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飛
(河北鋼鐵集團灤縣司家營鐵礦有限公司,河北 灤州 063700)
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的迫切需要。
礦山受資源賦存地質條件限制,因占地廣、大多涉及征地搬遷和解決當地老百姓就業問題,導致企業一線員工入廠門檻較低,職工知識文化素質難以保障。據統計,司家營鐵礦現有職工1616人,其中社會招錄及占地居民918人,占比56.8%,大專以上學歷154人,占比9.5%;研山鐵礦現有職工1775人,其中僅占地居民724人,占比40.8%,大專以上學歷349人,占比19.7%。職工文化程度關系到企業未來發展,同時對一個新型礦山而言又嚴重制約著企業的安全發展。
大部分安全文化建設創新發展成效明顯的礦企,其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均發揮著安全文化建設示范引領作用,尤其在安全投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安全教育培訓、安全誠信、持續改進等方面,對企業安全生產績效持續向好更具有促進作用。可采取的典型方法有:
2.1.1 發放安全文化宣傳手冊
內容主要包括企業安全管理理念及釋義、安全生產重要論述、職工安全寄語、安全標準化行為規范等。以安全文化手冊為載體,組織全員深入學習、掌握。通過全面營造安全文化氛圍,推動礦企安全文化建設在安全生產活動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達到人人皆知,形成共識,促使廣大職工安全認知水平進一步提高。
2.1.2 打造“流動性”安全文化
以辦公用品、公共場所為媒介,宣傳企業安全文化。如發放印有安全標語的檔案盒、文件夾、鼠標墊、筆記本等辦公用品和有關安全文化的車上用品;在衛生間、樓道、會議室等處懸掛安全文明行為規范、安全警句;在道路兩旁設置安全櫥窗,路燈桿懸掛安全標等。將安全文化融入到職工日常工作、生活和上下班途中,達到“時時傳播安全”“處處宣貫安全”的目的。
2.1.3 全面開展“親情助安”等特色安全活動
礦企要制定貫穿全年的安全文化活動方案,并結合生產、工藝、設備等方面,持續打造具有特色的安全活動,激勵職工學習安全知識、提升安全操作技能的熱情。如:“職工家屬聯合安全知識搶答賽”“職工作業環境一日游”,通過引導家屬了解職工的日常工作和應該掌握的安全生產知識,進一步促使家屬做好職工的“賢內助”。
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構建虛擬場景,打造VR安全文化展館。安全文化展館可以展覽企業安全文化歷史、發生過的典型歷史事故、安全大事跡、安全光榮榜等內容。職工通過“身臨其境”的方式,感受視覺、觸覺、聽覺等方面帶來的沖擊,真正激發頭腦深處提高安全意識。
加強八類高危作業全過程管理,提高企業動火作業、登高作業、吊裝作業、爆破作業、檢維修作業、受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作業和構筑物拆除作業水平。通過創新管理方式,大力開展自主拍攝“八類高危作業”視頻活動。通過收集資料、編制腳本、場景設定、視頻拍攝及評比,結合企業獎勵機制,激發班組職工自主參與安全管理的積極性,轉變“被動式”服從管理的局面。同時,將視頻作為培訓教材,更加貼近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職工更容易接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據河北省礦山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規定、實施細則及培訓大綱等文件要求,修訂并完善了新入廠職工培訓、年度再教育培訓、四項能力專項培訓、“雙控”專項培訓的安全培訓教材,完成后進行培訓教材會審,填寫培訓教材會審表,然后根據培訓要求編制相應的題庫,最后將教材和題庫打印成冊。
(2)完善三類檔案,包括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檔案、一期一檔、“三項崗位”人員檔案,并建立專門的文件柜進行存放,各檔案資料要裝進檔案盒中,檔案盒上要有相應的檔案名稱和檔案編號,往年檔案資料可存放到檔案袋中。
(1)充分發揮注冊安全工程師、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工作人才作用,建立企業安全管理技術人才庫,創建安全管理創新工作室,主要攻克工作中遇到的安全技術、管理上的難題,會審培訓教材、題庫,參與年底安全培訓考評等工作。
(2)依托“雙控”信息化平臺,開發安全論壇模塊。全體職工均可以在論壇中探討工作中的安全問題,根據問題類別推送給人才庫中的專家,由專家予以答復。安排專人定期將安全管理技術問題、解決方法、措施等整理形成安全管理問答匯編,并在“雙控”信息化平臺中向全體職工推送。
結合事故現場或崗位操作現場,對礦山安全事故親身經歷者進行采訪。通過與其深入溝通和探討,了解當事人最真實的想法和當前的工作狀態,需要溝通解決的問題,有何合理化建議。將采訪過程拍成視頻呈現給其他職工。
研究、創建符合當前各級安全培訓政策要求的教育平臺,實現安全培訓系統化、安全考試無紙化、安全培訓流程化等功能,減輕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在安全培訓教育、檔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量,解決安全管理力量薄弱的問題,將更多精力集中在解決現場實際安全問題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數字化手段,實現企業安全教育培訓轉型發展。
依托“雙控”信息化平臺,向職工家屬推送職工在公司的安全動態,尤其是職工的獎懲情況,引導職工家屬融入到企業安全管理中,促進職工自主參與安全管理工作,實現家庭與企業的互聯互通,構建企業、職工、家庭“三位一體”安全管理格局,真正達到“親情助安”的效果。
制定安全隱患“隨手拍”獎勵制度,提高獎勵標準,擴大獎勵范圍,激勵職工提高隱患“舉報”質量,積極鼓勵廣大職工參與隱患排查,實現長周期自主安全管理。
建立以班組長為中堅力量的人才隊伍。從班組長宣講到班組自主管理,設立單項獎,充分發揮班組長積極帶頭作用,全面開展班組長“安全講堂”活動。通過現場教學、邊講邊操作等方式,傳授標準化安全操作的經驗,手把手教育職工設備設施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等。通過班組長“講安全、用安全”,教育本班組職工遵章守紀,真正發揮班組長“傳、幫、帶”作用。
組織車間主管安全副職、專業技術人員、安全員等管理人員和班組長、一線職工分級分專業進行安全技術比武,進一步提高各級人員業務水平。管理人員通過開展專業理論考試與現場互查、隱患和事故分析進行綜合評分。班組長和一線職工采取理論考試+實際操作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分。
礦企定期針對重點工作推進情況,組織科級干部、安全管理人員、班組長及職工代表開展安全管理交流會,通過發言、討論等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議,反思薄弱環節,轉變思想,提高意識,促進重點工作有效落實。
讓管理人員“走出去”。如:聘請專家對科級以上干部、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等進行集中授課,或組織到其他企業實地觀摩學習,拓寬視野,將安全管理經驗、方法及安全技術“帶回來,用得上”。
礦企充分發揮安全文化建設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安全投入、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建設、教育培訓、安全誠信、持續改進等情況均取得良好成效,安全生產績效持續向好,安全文化建設創新發展成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