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健,李建剛,張瑞鋒,王連春,王 順
(北京廣利核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94)
公司核電站數字化和睦系統中,板卡面板指示燈用于反饋電子組件的工作狀態。面板指示燈采用導光柱進行導光,導光柱和面板通過熱鉚工藝及螺裝工藝裝配為成品,采用以上裝配工藝的板卡種類占公司生產總量的80%以上。導光柱和面板結構件是定制物料,當前在手動裝配過程中,導光柱安裝在熱鉚、面板安裝和螺裝工序之間周轉,導致生產效率低的問題比較突出。因此,解決手動生產效率低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實現板卡熱鉚工藝和螺裝工藝的自動裝配,以及同時操作兩個工序的方法研究,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向。
當前板卡手動裝配操作過程,如圖1所示:①將導光柱放入板卡的通孔;②將板卡翻面平放在桌面上,用手指抵住導光柱,手持烙鐵將導光柱管腳熱鉚;③板卡螺孔與面板結構件螺孔對齊;④將板卡翻面平放在桌面上,手扶保持狀態;⑤將螺釘放置在螺孔處,使用電批緊固螺釘。手動操作步驟多,生產效率提升空間受限;熱鉚和螺裝的生產節拍不匹配,導致裝配存在周轉等待時間,且占用雙倍的人員配置。

圖1 手動裝配示意圖Fig.1 Manual assembly sketch map
市場有龍門架結構熱鉚和螺裝的標準設備,標準設備不具備組合功能,無法有效解決遇到的問題。通過設計一種實現板卡熱鉚工藝、螺裝工藝和工序周轉自動裝配裝置,作為解決問題的途徑。
主要從板卡裝配自動裝置的工作原理和設計方案進行闡述。
自動裝配裝置主要有5部分組成,如圖2所示。其中包含:工業計算機、PLC、4工位轉動傳輸平臺[1]、導光柱熱鉚模組和面板螺裝模組。

圖2 工作原理示意圖Fig.2 Working principle sketch map
1)通過工業計算機選擇加工程序,按下啟動按鈕后,PLC控制4工位轉動傳輸平臺逆時針轉90°。
2)傳感器獲取到位信號,PLC控制導光柱熱鉚模組拍照定位,并完成熱鉚,傳感器反饋完成信號。
3)再次按啟動按鍵,4工位轉動傳輸平臺逆時針旋轉90°,傳感器獲取到位信號,PLC控制螺裝模組緊固螺釘,傳感器反饋完成信號。
4)熱鉚模組與螺裝模組均設有傳感器,用于傳遞各模組作業狀態信號。
5)轉動傳輸平臺分4個工位,每次轉動后可同時進行下一塊板卡和組件放置,按動啟動按鍵,PLC控制轉動傳輸平臺依次經過熱鉚模組和螺裝模組,第4站為空置位不操作,平臺回到上料工位將成品取下收納。
自動裝配裝置采用轉動傳輸平臺,以上料、熱鉚和螺裝的節拍時間,平臺設計4個載具位置,最大化提高生產節拍;轉動傳輸平臺為逆時針旋轉,每次轉動90°可上料,每4次1個循環,完成成品;4工位轉動傳輸平臺工作順序:上料、熱鉚、螺裝和空工位(不操作),如圖3所示。上料工位用于安裝載具,以及待加工板卡和組件預裝,并收納加工后的成品;導光柱熱鉚模組采用一只4軸機械手攜帶CCD視覺定位相機與熱鉚模塊。面板螺裝模組采用龍門架攜帶電動螺絲刀,并搭配一套吸取螺釘供料器。裝置預留空工位用于橫向能力拓展,具備增加外觀檢查或增加功能操作的空間。

圖3 工位設計示意圖Fig.3 Station design sketch map
為防止裝置內運動機構對人身安全造成危害,除上料工位留有操作窗口外,整體采用封閉式設計,確保工作時與人隔離,如圖4所示。為方便后期維護兩側及后部留有門,門上有安全開關,當處于工作模式時,安全開關處于使能狀態,打開門,機械臂、轉盤等會停止工作;上料工位窗口兩側安裝紅外感應器,裝置運行中如感應到人體進入將停止一切動作。

