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閉幕的山西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指出:山西省2021年把開展碳達峰作為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的牽引舉措,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山西行動。
山西省將探索用能權、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抓好煤炭消費減量等量替代。以5G通信、先進控制技術為指引,推進智能煤礦建設,建設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個,推動煤炭綠色開采,建設40座綠色開采煤礦。推進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力爭非常規天然氣產量達到120 億m3。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0.3元/kWh 電價機制,引導發電企業降本增效。積極推動風電光伏平價項目健康發展,有序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和生物質能發展,實現能源供給由單一向多元、由黑色向綠色轉變。
目前,山西省在役運行煤電機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占比超過30%,風電和光伏裝機規模分別位列全國第5 位和第7 位。開展煤炭分質分級利用試點,積極培育壯大碳基新材料產業,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試基地、潞寶興海新材料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山西省在2019 年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時期去產能任務的基礎上,2020年又關閉煤礦75座,退出產能4099萬t。過去2年全省焦化行業壓減產能4129萬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