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吉宇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花江鎮幼兒園,貴州 安順 561000)
引言: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發展現狀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故事教學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極高,需要教師能夠聲情并茂地演繹好每一個環節,但是幼兒園實際卻缺乏優質的教師團隊。另一方面是由于學校缺乏多媒體設備的建設,造成老師在實際的故事教學中沒有輔助的教學設備。因此,應該根據故事教學的現狀進行教學的改革,推動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開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幼兒園越來越重視孩子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而幼兒園孩子年齡較小,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老師利用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加以引導,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知識。因此,幼兒園教師十分重視故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但是,由于學校缺乏多媒體設備的輔助教學和專業的教師團隊,導致在實際的應用中故事教學法不能最大效果發揮作用,還存在相應的問題,需要積極進行改進。
故事教學法運用在幼兒園教學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從幼兒教師層面分析,利用故事教學法能夠集中孩子的課堂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同時,也能夠通過故事教學法的引入為教學帶來豐富的內容和有趣的形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孩子層面分析,故事教學能夠迎合孩子的興趣點,讓孩子充分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之中,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和知識,啟迪孩子的思維能力。由此觀之,故事教學法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孩子來說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幫助他們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多媒體設備與故事教學法的融合能夠為孩子帶來豐富的體驗感,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通常故事教學法可以利用短視頻、音頻、圖片等多種形式進行故事內容和課程內容的直觀展示,讓孩子能夠更加清楚的認知事物。例如,在幼兒園的基本單詞動物單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森林動物的相關故事,當出現動物時,老師可以按下暫停鍵,然后問同學們:這是什么動物?孩子回答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出相應的英語單詞,并帶領孩子進行單詞的拼讀,讓孩子通過故事畫面加深對單詞的印象。在短片播放結束以后,老師還可以帶領孩子回顧一下故事的內容,讓孩子說出自己對短片內的哪個動物印象比較深刻,并準確地讀出該動物的英文單詞,不斷的鞏固英文單詞記憶。因此,應該將故事教學與多媒體融合,增強孩子的體驗感,更好的幫助其記憶。
在幼兒教學的課程中融入趣味故事的情境能夠吸引孩子積極地參與,提升幼兒教學的效率。例如,在進行《龜兔賽跑》、《小蝌蚪找媽媽》等故事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邀請孩子進行分組表演,分別飾演故事中的各種角色,然后進行分角色的朗讀游戲,讓孩子在表演中明白故事中的人物關系和事情發展的順序,更好地理解文章講述的內容。同時,采用故事表演創設故事情境,能夠讓孩子通過表演,在實踐中探索故事想表達的意義,啟迪孩子的思維能力。同時,老師也可以在故事教學中增加一些搶答環節、游戲環節等,不斷地豐富故事教學的模式,讓故事的教學形式更加多元化。因此,創設趣味性的故事教學環境,能夠讓幼兒園教學的模式更加多元化發展。
幼兒園教學中,故事教學也能夠有效地融入生活知識,讓教學更加貼近孩子的生活,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例如,在進行數學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故事進行開展。通過講解“掰玉米”的故事,比如:有一天小熊想請好朋友來家里做客,他前一天去自己家的玉米地里掰玉米準備食物,玉米地共有10根玉米,小熊第一次掰了2根玉米,第二次掰了3根玉米,但是回來后小熊覺得不夠吃。因此,又去地里掰了2根玉米,請問現在小熊的地里還剩幾根玉米呢?通過這樣的故事化情景將生活中的計算問題進行解決,幫助孩子在故事中提升自己的計算能力。
綜上所述,幼兒園可以將故事教學法應用在教學的方方面面。首先,故事教學融合多媒體能夠使故事更具畫面感,能夠引起孩子的興趣,增強孩子的體驗感。其次,故事教學可以創設故事情境,讓孩子帶入到故事中,更加的深入理解故事中的知識。最后,故事教學能夠與生活教學融合,利用貼近孩子的生活的故事,讓教學更具針對性。因此,通過故事教學的層層應用,能夠豐富幼兒園的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