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河南經濟貿易技師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0)
引言:幼兒美術教育是幼兒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內容,和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幼兒美術教育起步時間較晚,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色彩教學具有豐富的內容,色彩對人們的情緒波動以及心理健康產生重要的影響。通過色彩選擇能夠很好地呈現出幼兒的情感,對幼兒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借助色彩,提升美術教學的成效。
色彩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挑選一些幼兒喜愛的顏色,會讓他們感受到身心愉悅、反應靈敏,為他們帶來十分愉快的情緒體驗。相反,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接觸到消極悲觀的色彩,譬如說黑色等等,這些色彩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幼兒的意識和心理產生影響,使他們情緒變得焦慮,缺乏安全感,對外界的事物過于敏感,甚至對他們的智力發育也會產生影響。從中可以看出,不同顏色的色彩對幼兒的影響也會存在不同,因此幼兒園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合理使用色彩。人們通過對色彩展開研究發現,色彩對幼兒的智力發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教育專家用了多年時間觀察色彩對兒童智力發育的影響程度,他讓兒童處于不同的顏色的屋子進行玩耍,如果屋子的顏色是兒童喜愛的顏色,譬如說綠色、藍色以及黃色等等,兒童的智商會高出十幾個百分點,但是幼兒如果處于黑色房間內,在這個房間展開游戲和學習,幼兒的智商普遍偏低,從中也可以看出,不同顏色的色彩對幼兒的智力發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1]。不同顏色給人們帶來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通常來說,紅色、橙色以及黃色都是屬于暖色系,能夠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在這種色彩下學習和工作,人們能夠具有良好的狀態,思維活躍。冷色系則不然,這種顏色能夠讓人冷靜下來,安定心神。由于幼兒的性格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需要結合不同的色彩對幼兒展開針對性的教育,科學合理的應用色彩展開教學。從幼兒家長的角度來說,需要認識到色彩的重要性,讓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到色彩的魅力,譬如說藍色的天空、綠色的樹木,五顏六色的花朵等等,這些色彩會在幼兒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在游玩過程中,他們可以通過視覺、聽覺以及嗅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在這種環境下展開學習和教育,能夠讓幼兒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美術教學中應用色彩,能夠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在色彩創作過程中,借助色彩創作,能夠有效地培育幼兒的創新創造能力。譬如說幼兒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創意水果拼盤”教學實踐活動,在課程開始之前,提前準備好不同顏色的水果,鼓勵幼兒觀察這些水果,并對這些水果的色彩展開評價,緊接著教師可以向幼兒講解水果的擺放和搭配,并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展開藝術創作。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水果的色彩在幼兒的腦海中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兒在創作過程中也可以表達自己對不同色彩的感覺,通過色彩對比和搭配,增強幼兒的創造能力。此外,對于新時期的美術教學來說,審美能力的培養顯得至關重要。幼兒時期是培養審美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通過系統完善的美術色彩教學,能夠顯著增強幼兒的審美能力。譬如說在講解到“馬蒂斯的蝸牛”課程時,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剪紙作品展開案例教學,帶領幼兒在現實中觀看蝸牛的形狀,并對蝸牛的形狀和色彩展開分析,引導幼兒總結蝸牛的特征。作品創作完成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對美術作品展開賞析和點評,鼓勵幼兒大膽發言,教師在最后展開補充和總結[2]。在美術創作過程中,會應用到互補色和熒光色,通過系統的美術知識講解,幼兒的審美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此外,教師還需要定期帶領幼兒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通過這樣的形式增強幼兒的藝術鑒賞能力。譬如說引導幼兒鑒賞國畫作品和油畫作品,向他們講解我國的民間剪紙藝術和年畫,通過對這些藝術品的賞析,在這種環境氛圍下,幼兒對色彩的價值和意義也會產生深刻的認知,從而增強他們的藝術審美能力。教學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對幼兒展開針對性的教育。
對于幼兒美術教學來說,由于他們對色彩了解不深,教師需要對色彩進行合理的分類,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幼兒認識色彩。譬如說藍色,這個顏色往往也是天空的顏色。紅色通常出現在玫瑰和紅領巾中,這樣的教學引導方式會讓幼兒對顏色建立起深刻的印象,在思考過程中幼兒的想象力也會得到有效的培養[3]。單一色彩教學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內容,相同的顏色在混入不同劑量的水后,顏色深淺也會發生變化,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幼兒理解這種變化,增加他們對課程知識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在展開美術教學時,還需要合理的選用美術工具,由于幼兒的自身的抵抗力相對較差,有的顏料具有毒素,為了防止幼兒出現吞食情況,教師需要選擇健康綠色的工具。色彩并置也是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幼兒來說,當他們觀看到好幾種顏色匯聚在一起,他們會感覺到興奮,并用畫筆在紙上隨意的涂抹,讓不同的顏色匯聚在一起,這種教學游戲可以多開展幾次,由于幼兒對色彩非常的敏感,因此要在實踐中讓幼兒感受到色彩之間的影響。
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當他們熟悉單色教學后,此時幼兒教師還通過單色教學,往往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也很難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此時需要教師對幼兒展開色彩混合教學,教學初期可以使用兩種顏色進行混合,借助益智類游戲的方式展開教學,之后在循序漸進的開展多彩顏色混合教學[4]。在這過程中,對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具備扎實的美術知識,并結合幼兒的學習特征研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完善課程設置。需要注意的是,混合色彩教學需要循序漸進的開展,前期只用兩種顏色即可,譬如說通過黃色和藍色的搭配,幼兒可以調制出綠色,這個過程對幼兒來說是非常新鮮刺激的,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宣紙上進行涂畫,也可以借助顏料盤來學習,選用的顏色不同,綠色的深淺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還可以借助透明杯子將不同的顏色稀釋后,混合在一起,這種教學游戲可以開展多次,在幼兒腦海中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為了切實有效的增強繪畫技巧,教師需要和幼兒介紹繪畫工具,使他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認識繪畫工具,譬如說彩色水筆、油畫棒以及彩色鉛筆等等,這些繪畫材料在應用過程中非常的便捷,但是對于細微的色彩變化,這些工具往往難以體現。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彩色卡紙,縮短兒童的繪畫時長,使他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色彩的變化。對于美術教師來說,在繪畫技巧教學過程中需要應用彩色水筆,在宣紙上勾勒出色彩,并合理的搭配不同的色彩,這樣才會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5]。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傳授幼兒更多的方法和技巧,不斷完善畫面的色彩。針對課堂中的創作主題,引導幼兒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和體驗,這樣幼兒的繪畫作品才會更加的多元化,內容也會更加的豐富,并呈現出鮮明的特點。
色彩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價值,在幼兒美術教學過程中,重視色彩教學,能夠促進幼兒的智力發育,完善的他們的性格,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幼兒教師需要主動地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對色彩知識和幼兒心理展開深入的研究,這樣才能夠實現幼兒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