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儲采購、“迎峰度冬”等行情接踵而至,市場形勢將很快轉好,煤炭市場供需雙旺將再現。而環渤海港口煤炭調進、調出保持均衡,進口煤增量空間不大,港口和電廠低庫存或成常態化。在供求平衡、港口庫存回升緩慢、下游需求又不弱的情況下,煤炭價格大跌的可能性很低。預計2021年最后4個月,港口煤價會保持“漲漲停停”模式,繼續保持震蕩走勢,煤價或將在1000元/t以上運行。
從天氣預報來看,高溫天氣將持續至9月上旬。雖然近日仍有降雨出現,但民用電負荷回升,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合計再度逼近80萬t。
產地方面,晉北主產區煤炭價格有漲有跌,大部分貿易商不敢采購和囤煤,都在了解行情、保持觀望。主力煤礦和選煤廠存煤也不多,汽車排隊裝車,煤炭價格保持穩定;綜合分析,主產地市場還是比較緊。目前,市場頻繁釋放增產保供信號,除內蒙古的38座露天礦以外,陜西榆林、神木亦有多礦提出核增生產能力的申請,等待批準。產能釋放的信號頻出,促使下游用戶暫停采購,接貨放緩,等待煤價進一步下行。港口方面,延續偏弱的情緒,貿易商報價穩中下調,低卡煤交易價格繼續回落,高卡煤由于存煤少、報價穩定;煤價降幅趨勢有所緩解,市場情緒略有積極,下游招標采購增加,煤價即將上漲。
煤炭價格的漲跌變化,歸根到底還是由市場來主導。展望9、10月份,后續煤炭市場需求并不弱,煤炭市場將經歷夏季過后電廠補庫、冬儲拉運、水泥行業復工、進口煤受限以及大秦線檢修;如果終端用戶不抓緊囤煤,后續市場肯定會緊張。目前,拉煤客戶還不多,不至于擁堵,正值用戶增加庫存的良好時節。值得注意的是,從發煤礦站到環渤海港口,再到下游電廠,庫存全部處于低位。一旦需求被拉起、采購增加,市場必然會空前活躍起來,優質煤或再受青睞,煤價上漲加快。
立秋后北方天氣涼爽,但南方經歷了幾天低溫天氣之后,再度回歸高溫;加之工業用電發力,近期,南方八省電廠庫存有可能出現止漲回落。目前,瀕臨東北地區冬儲時節,煤炭需求仍有較強支撐。雖然內蒙古露天礦用地得到批復,煤礦增產申請也已經遞交,但具體正常產銷日期,能放多少量,以及實際生產能力還是一個未知數。即使放開產量,各主產區也會根據市場需求,科學安排生產、運力,不會盲目超能力生產。因此,下游用戶應該抓住目前有利時機,未雨綢繆;在拉煤車、船不多,煤價下跌的情況下,盡快拉煤補庫,不要等到煤價不跌了,匆匆忙忙搶煤。在利空消息影響下,市場下行還要持續幾天;但隨著下游階段性補庫的開啟,市場逐漸轉好。
主力煤企響應上級號召,全力提高長協煤兌現率;疊加沿海地區大量進口外煤,電廠適度采購市場煤即可滿足用煤需求。綜合分析,電廠保持低庫存策略,能夠緩解經營壓力,節省購煤成本,確保存煤可用天數處于警戒線以上水平。從環渤海港口下水煤結構來看,純市場煤下水量僅占到港口發運量的15%。主力電廠主打價格低廉的年度長協和價格略貴的月度長協,電廠虧損的主因不應該是采購少量的市場煤造成的。目前,電廠低庫存策略的確產生一定效果,港口市場煤價不會大跌,但“采購”這根弦卻是時刻繃緊,剛性拉運隨時存在。因此,港口煤價很難大跌。
2021年,全球煤炭處于緊張狀態,很多沿海電廠進口煤仍是一船難求。印尼經歷暴雨、齋月及疫情爆發,對印尼煤炭生產及運輸造成影響;疊加國際需求旺盛,印尼煤價格持續上漲。當前印尼煤進口價格已漲至歷史高位。目前,印尼國內已有34家煤企因履約率不達標而被限制出口。9-10月份,大部分貨物都要交給自己國內市場,出口資源減少。從近期印尼煤到岸價格來看,較國內煤炭價格略微便宜一些,優勢不是很明顯。后期印尼煤價易漲難跌,也支撐國內煤價相對穩定。
