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俊潔
(廣東培正學院西班牙語系,廣東 廣州 510830)
人類語言的產生至少應該有五十多萬年的歷史,從那個時候起,人類邁出了向高等智能人類進化的決定性一步。“人有人言,獸有獸言”,人類語言與動物語言的本質區別就在于人類用語言來命名事物和進行抽象思維,而動物只是用肢體語言和簡單的發聲來進行溝通。
然而在人類進化的漫長過程中,由于溝通的需要,居住在不同環境中的各民族人民創造出了各自的語言系統,這些系統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其語法、詞匯、語音都千差萬別,無法進行直接溝通,需要通過翻譯才能實現交流。對此,漢語和西班牙語的語言系統就是非常好的說明,最明顯的不同之一就在于兩門語言中的修飾成分和核心詞的位置關系。
關于翻譯的標準,范仲英教授闡述了傳意性(transmisión del sentido)、可接受性(aceptabilidad)和相似性(similitud)的標準,認為這三條原則是翻譯的基本要素。如果說翻譯的“傳意性”取決于理解的話,那么“可接受性”則體現在表達的功夫上,這是對兩門語言掌握情況的真實體現。
長期以來,由于文化教學游離于語言教學之外,學習者雖然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的語言體系,但是不懂得語言所蘊含的社會文化內容,不理解目的語文化的價值觀念,無法使用目的語同該語言群體的人進行有效地交際,我們可以將這種學習者稱為“口齒伶俐的傻瓜”。為了避免培養這類學習者,在外語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既關注語言符號和語言形式,又要注重語言使用中的文化內容。
漢語的表達方式是前面修飾和鋪墊特別多,而結尾很精煉,呈“獅子型”。從整個句子結構來看,顯得不夠勻稱和平衡,比如:
1.(漢語原文)
故宮是當今世界上保存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
(西班牙語譯文)
El Palacio Imperial es el conjunto arquitectónico de palacios más importante y mejor conservado del mundo.
在這句話中,“當今世界上保存的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宮殿”是“建筑群”的修飾成分,漢語中需要前置于核心詞“建筑群”,而根據西班牙語的表達習慣,修飾成分是要后置于核心詞的,也就是說,西語中要先說出核心詞“建筑群”,然后再在后面加上修飾成分,而漢語中的核心詞是放在句尾的,這就是所謂的“尾焦”現象。
再比如:
2.(漢語原文)
合同和章程中規定的其他導致解散合資公司的原因已經出現。
(西班牙語譯文)
Han aparecido otras causas contempladas en el contrato y los estatutos de la empresa que conducen a la disolución de la empresa mixta.
可以看出,由于漢語的“尾焦”特點,在一個句子中,主要的信息往往出現在句末。在這一句子中,信息中心也在最后階段。因此,如果按照原來的語序來翻譯,會給人造成一種頭重腳輕、虎頭蛇尾的感覺,有人把漢語的這種“尾焦”結構稱作“獅子”,因其前端龐大,后端短小,但信息的重點和中心都在后端,所以叫做“尾焦”。但是西班牙語的表達習慣和漢語正好相反,不是“尾焦”,而是“頭焦”,也就是說西班牙語句子的重點在開頭,而后面修飾成分一大堆,有人把西班牙語的這種“頭焦”結構稱作“孔雀”,其頭不大,但是尾巴碩大、五彩繽紛。基于漢語和西班牙語的這種語言特點,我們在翻譯時要“兩頭互調”、“首位顛倒”,讓西班牙語譯文形成“孔雀開屏”之態,例如:
3.(漢語原文)
吃、穿、住、行、用等方面的工業品,包括彩電、冰箱、洗衣機,都大幅度增長。
(西班牙語譯文)
Se han incrementado en gran medida los productos industriales destinados a la alimentación,ropa,vivienda,transporte,hogar,etc,incluyendo televisores en color,frigorífricos,lavadora,etc.
4.(漢語原文)
為加強外債管理,規范舉借外債行為,提高外債資金使用效益,防范外債風險,制定本辦法。
(西班牙語譯文)
Se ha elaborado la presente regulación con el fin de regular la contratación de deudas extranjeras,mejorar la rentabilidad de la utilización de la financiación exterior,evitando riesgos que de ellos se originen.
