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含波
(陜西西北有色鉛鋅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寶雞 7210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加上非煤礦山物資豐富,采礦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我國的礦產品生產總量位居世界第三。盡管采礦業的發展潛力巨大,發展勢頭好,但礦井的生產環境復雜,存在許多的安全隱患,容易引發各種危險事故。因此,需要采礦企業加強對礦山做業安全管理,對礦井生產過程中人員操作進行規范、升級做業設備、安全防護設施配套以及安全防護隊伍的建設等等,全面提高采礦工作的安全系數,降低事故發生概率,提高礦山企業的經濟生產效益,促進行業發展[1]。
非煤地下礦井的開采工作存在許多的安全隱患,工作環境較為惡劣,因此,對其工作環境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排查內容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安全隱患排查內容要具有的科學規劃,有主有次;將排查工作落實到一線工人的采礦實地去;通過分級排查,確定安全隱患的排查頻率,保證安全隱患排查工作落實到位。
礦井里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展開,需要制定相應的排查標準,不能使排查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對不同的工作模塊和項目建立起一一對應的安全隱患排查標準,以此來保證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高精準性和針對性,提升安全管理質量。
在進行非煤地下礦井安全隱患排查時,需要針對不同的礦井實際情況,做出相對應的調整,以保證排查內容更加科學靈活,精準到位。同時,在開始排查工作前,可以先將安全隱患排查所涉及到的相關工作人員、排查設備等進行合理的升級優化,確保安全隱患排查質量[2]。
在確定了安全隱患的排查原則、標準和具體流程后,還需要有科學合理的安全隱患排查方法。因為非煤地下礦山的開采工作復雜且龐大,其工作環境受各種因素的干擾,十分復雜,僅靠一種排查方法,難以應對各種情況不同的礦井工作環境,因此,以下列出幾個重要礦井工作模塊的安全隱患排查方法。
1.4.1 加強對運輸系統的安全隱患排查
(1)規范礦井運輸設備配置。在搭建礦井運輸系統和設備時,豎井的升降容器最大承重不得超過相關規定要求。很多采礦企業為了提高采礦工作效率,常常會出現給升降容器中置放超重礦石,按照標準需要三至四趟才能完成的運輸量,強硬在一兩趟之內完成,就是為了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這樣不合規的操作,極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造成升降容器故障,嚴重的會導致礦石豎直墜落,砸傷工人,長期超載運行,對升降設備過度損耗,還有可能造成其他安全隱患問題。所以,需要按照相關規定標準來運行工作,不得超載,同時,還要再升降系統上裝置呼叫設備或傳聲筒,保持升降各負責人員之間的溝通,以便應付各種緊急情況的發生。在安全制動運行情況下,升降系統的電動機能夠自動斷電,以確保最大程度上降低突發事故造成的危害。采礦企業要組成專門的安全隱患排查隊伍,對升降設備的各個組成部件進行每日排查,確保每一個升降環節都安全,發現隱患問題要及時報修處理,將維修結果記錄在冊,形成條理清晰的檔案存儲。
(2)規范專用運人車輛配置。采礦項目配備的專用運人車輛頂部需要按照規定配備頂棚。跟車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坐在第一節車廂里面。除此之外,當斜井的傾斜角度超過一定數值時,需要對軌道安裝防滑裝置。如果是纏繞升降式的運人裝置,則要對升降設備的各個部件做詳細的每日檢查,確保安全質量過關。
(3)規范帶式運輸配置。礦山開采工作中,如果選擇的是帶式運輸,那么需要對帶式輸送機的防斷帶進行定期質檢,并且每個儀器上要設置一個防跑偏裝置,確保運輸安全。
1.4.2 加強對通風系統的安全隱患排查
(1)搭建獨立通風系統。礦井的工作環境復雜多變,且井內空氣中的化學元素多,需要有獨立的通風系統,來保證礦井內的通風質量。需要注意的是,進風氣流不得經過礦山采空的區域以及塌陷區,以免引發坍塌等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若實地情況限制之下,進風氣流必須經過采空區和塌陷區,也要做好堅實的通風假巷,防患塌陷隱患。
(2)搭建反風裝置。礦井底下需要安裝反風裝置,風量達到合格數值標準。同時,需要經常性地對礦井內開采進行時的空氣粉塵含量進行檢測,保證風源里的含塵量在標準范圍內。
1.4.3 排水系統的安全隱患排查
(1)搭建排水裝置。非煤底下礦井因為其作業環境,開采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漏水,井內水量超標的情況,所以需要設計相應的防治水措施,安裝排水裝置,且排水裝置的最大排水量要滿足排水需求量。
