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部煤炭資源開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召開了2020 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袁亮院士、康紅普院士、張農教授、劉泉聲教授、李樹剛教授、屠世浩教授、譚云亮教授、竇林名教授、馬念杰教授、楊天鴻教授、薛俊華教授等全體委員,副校長周福寶,科學技術研究院、礦業學院及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與研究骨干等參加了會議。
周福寶副校長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并對學術委員會各位專家長期以來為實驗室建設和發展給予的支持和指導表示感謝。他表示,實驗室依托礦業工程學院,聚焦深部煤炭資源開采面臨的基礎科學問題,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支撐學科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希望實驗室深入思考在“碳中和”“碳達峰”背景下如何定位與進一步發展。
實驗室主任姚強嶺作了實驗室2020 年度建設工作報告,從實驗室概況、年度成果、科學研究、研究團隊、人才培養、開放交流和發展規劃等方面詳細匯報了實驗室1年來的工作及成果。
袁亮院士對實驗室建設進展給予了肯定,并對實驗室未來發展規劃提出了意見:一是提升研究方向。結合國家需求與深部煤炭開采環境變化,不斷提升實驗室3 個研究方向的內涵,深入開展相關基礎問題研究,提前布局,做好迎評工作。二是做好頂層設計。根據國家對煤炭行業的發展定位,制定好“十四五”發展規劃,組建大團隊、干出大成果,久久為功,解決煤炭行業重大技術難題。三是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學校、學院和實驗室應千方百計為拔尖人才的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康紅普院士希望實驗室進一步找準定位和特色,加強深部煤炭資源開采面臨的基礎理論問題研究。
其他與會學術委員會專家也圍繞實驗室定位與特色、研究方向、人才培養、運行管理、國際交流、重大成果產出等方面提出了意見與建議。
礦業工程學院院長張吉雄代表實驗室依托建設學院作表態發言。會上,學術委員會評審了實驗室2020年度開放基金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