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冠文
(陽春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廣東 陽春 529600)
機械自動化屬于新興的生產方式,相關技術在應用時,不僅提高了生產的自動化水平,而且能夠降低工作人員的作業量,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現階段在進行機械自動化技術應用時,相關技術的發展還不夠成熟,需要通過實踐促進其更好的發展,從而徹底轉變機械制造行業的生產模式。機械自動化技術與傳統的制造技術相比較,不僅能夠滿足產品生產的高精度要求,而且能夠提高生產環節的智能水平,符合綠色環保的建設要求,對于機械制造行業的發展存在重要的意義[1]。
這項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主要是借助計算機等設備,按照設置好的程序或指令進行自動化的生產和制造。整個生產流程無需人為的進行操作,也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解放了傳統機械生產,需要投入的人力資源。工作人員,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中,這不僅提高了產品的研發質量,還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在進行相關技術應用的過程中,能夠降低總體的制造成本。傳統的機械生產制造,需要通過工作人員進行生產流程的監督管理。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設計誤差等問題,但管理人員難以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的發現和解決,產品生產精度比較低。在應用的過程中,會出現更多的質量問題,會降低企業的整體生產效益。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應用時更加的靈活,能夠對人工生產中存在的各項缺陷進行有效的彌補。但當前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應用時,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問題。需要對這些缺陷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對其進行優化,才能提高我國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水平[2]。
現階段機械制造行業,對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促進機械自動化技術進行了快速發展。傳統的生產工藝和理念在應用的過程中,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要求和市場的需求,機械生產制造方案設計理念也在不斷的轉變。在這種形勢下需要對新興技術進行創新,例如可以將自動化技術和機械制造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有機結合,通過相關技術的綜合應用,研發智能化技術。這項技術在應用時,能夠模仿人類的思維,完成人工操作無法進行的工作。智能化技術在應用時,還可以模擬專家的思維和智慧,促進這項技術向著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3]。
要想對機械生產制造全過程進行優化,就要應用集成化技術。這項技術是在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研發出來的新型技術,能夠將電力系統和通信技術進行融合,形成整體化的系統,通過這項系統對生產制造環節進行全過程的管理,可以提高各個生產環節的聯系性。這項技術在應用時,改變了原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形成了一個總體。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這項系統,對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實時的了解[4]。
這項技術將人工智能技術和機械制造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結合到一起,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對生產環節進行模擬,從而對制造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和解決。將其應用到產品設計階段,可以簡化工作程序,縮短生產周期,降低設計成本[5]。
一般情況下由人工直接參與制造的機械產品,往往精度比較低,且資源浪費情況比較嚴重,無法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在進行機械自動化技術應用時,建立了自動化的流水線,可以實現自動的生產和制造。對于精度比較高、體積較大的設備生產來說,需要通過自動設備進行控制,如果采用人為參與的形式,無法滿足相應的標準。雖然當前自動化設備的普及程度比較高,但一些對精度要求較高的產品,無法實現完全的自動化生產[6]。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各個國家的聯系更加緊密。為了方便不同國家人們的溝通交流,制定了統一的標準。尤其是在進行工業生產時,已經存在國際標準。我國現階段在進行工業生產的過程中,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指標,無法滿足國際標準要求。一些技術參數和單位的應用存在較多的缺陷,無法與國際標準進行有效的接軌。很多機械制造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沒有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難以對作業情況進行全面的管理[7]。
現階段在進行工業生產制造時,很多機械制造企業選用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比較低、專業能力不足。雖然很多企業采用了自動化的生產形式,但需要通過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操作,還要進行人為的監控。企業沒有提高對這項問題的重視程度,選用的工作人員能力不符合崗位的要求。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失誤問題,降低了生產的效率和安全性,甚至會對產品的生產精度和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工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的要求進行標準作業,還會增加生產的安全隱患,引發事故性問題。工業生產的危險性比較大,如果沒有做好現場的管理,也沒有加強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都會對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產生制約[8]。
