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國
(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石人溝鐵礦,河北 唐山 064200)
我國煤炭儲量較為豐富,現有礦山一半以上屬于瓦斯多、瓦斯突出的礦山,且礦井煤層存在自然火災風險,故防火加強防火。礦山的預防工作是不可避免的。礦山防滅火工作不僅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而且是一項系統工程,對某些消防任務的要求很高,不僅需要特殊的防控措施,還需要一個合理的系統,準確掌握消防技術,使消防工作順利進行。特別是近年來,礦山開挖深度不斷增加,消防作業的可行性和科學性也不斷提高[1]。
第一,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產生高溫煙霧,嚴重威脅工人的生命安全。第二,引起瓦斯和煤塵爆炸。在火災處理過程中,礦井中存在瓦斯很可能會引起爆炸,使事故升級并增加人員傷亡。第三,發生火災和風壓。礦井的豎井臺階差較大,發生火災時會產生高溫煙氣,即火風壓。軸線上的氣流方向相反,擴大了災區,在很多情況下消防員墜入火海。第四,產生再生火力。當井下發生火災時,煙霧是熱的并含有揮發性氣體。當遇到隧道的新鮮空氣時會燃燒。
在礦山安全事故中,礦山火災是嚴重的災害,不僅干擾礦山的正常生產秩序,還會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第一,外部原因。外部火災最常見的原因是木支架暴露在明火中,電線、照明和電氣設備的使用和維護不當,爆破作業操作不當,地下礦井中的非法火焰作業,吸煙和其他外部來源。隨著礦山機械化、自動化的進步,機電設備不斷增多,電路負荷不斷增加,容易因短路、過載、接觸不良等原因引起礦井火災。第二,內部因素。內火是由礦石本身的化學反應熱引起的火災。礦石本身具有氧化的自熱特性,當熱量積聚時被加熱,反過來又加速了礦石巖石的氧化,當溫度達到物質的閃點時,熱量積聚。可能會引起自燃。
在煤礦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更加注重增產,對管理操作不夠重視,對消防安全操作缺乏必要的了解,消防管理制度、管理機構不健全。除了管理不善外,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沒有落實各種防火滅火措施,所以當發生火災時,往往無法及早撲滅火災。
煤礦企業在消防安全檢查中不分青紅皂白,在具體檢查中,對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設施、材料整改措施不充分,不要求整改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而且,由于調查工作中對可能發生火災的場所缺乏科學分析,未能及時發現自燃風險隱患的場所,火災風險不斷增加。
部分煤礦新建礦井未按規定進行煤層自燃傾向評價,部分合格單位未規范煤層自燃傾向評價流程,存在瓦斯試分析不能按規定進行的問題,同一煤層瓦斯分析試驗采樣點不全、鑒定結果不一致等問題。
對各種消防措施和消防技術的使用條件不熟練,火災發生后消防活動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不能及時、準確地、按照程序、以合理的方式進行救援工作[2-4]。
瓦斯是煤礦生產中經常遇到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甲烷的同系物、非烴類氣體等氣態元素,由于這類物質中CH4的含量比較高,當濃度達到到一定程度,就會燃燒。瓦斯保護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很容易發生爆炸并威脅到礦山的生產。
第一,氣藏防治。氣藏后果非常嚴重,為積極防治氣藏,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首先,要保證工作臺面的氣流供應。因為風量充足,氣體被風吹散,不再積聚。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部分礦山封閉隧道中的瓦斯積聚較為嚴重,需要采用爆破設備進行瓦斯驅散。其次,必須處理積聚在采面回風角的瓦斯。在煤礦開采過程中,由于回風角的多風性質,容易發生瓦斯聚集,也容易產生火災危險,因此在此積極進行瓦斯治理是安全的。最后,需要對礦區局部積聚的瓦斯進行處理。在實際運營中,部分道路因通風不暢導致積氣,因此在這些地區需要增加送風量以驅散氣體。
第二,火源防治。由于火災的發生往往與火源密切相關,為了撲滅火災,需要加強員工的防火意識,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積極做好準備。為了安全,具體火源的預防需要按照安全操作規則做好以下四件事。第一點是防止爆破火源。為此,炸藥的使用必須符合煤礦生產安全規程,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通過對炸藥的嚴格檢查,防止使用不適當的炸藥。第二點是防止電氣火災和靜電點火源的發生。井下作業時,所有電氣設備必須采用符合防爆標準的材料,井內電氣設備的接地必須采用高分子材料,電阻值必須按安全規定設置。只有這樣,設計才能有效避免電源和靜電源的發生。第三點是防止摩擦和沖擊點火。地下生產的機械化生產方式,機械操作容易產生摩擦或撞擊產生的火花,遇到氣體就會產生火花。不可避免地會引起燃燒或爆炸,因此需要對機械生產設備進行必要的溫度傳感和一定的減摩處理。最后一點是防止火焰著火。在地下礦山,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地下冒煙和點火,確保明火源的安全使用,因為人員攜帶的任何點或設備都可能引起火焰,火焰很容易引起火災。
