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島市應急管理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部署,2021年4月,山東省青島市作為全國危險化學品雙重預防機制擴大示范的試點城市,結合青島市“數字危化”信息化系統建設工作,在全市50多家試點危化品企業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提及的重點工作,在9 月1 日起實施的《安全生產法》(修正案)中也明確要求“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為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自2020 年6 月以來,應急管理部組織持續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以下簡稱“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試點工作。
2021 年4 月起,山東省青島市作為危化品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試點城市,結合青島市“數字危化”信息系統建設工作,在全市50 多家試點危化品企業,全力推進危化品雙重預防機制試點工作。經過3 個月的建設運行,青島市危化品雙重預防信息系統搭建完成,并實現試點企業的全部上線運行。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有效管控風險、及時排查隱患,提升青島市危險化學品雙重預防工作水平,青島市應急管理局立足近年雙重預防機制工作開展經驗,會同應急管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迅速行動,密切配合,對50 家試點企業分批次推進實施。
自2021 年4 月9 日,應急管理部明確青島市為危化品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試點城市后,青島市應急管理局立即會同應急管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以下簡稱“部化學品登記中心”)著手研究建設思路,確定“全面部署、分批推進、有效運行、智能管控”的建設思路,借鑒應急管理部雙重預防機制試點工作經驗,制定青島市試點建設方案和工作推進機制。
應急管理部對青島市的建設要求是:6 月底前完成24 家企業的建設任務。在此基礎上,青島市應急管理局自我加壓,將所有的重點危化品生產儲存企業(50 家)全部納入,分兩批推進實施,要求第一批24 家企業5 月底前完成體系建設并上線運行,第二批26 家企業6 月底前完成體系建設并上線運行。

山東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和信息化建設現場推進會
為了確保按時完成任務,青島市應急管理局緊抓“兩張清單”(風險分析清單和隱患排查清單),對建設任務進行細分統籌,強力推進。
一是“一把手”推動。在政府分管市長的直接領導下,青島市應急管理局成立了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危化和科信的副局長任副組長,危化處、科信處等處室參與的全市推動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工作專班,從組織上對試點工作予以保障。
二是確保“兩張清單”準確規范。科學合理地編制好風險辨識和隱患管控措施這兩張清單,是做好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試點工作的核心和關鍵。青島市應急管理局通過線上視頻會、線下現場會、分片區督導會等,對清單編制提出要求,集中培訓和上門輔導相結合,確保每個試點企業在山東省原有“兩張清單”的基礎上,按照應急管理部的標準進行調整完善。由部化學品登記中心組織專家分批次進行審核把關,確保“兩張清單”滿足系統要求。
宋瓷以單色釉為主,元代以后,青花和各種彩釉開始大顯身手,瓷器上的紋飾趨于絢麗繁豐。從總體趨勢上看,從商代的原始瓷器到唐代有名的越窯,瓷器的質地都在向玉逼近。而元以后,瓷上的彩、金越來越多樣,其特征的豐富程度已經大大超越了玉器。宋代的瓷器有別于唐代的雍容華麗,也區別于元以后的絢麗紛呈,更接近玉的審美意境和精神內涵。
三是科學制定方案,掛圖作戰。青島市應急管理局組織制定試點建設方案,明確了建設內容和數據接入標準。會同部化學品登記中心開發了企業通用版系統,方便中小企業使用,又避免了重復投資,形成了政府統建平臺、有條件的企業自主建設、中小企業統一部署的工作方案。并多次召開區(市)和企業動員推進會,廣泛發動,講形勢、交任務,統一思想認識,明確推進時間節點和任務目標,強化工作調度,作戰圖上墻。哪個區、哪個企業沒有按期完成任務,第一時間約談通報,對進度慢的企業重點督導,確保試點建設任務按時完成。

青島思遠化工有限公司雙重預防機制現場會
