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軍
(云南楚雄礦冶有限公司,云南 楚雄 675401)
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設備向著高精度、高效率、重載、節能、可靠性等方面發展,導致機械中摩擦部分的工況更加嚴酷,潤滑變的極為重要,許多情況下甚至成為尖端技術的關鍵,如高溫、低溫、高速、真空、輻射及特殊介質條件下的潤滑技術等。潤滑再不僅僅是“加油的方法”的問題了。實踐證明,盲目地使用潤滑材料,光憑經驗搞潤滑是不行的,必須掌握摩擦、磨損、潤滑的本質和規律,建立起技術隊伍,實行嚴格科學的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作相對運動零件接觸表面的摩擦阻力,改善摩擦條件,提高傳動效率。
設備的潤滑始于“潤滑油”的選擇,終于“潤滑油”的報廢,貫穿設備整個生命周期。工業是騎在10微米厚度的油膜上的,我們應該將潤滑油當成是設備最重要的零部件,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個零部件。設備的潤滑失效將使所有的運動部件失效。一臺大功率柴油機有數百個零部件需要潤滑,潤滑失效可以導致設備大多數重要部件的損壞,如電機、齒輪箱、軸承、液壓系統等。
潤滑隱患是設備故障的重要根源。某大型企業軸承失效原因的統計分析,59% 軸承失效是因潤滑不良引起。法國Atlas公司對其生產并在工業中應用的5萬臺壓縮機故障統計結果:12%是由于油品失效引起、6%是由于油品性能不適引起、22%是由于非正常磨損引起、60%是由于潤滑污染引起。從上述兩個例子看出,消除設備潤滑隱患勢在必行[1]。
好的潤滑管理能創造財富。美國麻省理工(MIT)教授ErnestRabinowicz 在摩擦學研究中發現美國每年國民生產總值(GDP)的6~7%是用于修理因機械磨損導致的故障,約7000~8000億美元。有效的做好潤滑管理工作,將會為企業降低成本、創造價值。
礦山常見的機械設備有空氣壓縮機、泵、提升機、電機車、鉆機、液壓設備、圓錐破碎機、磨機、濃縮機、浮選機、工程機械等。此類設備多數是低速重載、振動沖擊、頻繁啟停、受粉塵水分影響較大,其潤滑管理所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隨著國家機械制造業的迅猛發展,礦山機械設備也在不斷推陳出新,自動化水平也不斷提高。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礦山企業都在提倡采用現代化的設備來生產,這同時也對從事礦山設備潤滑管理的管理者、操作維修人員、倉儲管理人員的知識和技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礦山多地處偏遠,加之工作環境惡劣、工作艱苦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難以受到高素質機械專業人才的青睞。因此,許多企業只有放低招聘標準,致使企業的機械的從業人員組成復雜,許多從事設備潤滑保養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主要體現在:對設備潤滑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有科學的儲存潤滑劑(如露天或直接豎放等)、更換潤滑劑工藝粗糙、存在潤滑劑混加或錯加等方面。這無疑加快了設備的磨損,大大縮短了設備的使用周期,輕則導致設備故障、重則設備報廢乃至生產停止[2]。
相信絕大數的礦山企業都有自己的設備潤滑管理制度,但是制度包含的內容是否齊全、各項定額指標是否量化、標準的制定是否貼合實際等就要打個問號。
潤滑管理制度普遍存在潤滑材料的入庫制度缺失,倉儲管理制度沒有細化、潤滑總站和車間分站管理制度中的職責約定不明,設備清洗換油制度中的換油周期部分不合理,廢油回收及再生制度缺失,設備潤滑 “五定管理 ”中的滑耗油定額不準確等一些列的問題。
潤滑劑的質量是保證設備完好的關鍵,而目前的礦山企業多缺乏潤滑劑的組成、技術標準、性能管理。主要體現在潤滑油品主要按照招標結果采購,注重招標采購油品,但是沒有手段評價油品質量;完全按照設備制造商或者油商推薦油品周期換油;潤滑劑選擇不能滿足設備需求;潤滑劑品牌更換隨意;在庫品牌多,過保質期油品仍然使用等情況。
潤滑工作重點的在加換油,而加換油的工器具和加換油流程就尤顯重要。我們礦山設備日常潤滑保養中使用的加油過濾小車,就存在不定期更換濾芯、甚至過濾不同的油品用同一臺過濾小車的情況。加換油的油壺沒有刻度標識、沒有加換油品的標識,極易造成油壺混用和無法定量更換的情形。
目前常用的換油流程是:“大油桶-中間容器-油壺-設備油箱”或“大油桶-油壺-設備油箱”。我們知道潤滑劑污染的來源主要是空氣中水分和外部入侵的各類固體顆粒,所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給油時與空氣的接觸,能減輕潤滑劑的污染度。
存續年限久的礦山企業,絕大數的設備皆是以前制造的,在用老舊設備的潤滑裝置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潤滑裝置的呼吸器、排油口和潤滑管道上。老舊設備的潤滑呼吸器不能有效的阻隔空氣中水分進入且極易堵塞,容易造成油品氧化。多數潤滑站、減速箱等部件的排油口(取樣口)是以閥門的形式存在的,且閥門的末端未作密封處理直接與空氣接觸,極易使空氣中的粉塵和水分浸入,這會污染油質、影響取樣精度。潤滑管道基本沒有旁路過濾裝置,不能及時過濾油液中的雜質,大大縮短了油品的使用壽命。
