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力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江蘇 常州 213164)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高職院校對于考試招生,人才培養等方面都都發生了變化,高職院校呈現出多種教育教學方式。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部分,在服務模式的創新和發展,對高職院校的深化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高職圖書館堅持創新服務體系和服務模式,將新型現代化科技運用到圖書館的服務中,對于圖書館服務空間進行優化,提高圖書館的藏書的利用率,讓服務效率得到提升,從而提高服務水平。但目前多數圖書館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圖書管理員專業素質不高,缺乏對于服務模式的創新精神等問題,不利于實現高職圖書館服務的轉型升級。
近年來,由于數字圖書館概念的提出,在新時期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面臨著全新的發展階段。我國智慧圖書館進入了基礎建設,資金投入力度更大的初步探索階段。通過使用最新的信息技術來改善用戶與館內資源的交流的方式,提供更加智慧化的服務和科學化管理的圖書館新模式。智慧圖書館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的藏書機構,更加成為一種新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1]。在智慧環境下,人們的觀念日益變化,許多高職院校圖書館都在利用互聯網技術建設新型的圖書館應用。智慧圖書館旨在滿足讀者需求的情況下,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從而構建出一個更加符合時代需求的智慧圖書館模式。
圖書館作為高職院校查閱資料、提供文獻資源的管理中心,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高職院校圖書館缺乏專業人才,資源分配不夠完善,缺乏對長期的比較全面長遠的發展計劃,對于圖書館的重視度不夠等問題,限制了圖書館功能更好的發揮。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更多的處于一種傳統的工作模式,對于各個部門間的分工,不能有效融合,降低了圖書館藏書資源的有效利用率,無法滿足讀者更多的服務需求。新型的智慧圖書館在高職院校中的服務管理上,存在發展較為遲緩等問題。在圖書管理員、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和技術設施、書籍資源、基礎設備等方面,都需要進行優化升級。在高職院校圖書館基礎資源相對薄弱的條件下,豐富資源種類、加大投入建設資金、更好地實現場景智慧化成為了面臨解決的重要問題[2]。由于高職圖書館服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不足,也影響著圖書館的智慧服務體系構建。
在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建設中,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在智慧環境下,仍具有后天優勢。智慧圖書館形式在圖書館領域是一個全新的服務模式,是一個更加創新的服務體系,在互聯網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面臨著更多的發展機遇。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圖書館進入了一個館舍改造和資源完善相結合的全新發展階段。由于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具有規模較小,差異化程度較高等特點,在改造過程中受到的限制較小,改造升級的發展空間巨大。根據高職院校的辦學模式,更好地對與有利因素進行融合,可以提高高職教育教學服務水平。讓教學資源與時俱進,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新時代的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設置不同的課程,通過與課程的學習,培養出更多專業技術人才。只有對高職院校不斷地創新服務模式,才能更好地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通過對高職院校圖書館進行分析,形成以下服務模式[3]。
陣地服務模式,是指讀者在實體圖書館內享受到的流通服務和閱覽服務。在圖書館內對文獻的借還,流通服務也是圖書館內傳統的服務模式。圖書館要根據學校的專業特色建設館藏資源,那學校的讀者提供更多的專業知識文獻。還要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特色,根據社會發展方向,配備相應的文獻資源,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培養更多具備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教師。同時,要在高職圖書館中加大數字資源的投入,積極搭建大數據平臺,提供更好的閱覽服務。以及為讀者提供更多的報刊閱覽室服務,及時的更新升級資源,根據學校每年不同的教育需求,及時調整報刊。為高職院校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為師生提供更多的便捷。
近年來,高職院校的服務模式隨著服務觀念的轉變,而不斷發展變化。通過構建適應學校發展的服務模式,來提高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嵌入服務模式是根據高職院校的特點,在圖書館中提供更好的服務。嵌入式服務需要圖書館員,發現讀者的深入需求,將圖書館的信息教育資源整合到特定專業環境中,通過與師生間的溝通交流來提高圖書館服務的質量。高職院校要更多的考慮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圖書館要和企業建立聯系,通過企業的需求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發展的專業性人才。
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的個性化需求明顯,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服務可以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建立移動圖書館等新型互動服務模式,提高網絡區域服務,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專業優勢,利用館藏資源建立更多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便捷的新型互動服務平臺。可以提高讀者的自主學習興趣,提升館藏資源的利用率。
通過對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不斷優化,讓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內容從體力勞動向腦力勞動轉型,建立了全新的智能服務模式。在讀者和圖書館員的交流互動中,在智慧環境下的虛擬參考咨詢服務應運而生,可以更好的解決讀者在體驗鼓舞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智能服務模式還包括聯合體服務的方式,在同一的平臺能進行合作,實現資源共享的功能[4]。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可以通過智能服務模式的構建,加入區域型的資源共建共享合作體系,達到專業文獻反面的共建和共享。
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面臨著服務轉型的重要階段,對于資源服務轉為需求服務,后覺服務轉為先知服務,單點服務轉為互動服務幾個方面進行轉型升級。高職院校圖書館秉承著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運營理念,但在實際運營中,更多的是以資源為中心的為讀者提供服務,需要將過去的服務模式轉化為按需為主的新型服務體系。在后覺服務轉為先知服務的轉型過程中,將傳統形式的對讀者提出要求后,再由圖書館進行反饋的形式進行轉化,變為主動分析讀者需求,提供更多的適宜的資源,提前做好服務準備。在高職院校中,需要突破傳統的圖書館模式,重視不同情況下的實踐操作,提供更加具體的專業技術,對讀者進行實際應用培養。
在智慧環境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型是新時期重大的機遇。對于高職院校的圖說館來說,傳統的圖書館模式將被智慧圖書館的新型服務模式取代,從而實現服務模式的真正轉化。通過拓展智慧空間、整合智慧資源、打造智慧服務團隊等方面加強對于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根據智慧圖書館自身的特點,來進行空間的拓展,強化校企合作,對資源進行整合,給學生提供更多的企業實踐機會,讓圖書館的服務達到教學和實踐的統一。通過大數據的運算,對于讀者的需求和閱讀習慣進行分析統計,給讀者提供更多適應需求的資源,提高服務質量。對于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還需加強對圖書管理員服務理念的強化,要求智慧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具備更高的專業水平,可以熟練運用圖書館的各項基礎設施軟件,提高專業人才的服務管理質量,有針對性的為讀者提供具有專業能力的圖書館智慧服務。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給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提供了新的機遇。在智慧環境下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型,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時期發揮著驅動作用。我國的高職院校智慧圖書館建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要將智慧圖書館的服務理念融入到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服務模式中,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更好的服務于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培養出更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