機械制造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個健全的自動化信息系統,才能對產品的設計流程和生產程序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在進行自動化檢測和控制時,要存在更加完整的信息流,才能提高企業的自動化生產水平。在對生產流程進行監督時,需要建立完善的監控系統,實現24小時全天候的監控。將監控系統和產品設計系統融合到動畫信息系統中,在對產品進行設計時,能夠提高整體的精確度。信息系統的自動化應用水平比較高,能夠對生產流程進行動態的實時監控,可以提高產品的設計和生產質量[9]。
自動化檢測技術在應用時更加的復雜,且對技術的應用水平要求比較高。大多數機械制造企業在進行這項技術應用時,將其作用于產品檢測階段,主要是對一些存在具體生產要求的機械產品進行檢測。在我國時代不斷發展的現階段,機械產品的應用情況,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為這種產品的結構形式更加復雜,而且功能多樣。在進行生產制造的過程中,需要應用更多的新型材料,還要對現有的工藝技術進行改善和優化,這就增加了產品檢測工作的開展難度。在進行自動化檢測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借助計算機設備開展檢測工作,提高了工作的開展質量和效率,能夠保證最終檢測結果的精確度[10]。
機械制造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因為勞動力的流動性比較高,在進行生產制作時,如果選用的工作人員比較多,就會降低工作效率。工作人員沒有認識到自身的重要性,也無法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工作中。還有一些工作人員態度不夠端正,存在勞動疲勞等現象。在生產制作時,一旦出現工作失誤,就可能引發安全性事故問題,會對工作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在進行自動化技術應用時,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通過建立完善的自動化加工系統,降低工作人員的作業量。工作人員只需要根據系統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操作,就可以實現產品的生產和制造,這種生產形式可以促進企業精細化管理工作的發展。但因為加工系統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需要做好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教育,確保工作人員能夠對系統的應用要求進行全面的了解。在進行操作的過程中,要按照操作要求進行標準作業。工作人員還要積極的學習一些新型的技術,確保在操作智能化水平比較高的系統時,能夠降低失誤問題的發生幾率。
當前自動化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個總的中央處理器,對系統進行控制。在對電氣自動化系統進行控制時,雖然能夠滿足機械設計和制造的基本要求。但這項系統在運行時,穩定性較差、不夠靈活,這就導致電子自動控制效率和精度比較低。在進行自動化技術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個總分式控制體系,將綜合系統劃分成子系統。通過每個子系統,對某一區域的生產制造情況進行有效的調控,總系統可以對各個子系統進行全面的控制。采用這種建設形式,系統之間的耦合比較低,內部耦合更高。即使其中一個子系統出現了故障問題,也可以及時得到相應的信息數據,并且對其進行處理,不會對整體的生產制造流程產生不良影響。在進行總分式系統應用的過程中,可以提高系統的自動化運行效率,設計出來的機械產品精度更高,能夠滿足各項要求。在進行系統調控的過程中,需要增強總系統的運行效率,要對總系統的功能進行完善,通過總系統對各個子系統進行有效的調控。因此要對總系統進行及時的更新和優化,才能對子系統進行實時的掌控。
對于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來說,迭代發展是整個行業的必然趨勢。要想實現快速的迭代,就要對技術落后和設備老化等問題進行全面的解決。要想對設備的性能進行優化,就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通過引進更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對我國的技術進行創新。在進行自動化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對國家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反映,因此要建立質量更高的自動化技術網絡,提高技術應用水平。現階段我國很難對全國資源進行有效的統籌和管理。在進行自動化技術研發的過程中,缺乏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大型技術設施比較少,無法在短時間內,研發出大型裝置,并且投入使用。在對現有的自動化技術應用安全性進行管理時,需要對相關設備進行標準操作,避免對設備造成損壞,引發意外事故問題。要將現有的技術成果轉化為具體的產品,才能創造更多的收益。因此技術人員要加強新型技術的研發,促進這項技術的迭代發展。
綜上所述,將機械自動化技術與生產制造環節進行有機融合,不僅可以降低生產的難度,還可以減輕任務強度。但我國的技術應用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較,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這項技術存在更多的上升空間,因此要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創新和優化。還應該培養專業的人才,才能充分發揮技術的應用效果。機械制造企業在進行相關技術應用的過程中,也應該對技術的應用現狀進行全面了解,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為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