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讀者錢女士問:怕出汗后腋下有味,我買了一瓶止汗劑,不料剛噴了幾次,腋下便出現大片紅斑,瘙癢難耐,去醫院就診發現皮膚對止汗劑的某些化學成分過敏,從而引起了接觸性皮炎。醫生說像我這種過敏體質的人要慎用止汗劑,這是為什么?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市中心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姚鵬答:
出汗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不僅能調節體溫,還能排出部分代謝廢物。而止汗劑的主要成分為鋁鹽,涂抹在汗腺處,可堵住汗管出口,達到改善流汗的目的。若過量使用止汗劑,刻意控制出汗,不僅會刺激皮膚出現紅腫、瘙癢等過敏反應,也不利于身體散熱和排泄代謝廢物。
一些需要通過止汗來避免尷尬的人群,如腋臭、多汗癥患者,可在腋下、頸部等處少量使用止汗劑。過敏體質者,在使用前應先在手腕或上臂內側小范圍涂抹該產品,再用創可貼固定,待24小時后觀察,如無紅斑、瘙癢等癥狀,可適量使用,一旦出現不良反應,要馬上停用。但是,建議過敏體質者最好不要使用止汗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