但學生在學習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過程中,很少會形成自己主觀意識的職業發展方向,更沒有想要實現的職業規劃或者是職業理想。這就讓教師對他們所進行的職業教育呈現出錯誤內容,并不能立足于學生本身急需掌握有效工作技能的學習要求。學校要落實實訓教學對學生技能的培養,避免他們因個人原因出現的錯誤學習行為,幫助學生掌握操控數控設備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流程,讓學生能夠在認真思考自己職業規劃的基礎上,做出利于自身長期發展的就業選擇。而學生錯誤評估自己能力的行為,會讓他們破壞自己在對口專業崗位中的發展道路。學校要糾正大多數學生眼高手低的就業思路,重視他們自身技能所帶來的職業發展空間,做好培養學生技能的大量實訓教學工作。
2.4.1 對參與學校實訓的學生進行考核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就業推薦,主要根據他們的在校學業水平和個人操作能力,很少考慮到學生職業規劃的順利與否。學校要增強學生自主選擇就業道路的思想意識,對他們是否有一定的綜合職業能力進行考核,將學生操作數控設備的熟練程度,作為允許他們參加職業資格等級考試的門檻,要求未通過考核的學生,自行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對能夠通過考核的多數學生,進行數控設備檢修能力上的進階考核,重點考察學生的電氣知識,使他們能夠具備運用所學知識的基本能力,并引導其中的一部人向編程方向上發展,學習數控加工程序和相關編程知識。這樣能夠讓學習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學業考核中了解到自己的真實水平和競爭力,做出推動自身職場成長的長期職業規劃,推倒以往不適合學生就業的職業規劃內容,提升工學結合模式下的學校實訓效率,增加從事此專業對口崗位工作的學生數量。而學校實訓也要切實做到對學生學習的有效考核,并指導大家落實對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知識的科學學習,使大家的努力能夠具有一定的成效。
2.4.2 總結職業教育技能教學具體成效
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的多數學生,都要經歷一段時間的基層崗位操作實訓。只不過隨著學校教育資質的提升,學校為大家準備的實訓基地,就會呈現出更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這與此專業的主體教學內容相關,也是在為學生從事重要的崗位工作提供操作經驗。學校要適時總結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對工學結合模式的應用成效,分析職業教育在培養學生技能方面存在怎樣的作用。比如部分學生對數控設備的操作流程十分熟悉,但在進行日常工作報告時,卻不能夠將設備最常出現的問題描述出來,即便是回憶起了與大家共同面對的困難,也很少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這是企業員工對學生最不滿意的一點,也是職業教育需要幫助學生克服的學習難點。學校要對學生獨立操作數控設備的能力進行要求,更要總結學生通過實訓教學獲得的成長,判斷他們有無繼續發展自身技能的提升空間,對學生的編程思維能力和設備維修能力,進行長期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知識實踐要求,使職業教育可以彌補學生在知識技能、操作經驗等方面的缺失。
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教學,應當根據學生的專業技能成長需求,為他們推薦適合的就業實習崗位和課程學習目標。而大部分學校所進行的職業教育,要求學生根據可行的職業規劃,做好對自身學習內容的有效實習。學校應當改善教育實施方向,結合學生的學業考核和設備操作能力,落實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和重要的課程開發工作,使學生能夠接受到質量較高的在校專業實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