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工程管理所,北京 100089)
隨著公司制改革鐵路局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能夠符合市場運行機制的績效考核分配體系,為鐵路企業融入市場、搶占市場奠定基礎。因此,建設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考核體系是落實鐵路建設項目管理機構的主體責任、強化建設項目生產基礎、構建安全、有序、和諧的鐵路建設的需要。
鐵路工程建設項目都非常復雜,涉及的專業方面也比較多,且各項目機構工程進展情況差異化比較大,導致對于項目機構考核指標設計難以進行細化區分,諸如部分項目機構處于前期籌備期階段,所管理的鐵路建設項目還處于初步設計批復階段;部分項目機構工程處于建設期,工程項目已初步設計批復后至初步驗收完成期間;部分項目機構工程處于收尾期,項目已經初步驗收完成后至工程概算清理完成。
鐵路是一個“大聯動機”,具有高度集中、統一指揮、整體聯動的特點。建設項目管理機構是集團公司為組織實施鐵路建設項目專門成立的臨時性機構,是以工程質量、工期進度、綜合管理為導向的考核模式,而現行的考核體系對于建設項目管理機構和運輸站段在考核上差別不明顯,削弱了績效考核對鐵路建設項目管理機構發展的促進作用。
目前的績效考核分配辦法對領導班子內部、部門中層正副職之間的收入關系做了嚴格規定,但鑒于建設項目管理機構的特點,在領導干部薪酬及部門中層正副職收入被限定的情況下,項目機構內部分配關系受很大影響,再加之工資總額的限制,使一線人員收入受限制,影響了其工作積極性。
首先,應加強建設項目機構領導人員的績效考核觀念的培訓和培養,樹立正確的績效考核觀念,將績效考核作為提升企業職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工具來對待;其次,制訂績效考核時要做到靈活有度,既幫助員工提升工作效率,也幫助其分析自身不足,實現企業管理者與職工的有效溝通。第三,領導人員需要認識到績效考核的目的是通過結果來對職工的工作情況進行分析,通過獎勵或懲罰措施的建立來達到促進職工工作積極性的推進。
針對項目機構不同的階段情況,工作績效掛鉤考核指標重點分為工程質量、工期進度、綜合管理三大項考核指標,根據各建設項目管理機構管理的項目所處不同建設階段(籌備期、建設期、收尾期)實際工作特點,分別確定權重。
各建設項目管理機構管理的項目所處建設階段發生變化時,應及時進行動態調整考核指標。
借鑒國資委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結合工程建設實際情況,對項目機構領導人員年度薪酬分為基礎薪酬、效益薪酬、風險薪酬三部分的績效考核模式。基礎薪酬權重占50%-60%,效益薪酬權重占30%-40%,風險薪酬權重占10%。
1.基礎薪酬。基礎薪酬評價指標反映鐵路建設項目管理機構的特性,基礎薪酬各項評價指標反映工程項目的特點,解決項目機構與運輸站段考核指標趨同化問題。
2.效益薪酬評價指標體現對項目機構的激勵作用。效益薪酬主要是一是掛鉤工程投資完成情況,確保項目按計劃進度開工,按照投資完成進度給予不同比重獎勵,鼓勵項目機構超額完成月度投資計劃;二是掛鉤項目建設按批復施工工期完成重要工期節點或按計劃取得階段性成果(如特殊長大隧道貫通、全線架梁完成、大型站房工程主體結構完成等),由建設項目管理機構自評提出申請并經集團公司審核后,可以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
3.風險薪酬評價指標體現項目機構對風險的硬約束。風險薪酬基于防控各種風險而設置,主要是考察工程建設項目機構在日常規范管理中對各種約束性、紅線指標執行的情況,將工程質量事故、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旅客列車鐵路交通事故、違規處置鐵路用地造成資產流失、重大信訪穩定問題等工作,作為否決指標掛鉤風險薪酬,體現出以上否決指標對于項目機構發展的關鍵作用,絕對不能觸碰這些紅線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