第三,增強型氣體檢測。加強瓦斯檢測也是預防瓦斯的重要措施。為了加強氣體檢查,必須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必須改進和改進檢測氣體的設備和技術,必須通過增加氣體的靈敏度來詳細分析讀數。二是通過提高標準和專業性來提高氣體檢測人員的素質,提高氣體監測的專業性,從而從萌芽中消除氣體的潛在危害。
第四,防爆或防爆裝置的安裝。使用防爆裝置也是防止安全事故蔓延的有效手段。在煤礦的實際生產中,瓦斯爆炸往往是由于一些疏忽造成的,采用防爆裝置和防爆裝置可以有效阻止爆炸的蔓延或降低爆炸燃燒溫度以減少影響。控制爆炸的程度,以及火勢蔓延的趨勢[5]。
煤礦通風系統設置和水處理技術是礦井消防和消防技術的另外兩個關鍵部分,確保礦井的最大通風是防火的關鍵。礦井發生火災或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瓦斯積聚,大規模火災或瓦斯爆炸必須積聚一定濃度,風能有效驅散瓦斯,避免危險濃度的實現,所以對于礦山來說,重要的是保證充足的地下風能,為此必須合理設置通風口。在風力不足的地方,應安裝相應的通風系統,以加強風力。水處理技術主要采用礦井回灌技術,可有效了解礦井回灌面臨的水質、水動力場、回灌壓力、堵塞等技術問題,也可用于礦井防火,起著重要的作用。總體而言,可通過通風系統和水處理技術進一步加強瓦斯處理,確保礦井防火的有效性。
煤礦火災嚴重影響了煤礦的安全生產。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氣體爆炸。在煤礦火災情況下,通過注漿法達到防火的目的。礦漿注入煤漿后,填入煤縫之間,防止漏氣,防止氧化,達到防火的目的。漿液材料不得含有可燃或助燃物質,漿液必須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灌漿材料必須易于開采、運輸和制備。煤礦的地面防火灌漿材料采用赭石。赭石漿主要用于泥漿的預防灌漿,防止消化。采前注漿用于開采容易形成天然厚煤層的老煤礦。根據采空區不同的隧道布局,頂板巖石在不同條件下也不同。可采用管道灌漿、插管灌漿、噴射、鉆孔、灌漿等方式埋地。根據不同礦山的位置條件不同,使用埋管灌漿來填充溝渠。
第一,切實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管理和報告制度,落實隱患細化檢查評價機制,實行動態管理;近期形成閉環。第二,加強礦井防滅火排查,在自查的基礎上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置安全監測設備、工具、設備、物資等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必須及時解除整改,定期復核整改情況,徹底消除火災隱患。第三,對識別出的重大火災隱患應列入監督跟蹤,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認真落實整改責任、行動、資金、期限和計劃。對移除或禁止設備和材料、更新和改造實施時間限制。
第一,建立相關應急救援預案,將消防應急救援進一步融入礦區設計和作業程序編制,形成應急預案持續改進的動力機制。同時,加強應急救援培訓。重視消防設備的類型和性能,在火災、操作要領、突發火災等緊急情況下,適應人員的自救互救能力進行應急培訓,使員工能夠掌握要領。使用滅火器,提高消防安全意識有效預防和消除火災隱患,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第二,配備先進的救援設備,同時建立井下火災應急救援急救管理規定,執行并嚴格遵守井下急救現場設置、急救箱、設備管理和使用的規范化管理等等。提供方案要求及各類應急物資,夯實裝備基礎。第三,加強應急隊伍培訓。通過對所有礦山員工進行崗前安全培訓,開展模擬演練和實戰訓練活動,提高他們處理、組織和協調問題的能力,靈活應對時局。
煤炭開采屬于高風險行業,必須加強對全體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定期對新入職員工和特殊職業工人進行安全知識教育,提高安全防護知識,并在培訓中以多媒體形式展示井下作業程序,讓員工更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識。
通過分析防雷技術的現狀,消防技術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加強科技綜合運用。目前,為了預防和撲滅礦井火災,不僅要考慮瓦斯,還要考慮通風設備和水處理技術,因此防火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二是目前礦井防火滅火技術的利用方法較為成熟。在瓦斯防治方面,無論是風電應用,還是爆破技術規范,認識更全面,技術運用也相對成熟,展現出較高的專業水平。最后,更深入和系統地了解防火問題。在當前形勢下,礦山防火以預防為主,這種主動的預防方式更符合現代礦山生產管理的需要,在認識上更加系統和具體,指向未來的防火工作發展。
安全生產是礦山生產過程中的常年話題,礦山防火是礦山安全生產的重點。影響礦井防火工作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在日常操作中提高礦井防火和防火工作。注重工作,搞好排查,及時發現安全生產薄弱環節,防范安全隱患的發生,建立有效的礦山防火和火災管理機制,并據此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了解實際情況,綜合多方面因素,支持煤礦企業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