圖4 外形示意圖Fig.4 Outline sketch map
板卡按照EUROCARD標準設計,外形尺寸高度分為:3U和6U;外形尺寸深度分為:110mm、160mm和220mm;導光柱數量分為:1~13個數量不等。由于外形尺寸和導光柱數量存在的限制條件,載具設計要兼顧通用性和更換便捷性。
根據如上條件限制,載具設計首選條件是板卡高度定制3U和6U規格;次選條件板卡深度定制治具;最后,根據導光柱數量定制。將相同信息的板卡進行分類統計,保證載具的通用性。板卡預裝組件后翻面,為了防止板卡導光柱熱鉚后有可能抬高的風險,在導光柱正下方做硬支撐設計。
為方便載具的更換,載具采用4個圓柱形定位,定位銷頂部為梯形,便于載具定位孔與4個定位柱的安裝,如圖5所示。由一個下壓式卡口鎖定,防止載具使用中抬起。

圖5 載具設計示意圖Fig.5 Vehicle design sketch map
4軸機械手法蘭攜帶視覺定位相機與熱鉚模塊,如圖6所示。通過PLC伺服控制器驅動其完成X、Y、Z及R方向的運動,從而完成視覺定位與熱鉚接。

圖6 熱鉚模塊示意圖Fig.6 Hot riveting module sketch map
板卡基板是綠色,導光柱接插腳是黑色,兩者色差明顯,有利于CCD工業相機識別[2]。CCD首先匹配圓形特征和數量,然后CCD通過對程序設定區域進行掃描識別導光柱黑色圓形接插腳坐標,根據算法計算出熱鉚頭坐標,機械手熱鉚頭移動至定位處,定位精度在0.1mm以內。舉例:方框代表熱鉚頭定位點,坐標是(10,10),如圖7所示。圓圈代表CCD定位點,坐標是(10,20)。當在同一平面進行熱鉚加工時,熱鉚模塊自動到達指定位置上。熱鉚頭和CCD不同軸,但是同步移動,在移動過程中熱鉚頭和CCD坐標是不同的,但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固定偏移值。偏移 =(10,20)-(10,10)=(0,10)。熱鉚頭的移動坐標根據CCD的坐標加減得出。為保證熱鉚模塊的精度,一般熱鉚頭和CCD需要定期進行自檢,保證兩者之間的偏移值在規定范圍內,采用一個固定點進行標定,熱鉚頭和CCD分次移動至標定點。當熱鉚頭在標定點時,通過公式計算CCD的坐標應在設定范圍內。

圖7 CCD定位原理示意圖Fig.7 Charge-coupled device camera positioning sketch map
熱鉚頭采用銅材塊電加熱模式,銅材質對比鋁合金材質具備加熱快和散熱慢特點,有利于使用中快速加熱和回溫。考慮到導光柱接插腳附近元器件、加熱治具按單組導光柱底固定腳數據定制,即在加熱治具頂端設計兩個熱熔觸點,其間距與導光柱底接插腳間距一致,觸點直徑略大于待熱熔的接插腳直徑,加熱模塊0℃~200℃可調。
面板螺裝模組采用成熟的龍門架構自動設備,電動螺絲刀固定在機頭后使用X、Y、Z三軸坐標控制對指定位置進行自動螺裝,電動螺絲刀扭力能力0.1Kgf.cm~20Kgf.cm,可通過軟件進行預制調節;搭配自動供螺絲釘裝置,M2.5盤頭螺釘更適用于吸取方式,實現自動供釘[3]。
面板結構件自動裝配裝置已應用在和睦系統中主控板卡、網絡通信板卡、IO板卡和設備接口板卡的裝配。通過對導光柱熱鉚工藝和面板結構件螺裝工藝的自動化實現,以及工序之間快速周轉的實現,裝置具備同時完成雙工序的功能,裝配工序生產效率顯著提升;同時對裝置應用數據進行收集,優化自動化裝置的機械結構穩定性和軟件算法;自動裝置設計了橫向擴展性,可根據優化數據或工藝需求開發空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