在翻譯中,有兩種處理辦法:第一種是按照原來的語序,逐句翻譯,但是這樣就會出現頭重腳輕的問題,而且不符合西班牙語的表達習慣。有些時候我們可以用“ser+adj.+que”這類單一人稱結構引導從句,如:
1.(漢語原文)
我們控制人口的過度增長是完全可能的。
(西班牙語譯文)
Es totalmente posible que controlemos el excesivo crecimiento demográfico.
2.(漢語原文)
人們進行反抗是有必要的。
(西班牙語譯文)
Es necesario que la gente proteste.
3.(漢語原文)
按照彩虹色的顏色進行排列是很重要的。
(西班牙語譯文)
Es muy importante que respetes el orden de la bandera del Orgullo.
4.(漢語原文)
人們有必要進行反抗。
(西班牙語譯文)
Es necesario que la gente proteste.
從前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西班牙語一開始就把關鍵詞說出來:Es totalmente posible...,Es necesario...,Es muy importante...,后面用一個小品詞que來引出從句。而漢語中的關鍵詞匯出現之前,洋洋灑灑,百般鋪陳。漢語結構中作為修飾成分的“獅子頭”只是為了引領后面短小精煉的核心信息。這樣的句子不能夠原樣翻譯成西班牙語,如果非要這樣做,就會失去平衡。考慮到西班牙語的信息中心一般是前置的,在進行漢西翻譯的時候,需要改變已經下句子的結構,巧用單一人稱結構“ser+adj.+que”。
根據以上總結的三點“調焦”的處理方式,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最適宜地西語句型結構,如“ser+adj.+que”單一人稱結構、無人稱句、自復被動句、副動詞等,諸如“Es relevante que...”、“Se elabora...con el fin de...”、“Ha surgido el fenómeno de...”等。基本結構有了,就要考慮一些并列詞匯的安排問題(見第四大點)。
1.(漢語原文)
這種療法對于急、慢性腹部疾病者、腹部有外傷者、有肌膚過敏史者、嬰幼兒、孕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都不宜使用。
(西班牙語譯文)
Este tratamiento no es aplicable a los pacientes de patologías abdominales agudas y crónicas,de lesiones y alérgia en la zona abdominal,ni a los ni?os,mujeres embarazadas,hipertensos y diabéticos.
我們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西班牙語譯文同樣將整句話的核心信息“no es aplicable”放到了最前面。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出,漢語并列成分里面反復出現核心詞“者”(即患者),而西班牙語為了避免重復,只出現了一次“los pacientes”,然后在其后面加上修飾成分,具體列舉是什么什么患者。西班牙語為了避免重復,并列成分往往會共用一個核心詞,而漢語則會反復出現。
2.(漢語原文)
通過不斷探索新的合作途徑和開拓新的合作領域,進一步推動雙邊經貿關系穩步向前發展,對于我們兩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
(西班牙語譯文)
Es imprescindible para los dos países seguir potenciando el desarrollo estable de las relaciones comerciales bilaterales,a través de la búsqueda de nuevas vías y abrir nuevos campos de cooperación.
上面這個例子我們將漢語和西語的方式狀語按照各自的表達習慣,同樣將“通過不斷探索新的合作途徑和開拓新的合作領域”做了語序的調整,將其置于西語譯文后面更符合西語母語者在進行語言活動時的邏輯順序。
翻譯不僅僅是語言活動,而且還是文化活動、心理活動和社交活動,在漢語和西班牙語的語言系統大相徑庭的客觀背景下,為了提高譯文的可接受性,我們可以選擇符合譯入語表達習慣的句式結構,來對漢語的“尾焦”現象進行“調焦”,力求譯文自然流暢,符合譯文母語者的說話習慣和思維方式。
一個社會的語言是這個社會文化的一個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學習文化的主要工具。因此,我們認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存在的物質表現形式,文化的形成和表達離不開語言。此外,民族文化是通過各種形式一代代繼承發展到今天的,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語言,即語言記錄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語言和文化是一種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沒有語言的人類文化是不可思議的,同樣,離開了文化,語言也就蕩然無存。因此,不管是漢語表達中的“尾焦”現象還是西語表達中的“頭焦”現象,都是各民族人民長期創造積淀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