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曉蘭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城北小學,四川 瀘州 646100)
小學階段,數學是重要的學科之一,但是由于此學科知識點較為抽象,小學生年齡較小,認知水平、智力發展不夠成熟,要想充分掌握難度較大,所以如何才能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理解與掌握的能力提高,就成為了當前小學數學老師考慮的重點問題。將數學思想有效的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是非常不錯的方法,對于老師教學效率、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非常有利。而此次將研究的側重點放在了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涉及到數學思想非常豐富,為此老師在教學時,為了能夠將數學思想有效的滲透到教學環節,就要對教材內容熟練掌握,深層次的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小學數學教材的設計滿足小學生認知、身心發展水平需求,知識體系清晰且明確,雖然也涵蓋了很多數學思想,但是較為分散,無法形成系統。為此數學老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以及引導者,就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將教材內容倒背如流,這樣才可以在備課時準備工作做的充足,挖掘出更多數學思想,將教學思想明確的同時,實現與教學內容的完美結合,進而在教學中有效的應用。例如在“長度單位”的教學中,老師就可以將學生組織起來,動手去測量周圍的事物,例如桌子、講臺、鉛筆盒等等,進而掌握不同物體的長度,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對大物體進行估算,培養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進而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確保數學思想更好的滲透到數學教學中。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除了要對教材內容準確掌握以外,還要重視學生數學思想的訓練,本身數學思想就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形成的,要求經過長期的訓練與引導逐漸構建起來,而此時數學老師就要給予學生數學思維訓練高度重視,這也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數學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將已學過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與總結,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并且引導學生新知識學習時可以將舊知識靈活應用其中,其實此過程也是數學思想訓練與形成的過程。在數學思想訓練時,老師注意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鼓勵他們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道數學題,做到舉一反三,充分感受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魅力,領會數學思想對于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比如老師為了能夠使學生數學思想以及思維得到強化,可以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以數學思想為依據,給予學生正確引導,從生活中挖掘數學知識與問題,以案例的形式鼓勵學生對數學概念、解題方法進行驗證,慢慢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分析、探討、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主動學習尋找到數學規律,總結出自己學習方法,并且運用已經掌握的數學概念,對新知識進行總結,構建起知識理論體系,此方法為學生以后數學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時,老師只要做好引導即可,多鼓勵,少批評,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下,能夠站在各個角度對問題考慮,進而尋求更多的解決方法,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習慣的養成,數學思想才能有效應用。
日常生活中隨處都有數學知識的存在,而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其根本也是要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只有這樣數學知識的學習才更有意義,所以數學思想要滲透到實踐訓練中。為此小學數學老師可以通過實踐作業的布置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找出數學問題,例如綜合性、開放性作業的合理布置,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便有意識在生活中尋找與其相關的現象,構建起生活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將問題解決,在此過程中,數學生活化目的達到,不僅可以加深學生數學知識的印象,而且意識到數學知識學習的真諦,慢慢養成在生活中找數學,在課堂中學數學。同時既將學生數學思想水平提高,又能夠將數學思想更好的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中,有利于培養學生數學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數學思想是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以及效率提高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將其有效的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為此小學數學老師要給予高度重視,充分利用數學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確保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通過數學思想的構建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為以后更高層次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