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紅
(河北省唐縣雹水鄉西雹水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我國當前實行素質教育,音樂教學不僅能夠增長學生的音樂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激發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在小學音樂課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感受音樂,需要教師去引導帶學生進入音樂情境,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多樣的情境帶動學生學習音樂。
興趣是燃起學生學習的源泉,通過對音樂教學中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熟悉生活中的情境。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不要僅拘泥于課堂中的教學,還要走出課堂。讓學生接觸大自然回歸生活,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感受音樂的氣息。教師可以組織春游活動,可以帶學生在公園中玩耍,感受樹木的氣息、鳥兒的叫聲。感受大自然奏起的交響曲,同學們可以在自然的環境下放聲高歌。教師可以在活動中找到一些適合大自然的歌曲,比如說《郊游》這首歌正好可以適合在公園中讓學生去哼唱,感受歌曲的魅力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教學中可以多采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創設音樂課的情境,利用多媒體把教材中的一些畫面進行播放。由于小學生對圖片、色彩比較感興趣,就是就可以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讓學生愿意去接受音樂。在進行視頻播放的時候,教師要適當的引導學生去認識視頻中的畫面包含了哪些樂理知識。比如《金孔雀輕輕跳》一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準備一副關于金孔雀的畫面,圖中的金孔雀在河邊輕輕地跳,有的展翅開屏,有的高傲的仰著頭,讓學生通過圖片體會到金孔雀的心情。學生通過圖片的欣賞,可以表現出當時的情景,會很好的對音樂中的情節進行處理。再比如《賣報歌》是一曲耳熟能詳的歌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視頻播放,讓學生看到賣報童在賣報時的動作,感受到賣報童的心理狀態,學生在演唱的時候就可以把歌曲要傳遞出的情感表達出來。
在音樂課上,有很多比較抽象的藝術是學生所感受不到的。為了使學生能夠正確的體會到音樂中的形象,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再現情境,引發學生的共鳴。比如《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收集蒙古大草原的圖片,根據作者所生活的環境進行資料的收集,給學生營造一個茫茫草原的氛圍。聽著音樂前奏,學生可以放飛自己的思想感覺自己就在大草原上奔跑,可以牢牢記住這首歌曲的思想感情,融入到音樂之中。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想讓學生能夠準確的唱出歌曲,就要先進行示范。通過示范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感熏陶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音樂的美。教師的示范與錄音帶進行對比,我們可得出教師示范的效果會更好一些。學生可以通過聽老師在講臺上的歌唱,自己在下面進行跟唱,對教師唱歌時的動作表情深深的刻入到自己的腦海之中。比如在教學《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時,教師可以針對歌曲的特點,讓學生去聽回答問題,教師可以利用鋼琴伴奏與學生進行合唱,學生可以通過歌曲回答問題。最后教師可以再給學生進行播放,讓學生閉上眼睛去感受想象歌曲的畫面。教師示范可以激發學生對歌曲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參與到音樂教學中。
小學音樂課主要是讓學生去感受音樂的美,在創設情境的時候可以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創設優美的教學情境,教師就要積極的去表現音樂的曲調。音樂教師可以對音樂教材進行仔細的研讀,把一些音樂可以進行再創作,把音樂精神與藝術審美相結合。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合理利用音樂資源,對音樂資源進行整合。再現音樂情境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意識。讓學生養成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拓展學生的思維。比如在《嘀哩嘀哩》的歌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音樂中的歌詞,對這首歌進行表演,演出春天的景象,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鍛煉他們的思維。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創設情境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可以通過音樂課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在音樂中健康快樂的成長,感受音樂的樂趣。把在音樂中培養的創新思維,應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去。音樂是門課程,也是門藝術。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情境,使音樂課堂能夠更好的進行教學。在小學音樂課中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開拓音樂教學的模式。在音樂課中鼓勵學生學習,在音樂中探索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不同學情的學生提供學習的舞臺,培養他們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