煤礦整合后,留下來的都是主力和骨干煤礦,安全生產是頭等大事。在“不得以保供名義超產”“超產入刑”“倒查20年”的威懾,安全、環保、“煤管票”管控等因素影響下,導致產能釋放緩慢。雖然露天礦用地得到批復,煤礦增產申請也已經遞交,但具體正常產銷日期和實際生產能力并不確定。即使增產之后,產量釋放也是循序漸進的,煤企會根據市場需求和用戶的訂單合理組織生產和銷售。此外,青海發生煤礦事故,盡管不在主產區,對煤炭產量釋放的影響有限,但會影響各地放松安檢、增產保供的趨勢,對中期煤炭保供的力度會產生相對消極的影響。
國民經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對能源需求保持增長態勢。1-7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5.6%。7月份,用電總量增長的確有一定的氣溫升高因素,但居民生活用電只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2.6%。因此,高溫不是7月份用電量創新高的主要因素,用電量高速增長主要依賴經濟穩定恢復。專家分析,考慮到國內外經濟形勢、電能替代等因素,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左右。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影響不斷減小,消費、投資等增長延續改善趨勢,2年平均增速將繼續回升,內需支撐作用進一步提高。隨著我國經濟的繼續恢復,加之新經濟、新動能的加快釋放以及“迎峰度冬”等因素,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2%左右。
近日,煤炭市場情緒偏穩,電廠陸續有招標,貨盤也陸續增加,港口煤價上漲了10~20元/t。預計8月底、9月初,煤價可能出現“漲漲停停”的高位震蕩走勢,既不會大幅上漲,也不會大跌。“漲”是因為港口沒貨,加之煤價倒掛,貿易商不往港口發,造成優質市場煤短缺;“停”是因為如果漲太快了,需要等等用戶。
主打長協的黃驊港和秦皇島港下錨船出現激增,顯示了需求的轉旺。近日,神華外購價出現下調,但降幅低于市場預期,反映出實際需求依然有支撐。印尼市場交投較少,報價堅挺,海外市場需求旺盛,印尼煤發運到國內出現倒掛,貿易商觀望情緒較濃,進口倒掛導致部分中高卡煤采購需求轉向國內。此外,印尼電廠煤炭資源儲備不足,現印尼政府要求大力保供國內,延緩出口。
隨著中東部、西南地區煤炭產能的陸續退出,最終我國煤炭產能將逐步集中于山西、內蒙古、陜西和新疆地區。保供政策積極落實,但短時間產量增加有限,鄂爾多斯市日產量不穩定,而流通環節市場貨源也很緊張。大秦線日運量不穩定,而沿海電廠并未開展大規模補庫,繼續維持低庫存,仍有一定采購剛需。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及保供穩價,完善并落實重要原材料價格上漲應對方案。但增產放量尚未完全釋放,煤價倒掛,貿易商不發,環渤海港口庫存遲遲打不起來,煤價不好跌。目前,距大秦線秋季檢修只有1個多月時間,冬儲壓力也越來越大,留給港口壘庫和電廠補庫的時間越來越短。
東北地區冬天來得早,冬儲必須提前進行。從上周末開始,黑龍江、吉林、遼寧地區已經陸續開始補庫,除東北三省外,蒙東的赤峰、通遼等地也同步開始煤炭的采購和拉運。2021年冬,東北三省電煤缺口可能高達7000萬t,三省外購資源主要來自新疆、內蒙古等地,遼寧沿海部分電廠采購來自北方港口。隨著東北趕往主產區搶煤,必然會促使產地市場出現火熱景象,支撐產地煤價很難下跌,也間接支撐了港口煤價。后續市場走勢和價格變化,還得看坑口產能的釋放和下游用戶的需求情況。如果主產區繼續缺票,煤價就能穩定,港口煤價也不會出現下跌。但如果下旬主產區不缺票,產量大幅增加,環渤海港口庫存得到強有力的補充,電廠積極拉運,下錨船減少,預計煤價會小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