四是示范引領,壓茬推進。按照“成熟一家、上線一家、規范一家”方式壓茬督導各試點企業工作開展。全市分兩批推進實施,示范先行。先后召開了兩次試點推進工作現場會,組織全市重點化工危化品企業觀摩學習。同時,采取個別輔導和集中培訓結合的工作模式,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對進度慢的企業重點督導。
為了保障雙重預防體系的有效運行,切實發揮作用,青島市應急管理局按照“五有”建設目標(有工作推進機制、有風險分級管控機制、有隱患排查治理機制、有線上線下融合平臺、有激勵約束機制),在試點建設的同時制定了《青島市危險化學品雙重預防信息系統運行機制(試行)》(以下簡稱《運行機制》),指導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和企業正確應用系統,順利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工作。
《運行機制》明確了市、縣兩級應急管理部門、企業的工作分工及預警處置流程。按照“自動運行、分級負責、有警必報,有報必查、有查必果”的原則進行運行和預警處置。
一是市、縣應急管理部門分級負責系統的運行管理工作,按照管轄區域分級研判風險隱患動態,變化趨勢、企業運行狀況,發送運行通報和執法建議,組織開展差異化執法,負責對本級預警信息及時組織核查處置并銷警。
二是企業擔負雙重預防機制運行的主體責任,建立排查任務和預警處置到崗到人、隱患排查閉環管理、預警信息“有警必查、有查必果”的內部運行機制和完善雙重預防獎懲等機制。負責本企業預警信息的及時核查處置和銷警;根據政府部門的運行和預警通報,組織核查并反饋情況;按要求將政府部門執法檢查發現隱患錄入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并按期整改。
事故隱患問題為預警類,企業自行檢查及政府部門檢查發現的一般事故隱患問題,按期整改完畢的自動銷警;3 日內逾期未改,系統自動按管理層級逐級上報相關負責人,由負責人監督整改。對于重大事故隱患和企業超期3 日未整改的一般隱患問題,平臺自動上報區(市)應急管理部門,并通過平臺和短信發送有關人員,區(市)應急管理部門組織核實并進行執法檢查。重大事故隱患和超期5 日未整改的一般隱患直接上報市應急管理部門,由市應急管理部門進行督辦并組織核查處置。
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利用示范引領、壓茬推進的辦法,夯實雙重預防機制建設道路。同時,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過程中,能夠尊重企業意愿、采納企業意見,在雙重預防機制“五有”建設標準基礎上,向“五優”不斷轉變,走出了一條具備青島特色的建設之路。
一是尊重企業意愿。在雙重預防機制建設過程中,允許企業根據需求開發個性化管理工具,作為全市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有益補充和完善,讓企業擁有符合個性的空間,使信息系統共性與個性深度融合,符合企業使用需求。
例如,在試點建設中,有家企業提出“能不能在巡檢過程中,把巡檢數據一同植入系統與中控室所取數據進行自動比對,以便減少巡檢人員進行數據比對的重復勞動”的要求,青島市應急管理局馬上采納了企業意見,為企業建設應用信息平臺提供了便利,也得到了企業支持。
二是注重個性化建設,避免“一刀切”。企業千差萬別,安全管理需求各不相同,青島部分企業如中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公司、青島海灣化學集團等已建有自己的雙重預防機制巡檢系統。但是企業自建系統數據改造對接明顯慢于直接部署部化學品登記中心系統,如何確保企業自有系統與政府端數據對接問題,是雙重預防機制試點的一個難點。青島市應急管理局瞄準難點,會同部化學品登記中心一起,逐家走訪企業,確定系統改造方案,打通數據壁壘。局分管領導親自抓進度、抓督導,明確改造時間節點,確保全市7 家系統改造企業全部保質保量完成數據傳送,避免了重復建設,避免了兩套系統并行。
三是走出青島特色。青島市應急管理局針對企業試點應用的實際,繼續深化推進,對原有信息平臺相關模塊進行了集合,并增加了新的應用模塊和功能。以智能巡檢為核心,引入設備運行狀態、人員違章、作業活動等風險管控和排查內容。充分利用人員定位、特殊作業電子化審批、視頻智能監控和違章行為AI 識別等技術,依據《青島市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違章行為監督管理辦法》,增加了一張人員違章行為清單和人員違章行為的智能識別功能,并融合了監測預警系統,形成了設備狀態監測預警、人工巡檢、人工巡檢數據與系統數據自動比對,以及人員違章行為職工“隨手拍”舉報、智能識別與雙重預防機制兼容并蓄的青島特點,打出了一套組合拳,讓雙重預防機制運行更為有力,管控更為精準。初步實現了風險動態監測、分類管控、隱患處置、數據分析、自動預警等功能,逐步構建起了危化品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為危化監管裝上了“千里眼”“順風耳”,促進了危化監管提質增效。
