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霞
(鹽池縣第一中學,寧夏 鹽池 751500)
21世紀初,我國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新課程改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廣大一線語文教師銳意進取,大膽創新,涌現出了很多語文教學名師,他們憑借著一線教學的寶貴經驗,通過對語文教學的深入研究,找到了一些解決語文課堂教學問題的方法,并形成了匠心獨運的語文教學特色。本文在參閱一些初中語文教學名師教學理念的基礎上,結合多年來的語文教學實踐,對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創新的意義、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及現狀分析,以及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的創新策略進行了探究。
新的社會環境下,需要教育工作者以培養創新型人才作為教育的目標,新課改提出創新教育是實現人才教育的關鍵,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實現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教育,從思想的角度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為現代化教育輸送更為優質的創新型人才,實現其創新水平的發展,要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實現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對知識掌握水平的提升,實現其創新意識和能力的發展。
作為所有學習科目當中比較基礎性的學科,初中語文對于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鍛煉要遠遠高于其他學科,但分析當前初中所有學科的教學情況可以得知,雖然大部分教師都能明確教學重點,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目前有些教師依然延續傳統的教學方式,帶領學生背誦重點詞句,掌握文章中心大意、段落內容,很少能夠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去帶領學生欣賞文章,忽視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1]。
教師要認識到自身作為教學傳授者的地位,在課堂上引入科學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中創新思路的發展,例如教師在講解《濟南的冬天》一文時,可以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閱讀能力為重點進行教學講解,讓學生從閱讀入手對全文進行整體化的了解,進一步掌握文章的內容。另外一種方式可以通過文章的結構模式入手,帶領學生細致地了解文章內容。教師可以在一節課內引入兩種方法進行教學,雖然有不同的形式和思路,但是其展現的教學效果都能夠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其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創新思路和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的引入,實現教學結構的創新。
教師要深入分析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和背景,要在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將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通過興趣的激發積極地參與到其中,讓學生在感知教材內容的同時深化自身的情感體驗,在情感的引入下實現對語文學習內容的掌握和吸收。所以初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結合相應的知識點,構建相應的教學知識情境,讓學生在理解知識內容的同時完成課堂的整體構建[2]。
作為新的教學形勢下的重要的教學活動,互動教學能夠完成所有教育活動的需求,作為一項特殊的社會活動,教育教學活動在進行教學內容時要重視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重視這種形式的引入,為學生提供互動溝通的平臺,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知識的內容,只有實現彼此的交流和溝通才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教師和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不同想法,實現思想上的碰撞。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并為其構建創新學習能力發展的環境,保證師生之間實現良好的交流,和同學實現良好的交流,強化交流溝通的環境,真正實現取長補短。比如在學習《秋天的懷念》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引導學生互相交流溝通,分析文章內人物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的特點,在小組之間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分析課文的寫作要點,通過同學和同學之間,組與組之間的交流溝通,讓學生掌握其中蘊含的特殊的寫作手法,強化語文學習的能力。
初中教師要不斷實施并使用課改理論,要以此來強化初中語文教學的創新能力,作為教學內容的傳授者,教師要深入落實并推動新課改內容的實施,進一步強化學生主動學習和創新的能力,這樣才能夠在根本上強化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要為學生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要組織學生在課內外參加各種活動,可以通過演講比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辯論賽鍛煉其邏輯思維,通過書法比賽強化其書寫能力,通過作文比賽提高其語言組織能力,要在比賽中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鼓勵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強化個體能力,強化語文實踐的能力[3]。
結語: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思路,在強化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實現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要以新的課程標準作為基礎,以創新的教學模式為引導,對現有的語文知識進行全面系統地更新和分析,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