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龍江省政府常務會議召開,同意組建黑龍江龍煤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龍煤能源投資集團也成為繼國家能源集團、山西焦煤集團、山西晉能控股集團和山東能源集團后又一重組的超大型能源投資集團。
煤炭央企、國企重組整合提速是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的一個縮影。
2017 年11 月份,由國電和神華兩大集團合并重組而成的國家能源集團正式掛牌,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企業規模最大的一次重組,國家能源集團拉開了我國能源改革的序幕。對標國家能源集團,中煤能源兼并重組國投、保利和中鐵等企業的煤礦板塊。
國企方面,2020年山西焦煤集團和晉能控股集團的“雙航母”引領的新格局正式啟航。同作為煤炭大省,山東、河北也毫不示弱。2020年,山東能源集團與兗礦集團開始實施聯合重組,體量變大使山東煤炭企業在全國的地位和影響力明顯提升;隨后,冀中能源集團也宣布對邢礦集團與山西冀中公司實施聯合重組,并將井礦集團、張礦集團所持煤炭公司股權注入邢礦集團。
煤炭企業戰略性重組步伐正在加快。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2020 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報告指出,到“十四五”末期,我國煤礦數量將壓縮至4000處左右,建成千萬噸級礦井(露天)65處、產能近10億t/a,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業,推動企業兼并重組,組建10家年產億噸級煤炭企業,未來煤炭行業集中度將大幅提升。
目前,國家能源集團、晉能控股集團、山東能源集團、中煤能源集團4 家企業煤炭產量超過2 億t,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山西焦煤集團2 家企業產量超過1 億t。6 家億噸級以上企業煤炭產量16.8 億t,占全國的43%。隨著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步伐加快,該比例將進一步提高。
隨著碳中和概念的推進,“十四五”期間,我國煤炭面來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煤炭行業通過戰略重組,構建煤炭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新格局,也將是“十四五”乃至更長一段時期煤炭產業發展的重點。
黑龍江龍煤能源集團的成立將推動我國煤炭結構從小煤礦退出成立省級集團向成立跨行業、跨地區的集團發展;煤炭產業格局也步入煤炭上下游協同發展,包括煤電、煤焦化、煤化工等全產業鏈蓬勃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