2021 年6 月底,青島市50 家試點企業已全部完成雙重預防體系的建設并開始試運行,另外還有6 家非試點企業也主動要求參與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試點工作,實現56 家企業上線運行。隨著上線企業的不斷增加,試點企業已完成了293 套生產裝置、儲存設施的風險分析,制定了風險和隱患兩張清單,配齊了智能巡檢設備,建立了雙重預防系統運行機制和獎懲機制。

青島思遠化工有限公司企業員工現場掃碼
對政府端應用上,監管部門通過政府端應用,可以按照系統短信提示和預警周報/月報,對企業開展精準執法,并按照預警月報的執法建議開展專項執法。目前,通過系統自動生成雙重預防預警月報3份,周報15 份,短信提醒11 次,有效督促和指導企業提高運行質量。預警機制運行后,運行質量優和良的企業穩定在50 家以上,系統已上傳隱患排查信息1 691 條,隱患整改率由5 月的67%提高到6 月的84%,7 月以后隱患整改率穩定在99%左右。6 月發生超期未整改隱患預警60 次,8—10 月未發生超期未整改隱患。
對企業端應用上,許多企業反映,自系統建設完成后,明顯感覺為日常安全管理帶來了四大利好:一是安全情況掌控更全面了,通過系統和手機APP,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實時掌握企業安全巡檢、特殊作業、隱患排查等工作情況,查看現場實時畫面,全廠情況了然于胸,輔助安全和管理工作。二是安全管理更精準細致了,過去對人員安全巡檢質量好壞無法掌握,現在可以利用人員定位和智能巡檢的智能關聯,對每個員工的工作質量進行量化考核。三是安全管理工作更規范了,特殊作業功能使用后,按照系統設定,特殊作業必須按照作業規范流程進行,倒逼企業嚴格按特殊作業許可流程規范審批和作業,保障了作業的安全實施。四是工作更便利了,職工排查的隱患可以通過手機APP,實時發送到相關人員手中,方便查閱和審批,預警推送功能又避免了重要事項的遺漏。特殊作業電子審批避免了跑腿請示和負責人外出無法簽批和代簽的情況。企業通過雙重預防機制系統運行,實現了從少數為主到全員參與,從被動排查到積極主動參與,從經驗為主到精準排查,從未檢漏檢到預警提醒,從手工錄入到信息管理的“五個轉變”,真正做到了“四個一樣”(黑天和白天一個樣,好天氣和壞天氣一個樣,領導在場和領導不在場一個樣,沒有檢查和有人檢查干工作一個樣)。
通過建設運行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青島市總結了以下4 個方面的體會和感受:
一是從盲人摸象到耳聰目明。過去沒有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時,對危化品企業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工作的情況不能隨時掌握,對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工作與實際工作是否有效結合、做得好不好作不出科學判斷。現在通過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運行可以隨時查看,每周自動生成運行情況,一目了然。
二是從行政資源攤薄弱化到集約高效。安全監管內容繁雜,過去監管力量分散,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要管,行政資源攤薄弱化。現在通過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運行,自動生成運行周報、月報,有效分析研判轄區內化工危化品企業風險隱患動態、變化趨勢,有效提高行政效率。
三是從漫天撒網到精準點穴。企業多、執法人員少是安全監管工作長久存在的難點。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推行以后,可以根據平臺統計分析數據,組織執法力量追著數據走,帶著問題查,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實現差異化、集約化精準執法,而不是過去那種“一個人有病,全家吃藥”的狀態。
四是從“一刀切”到個性化開展。過去不管企業規模大小,開展信息化工作往往是“一刀切”,一套系統全體適用,很多企業不適應,只能搞“兩張皮”運行。現在,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建設與企業的管理文化相融合,允許企業開展個性化建設,符合企業使用習慣,企業支持愿意用、喜歡用。只有企業感受到信息平臺簡便適用,工作才能有生命力。
下一步,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將進一步完善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試點各項工作,讓雙重預防機制信息平臺真正成為危化監管的“千里眼”“順風耳”,助力青島市危化監管工作提質增效,共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