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寧夏永寧縣回民高級中學,寧夏 銀川 750100)
邏輯思維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思維方式,它可以幫助學生對各種信息進行抽絲剝繭般的分析,從眾多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把相關知識點串聯起來,邏輯思維可以說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好助手”。高中數學學習難度加大,增加了很多抽象難懂的函數、數列等問題,很多學生理解起來都有難度,邏輯思維培養迫在眉睫。筆者認為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開展問題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把相關知識點串聯起來;運用數學APP開展教學,建立函數和立體幾何新聯系,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發育;積極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培養學生數學反思好習慣。
問題教學法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思考,刺激學生的邏輯思維。筆者在教授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設計了環環相扣的問題鏈,首先設計了一些基礎問題,例如直線與圓有幾種位置關系,直線和圓的方程是否存在聯系等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挖掘出直線方程和圓的方程之間的聯系,讓學生靈活掌握直線與圓相交、相離、相切的三種位置關系,引導學生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來表示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筆者還設計了有難度的問題,例如圓與圓的之間存在哪些位置關系,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判斷兩圓的位置關系,你是否可以利用兩圓位置關系求解圓的方程。這些問題更加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本節課知識點,學生利用直角坐標系演示兩圓的位置關系,探索出利用直角坐標系上兩點距離公式求出連心線長度,再根據兩圓連心線來判斷兩圓的位置關系,全面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發育。問題教學法就像是數學教師開展邏輯思維培養的“引子”,教師要把握好問題難易程度,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課堂互動。
隨著“互聯網+”教育理念的發展,教學APP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筆者積極運用幾何畫板APP開展教學,建立了立體幾何和函數銜接的新模式,加快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例如筆者在教授三角函數相關板塊時,選用的幾何畫板APP開展教學,運用動態化繪圖來展現函數和立體幾何的內在聯系,分別展示了正弦、余弦、正切函數的幾種表達方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函數圖像,幫助學生迅速掌握相關知識點。例如筆者在講解正弦函數時,利用幾何畫板分別展示了y=Asin(ωx+ψ)和y=Asin(ax+b)的圖像變化,讓學生更加直觀觀察到正弦函數平移、伸縮等變化規律。筆者還引導學生自主運用幾何畫板進行繪圖,學生可以在幾何畫板中導入正弦函數的四種方程式,通過改變x取值范圍,觀察相應函數圖像變化,做好相應數據記錄,讓學生根據自主繪圖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總結出正弦、余弦函數圖像的性質、運用和特點,讓學生自主建立新舊知識聯系,提升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數學教師要靈活運用數學APP,指導學生利用手機、計算機來學習數學知識,讓學生在體驗信息化教學優勢的同時拓寬學生的數學學習視野,為邏輯思維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高中數學教學節奏比較緊張,各種考試更是“家常便飯”,數學教師要重視糾錯教學,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嚴謹的解題思維,實現解題教學和邏輯思維培養的雙贏。筆者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錯題集,每周會安排一堂專門的數學糾錯課,針對學生本周數學練習冊、隨堂小測出現的錯題進行分類匯總,鼓勵學生主動提問或者是開展小組合作,探討數學題型的解題方法,促進優等生和學困生之間的交流。例如筆者在圓錐曲線教學板塊中開展了班級錯題辯論活動,學生隨機交換錯題集,對抽到的錯題題目進行分析,寫下自己的解題思路,各個小組可以進行討論,商定最優數學解題方案,讓學生自主對數學題目進行分析、歸類和匯總。例如有的小組針對解三角形題目進行了分析,分析了常考的正弦和余弦定理熱點,對主要的公式進行推導,羅列出正弦和余弦定理的運用范圍,例如利用正弦定理求解建筑物高度,小組可以根據建筑物高度、觀測點仰角、地面距離等構建三角形模型,進而求解出最終的答案。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建立錯題集,及時匯總和反思自己的數學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維,利用高中生喜愛的數學APP、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讓學生充分融入數學課堂,設計難易搭配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向老師、同學提問,打造活躍的數學課堂,鼓勵和引導學生探討數學錯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數學邏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