由于油液監測技術的空白和未搭建油液監測系統,使得從事設備潤滑管理的從業人員不能量化的明晰在用或待用油液的性能指標、污染指標、磨損指標等一系列技術參數。因而難以判斷供應商提供的油品質量是否合格,不能及時了解在用油液的潤滑磨損狀。對于在用油液,我們是提前更換還是再用一段時間,無法定性的判斷,僅根據我們肉眼觀察、用手觸的手段往往會造成極大的偏差,甚至更大的損失。
礦山設備潤滑問題具有隱蔽性、滯后性和問題嚴重性,需要從事礦山設備潤滑管理的從業人員轉變潤滑管理理念,不斷提升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因此企業應該定期邀請設備潤滑管理方面的專家對分管設備潤滑的管理者、操作維修人員、倉儲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強化對設備潤滑重要性的認識,潤滑油是設備的血液,設備的生命是在潤滑油里;科學的存儲潤滑劑,避免不當的存儲造成油質的污染,縮短油品壽命;詳細培訓更換潤滑油、潤滑脂的工藝流程及注意事項,精準的把握添加或更換的每一個步驟、細節,杜絕錯加、混加[3]。
“無規不成方圓”,設備潤滑管理制度的完備與否關系到整個設備體系的潤滑管理水平。建立潤滑材料的入庫制度,明確材料進場后檢驗部門對油品主要指標的檢驗事宜,拒絕不合格油品的入場。細化倉儲管理制度內容,對合格潤滑材料的存儲方法和長期未使用油品的檢驗作出約定。明確潤滑總站和車間分站管理制度中的雙方職責和獎懲條例,避免工作相互推諉以致潤滑管理混亂。根據潤滑材料的質量、使用壽命結合設備的運轉狀態,合理的制定設備清洗換油制度中的換油周期。建立廢油回收及再生制度,分類回收并存儲好各類廢油,嚴禁隨意傾倒污染環境。認真核對并校驗設備潤滑“五定管理”中的滑耗油定額,做到臺臺設備定額準確,實現礦山設備精準潤滑管理。
搭建潤滑劑組成、性能管理體系,建立潤滑油品技術標準。加強潤滑油品的檢測,核對其性能指標(黏度、黏度指數、總酸值、總堿值,其它元素含量等)是否達標。潤滑油品的采購在注重招標結果的同時兼顧油品的性能指標是否滿足當前設備潤滑所需,若不滿足則一票否決。設備制造商或者油商推薦油品的更換周期僅作參考,我們應該定期檢測在用油品的潤滑磨損、污染情況,根據潤滑油品的使用狀態擇期更換。不得隨意更換潤滑劑品牌,如須更換則必須對待用油品進行技術檢測,合格后方可更換使用。油品的選用要充分考慮設備的潤滑需求,不滿足的嚴禁選用。針對庫房油品多的情況,建議合并同類油品,經過檢測后留用性能最好的。過保質期的油品,經過檢測后若不能使用按廢油回收及再生制度處理。
加換油品的過濾小車必須定期更換濾芯并建立濾芯更換臺賬記錄,防止錯亂更換的情況發生;嚴禁同一臺過濾小車過濾不同品牌、種類的油品。油壺建議采購有刻度標識且具有不同顏色防塵蓋的油壺,油壺上實在無刻度標識的,在更換前要對添加或更換的油品進行稱重計量。過濾小車、油壺、油脂槍、濾網等加換工器具要進行專用性和可視化定置分類管理,標識要清晰、器具要保持清潔、嚴禁混用。
為了減少加換油時潤滑劑與空氣中水分和各類固體顆粒的接觸,建議在條件具備的地方縮短換油的流程,直接采用“大油桶-過濾裝置-設備油箱”的模式加換油,當然過濾裝置的過濾能力要達到要求。
潤滑裝置的呼吸器建議采用內置硅膠干燥劑(高性能吸附材料)的呼吸器,其一方面能吸附空氣中的水分、過濾部分的粉塵,另一方面未吸濕前為藍色,吸濕后變成粉紅色(>2/3時更換),方便檢查和更換。潤滑站、減速箱等部件的排油口(取樣口)若以閥門的形式存在,閥門的末端須作密封處理。潤滑管道增加旁路過濾裝置(不影響主系統),及時過濾油液中水分、氧化膠質物和微小顆粒物,延長油品和被潤滑部件的壽命[4]。
首先,引入油液監測診斷技術。通過監測設備用油,來獲取設備摩擦副的潤滑狀況和故障先兆信息,為設備維修提供依據,從而預防設備重大事故的發生。其次,建立油液監測系統。各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搭建離線監測系統或在線監測系統。離線監測一般要歷經現場取樣、快遞運輸、信息確認、設備建檔、客服排樣、檢測分析、診斷報告等階段,其周期長、成本高、參數多但精度高、側重檢測技術。在線監測系統是基于網絡信息化平臺的監測技術服務體系,由云平臺數據中心、企業集控中心、監控系統等組成,其優點在于數據實時采集、設備實時監控、側重數據分析。最后,對重要設備建立定期油液監測制度,及時了解設備的潤滑磨損狀態指導現場維護;對已經發生的潤滑、磨損故障的樣品進行分析診斷,找出油品、使用和維修上的原因;對供應商提供的油品進行定期抽檢把關,對油品質量心中有數,以便采取對策。
設備潤滑是防止和延緩零件磨損和其他形式失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完善相關制度、規范各類標準、強化過程管理、并采用現代化的科學手段加強礦山設備的潤滑管理工作,對保證企業的均衡生產、保持設備完好并充分發揮設備效能、減少設備事故和故障、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搞好礦山設備的潤滑工作是企業設備管理中不可忽視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