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首臺GMC-48JS 型雙動力鋼軌打磨車到達大準線薛家灣站,正式落戶國家能源集團新朔鐵路。
該車首次將交流電傳動技術應用于大型養路機械,實現了柴油發電機組供電和接觸網供電雙動力源技術,解決了既有內燃動力鋼軌打磨車在長大隧道作業時發動機過熱甚至停機以及廢氣、噪音污染等問題,具有牽引力強、噪音小、節能降耗等優勢。全車配備自主化打磨和牽引系統,既能滿足高速自走行(最高自走行速度100km/h),又能適應高精度低恒速作業(打磨作業速度2~16km/h),是電傳動技術在大坡道低恒速作業的首次成功應用。該車打磨系統實現打磨單元統型化設計,所有打磨單元均能實現-70°~+25°打磨,同時配備有鋼軌打磨管理系統,能完成鋼軌廓形檢測、打磨模式智能生成、鋼軌打磨、打磨質量評判。
該車還具有重聯功能,兩臺GMC-48JS 型鋼軌打磨車可組成一列96磨頭鋼軌打磨列車使用,同時也可根據作業需要隨時解編為兩列48 磨頭鋼軌打磨車使用,具有編組靈活,線路適應性強等特點,便于車輛的使用與管理。整車關鍵部件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主要零配件具備良好的通用性和互換性,關鍵技術具備延續性和可升級性,有效解決了關鍵部件長期依賴進口,維護成本高、周期長等問題,降低了車輛后期的維護成本。
GMC-48JS型雙動力鋼軌打磨車是集先進、環保、智能于一體的節能減排新型鋼軌打磨車,主要用于線路的預防性、保養性、修復性打磨作業,延長鋼軌使用壽命,提高列車運行品質,為維護線路安全穩定提供了可靠保障。該車將于近日驗收調試后正式進行投用。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龍源中能公司《風電機組葉片缺陷智能識別和數字化管理系統》科技項目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驗收,實現了無人機對風電機組葉片的一鍵自動巡檢與缺陷智能識別,填補了無人機技術在風電行業應用規范上的空白,開啟了葉片“狀態檢修”運維新模式。
該項目借助無人機飛行平臺載體,融合激光雷達、自動影像調校等技術,實現風電機組葉片自動化巡檢;搭載高分辨率相機,通過“一鍵巡檢”功能完成葉片表面狀態圖像采集。搭建葉片數字化管理平臺,利用深度學習、圖像識別技術對葉片缺陷進行類型、尺寸及嚴重等級自動判別,提高缺陷識別效率,實現葉片運行狀態趨勢分析和修復效果評價。此外,該項目高標準完成3項行業標準編制,發表5篇科技論文,申請4項國家專利,超額完成項目科技成果預期目標。
該項目科技成果的落地應用,規范了風電場無人機巡檢標準,有效降低運維人員的勞動強度,為風電場機組葉片巡檢提供了先進的智能巡檢手段,同時也對風電場提升運維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力推動無人機技術在風電行業的應用,對保證風電機組安全運行和提高發電量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神東煤炭集團布爾臺煤礦通風隊在井下采空區各個不同的地點安設了壓差計,這個壓差計就像“聽診器”一樣,可以準確掌握采空區進出氣狀態及壓差的大小,從而有效提升采空區自然發火的總體防控水平。
該裝置基于采空區觀測管安裝設計,在壓差計的玻璃管內注入工作液(純凈水)至標尺刻度的12處,用塑料軟管將壓差計與采空區觀測管相連,再將壓差計固定在密閉墻上,打開觀測管球閥,就可以直觀地看到采空區“呼吸”狀態及強弱情況。
通過每個班次在不同的時間段的檢測記錄,可一目了然地掌握采空區進出氣狀態及壓差的大小。摸清采空區進出氣規律后,為采空區巡查及氣體采樣提供有力依據,從而將布爾臺煤礦采空區自然發火的總體防控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