(2)搭建防水門。在采礦施工前,需要做好實地的水位調查,確保施工的進口標高比當地最高的洪水水位高出一米以上的安全高度。同時要設置好防水門,對于容易積水的地方,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修建防水礦柱和保護礦柱。
(3)完善放水體系。當礦井內受到地下水侵襲時,有相應的放水設備和放水體系來應對,能夠很大程度上的緩解地下水侵襲帶來的各種事故和損失,控制礦井內的積水量。
(1)強化采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要給企業采礦運作的過程制定一套詳細健全的安全生產管理條例,通過對采礦運作的工作標準進行細化規定,強化監管,以此來保證在采礦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都滿足操作標準,避免為了達到更高的經濟效益用超標的操作強行提高工作效率的現象發生。
(2)加強事故隱患排查力度。在非煤地下礦山開采過程中,礦井頂板和浮石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實際開采隊伍中,時有發生因為存在僥幸心理、過于大意、不夠重視等原因而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情況。因此需要開采隊伍在工作過程中,嚴格按照安全管理條例來規范自己的操作行為。定期對頂板和巷道進行質檢,一旦發現任何安全隱患問題,需要加以重視,立刻排查,加強各個支護部位,及時修整,解決隱患問題。
(3)強化安全教育培訓管理。除了以上的安全防護之外,開采隊伍必須在參加開采工作前對所有作業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加強他們的安全防護知。礦山企業需要對新上崗的人員設置強制性的上崗培訓,普及礦井作業安全防護知識,保證新上崗人員具備健全的安全知識,加強他們的安全隱患防治觀念。同時,也可以鼓勵一對一的成熟職工帶新職工工作方式,成熟的老職工本身就是實踐操作能力最豐富的老師,可以給到新員工的培訓和幫助都是巨大的。企業內需要定期開展安全講座,培養員工的防治安全隱患意識,加強他們對安全的重視,幫助職工成長,全面提升職工技術,促進開采隊伍人才建設。
(4)加強安全管理風險控制。加強安全管理風險控制,可以通過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來達到目的。有完善的管理機制和安全管理條例,企業采礦運營中采礦隊伍的行為就有了可以參照的操作標準,只要加以嚴格的監管,相信能夠更好的規范采礦隊伍操作,降低安全隱患發生幾率。
(1)建立企業內的專家審核制度。不論是采礦的計劃還是各種安全隱患應急方案,都要有專家進行審核,保證采礦過程中的各種計劃以及安全隱患防治方案和應急措施更具科學性和實用性,避免出現“經驗型”判斷而留下安全隱患。
(2)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評估。通過企業內專家的全面審核修正各項計劃和方案之后,還需要在方案實施前組織專家的施工現場進行勘測和考察,組織嚴謹的安全評估會議,對設計方案和實地情況的契合度進行研究,確保設計方案切實可行,提高安全評估工作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3)做出專業的評估報告在組織專家對現場進行勘測,確定方案后,需要做出相應的安全評估報告。報告的內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礦井內安全設施及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控制情況;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機制與應急措施;施工從業人員安全應急知識儲備、安全意識的培養、應急能力;完善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管理的方案措施。
(1)制定礦山開采權限,加強權限的管理,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將與采礦一線作業無關的企業管理人員隔離在采礦地點,避免因管理人員對一線生產操作流程不懂卻要落地考察工作而誤觸引發各種安全事故。將各個崗位的權限明確劃分出來,禁止閑雜人等進入礦井,提高礦井安全管理力度。
(2)安全隱患防患設備的采購,需要做出相應的規范制度。確保設備和材料的采購符合基本法律法規的基礎上,要保證采購材料和設備的質量,并登記造冊,落實責任到人。同時,采購過程要公開透明,避免腐敗現象滋生,影響采購材料的質量。
(3)設計科學應急方案,組建專業應急隊伍。要組織一支專業度高的應急隊伍,提高采礦隊伍的應急水平。可以通過定期的模擬安全事故發生,組織人員對應急方案進行經常性的實操訓練,加強從業人員的應急水平和安全隱患意識。
綜上所述,非煤地下礦山的開采作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問題,需要企業引起重視,完善相關的安全防護設施,培養從業人員的安全防護意識,保證開采過程中人員操作規范,從而降低安全風險,促進企業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