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翔
(南充市農業農村局,四川 南充 637000)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經濟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社會矛盾也因此發生了變化。當前,國家發展的任務已經由引進新的技術與觀念轉變為縮小貧富差距、縮小城鄉差距、振興鄉村、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水準。近年來,國家已經提出和落實了許多發展鄉村經濟的戰略和政策,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鄉村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不過我國的鄉村擁有著眾多的人口,鄉村振興任重而道遠。
實現鄉村振興的第一個關鍵點便是明確戰略目標。實現現代化建設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們必須知曉,現代化在鄉村地區的發展速度緩慢,相關人員必須將此問題解決,所以需要加大對鄉村地區現代化的重視程度,明確其戰略目標,還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不斷地努力奮斗。
在黨中央的指示下,各地為了實現鄉村振興目標,應該以產業為出發點,使鄉村變得更加富裕,也使鄉村更加適合居住,大力開展生態鄉村建設。相對而言,鄉村振興比建設新農村更加高級,也是我們更加應該追求的目標,我們應該為此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對于產業發展而言,我們應該使鄉村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具活力,不斷提升鄉村經濟的水平。生態建設的重點在于保護鄉村的環境,也就是說,在發展鄉村經濟的同時不要忘記保護生態環境,富裕不僅是鄉村居民想要實現的目標與追求,而且是檢驗鄉村振興戰略是否實現的關鍵要素。總而言之,相關人員必須立足于此,以清晰的思路,依據要求將各種行動予以落實。
在實行鄉村振興戰略時,應該對關鍵要素進行把握,依據關鍵要素來解決瓶頸問題。第一,需要把握好“人”這一要素,在開展活動時,人既是主體又是基礎,不應該將其忽略。鄉村人口正在不斷地減少,阻礙了生產活動的進行。第二,在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過程中,土地這一資源必不可少,鄉村居民的生存離不開土地。第三,錢的因素同樣不可或缺,缺少金錢將會阻礙鄉村振興活動的開展,進而使鄉村無法快速發展。所以,相關人員需要提高對上述要素的重視程度,增加“人、土地、錢”的投入,合理地分配這三大關鍵要素,為鄉村居民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加快鄉村建設的腳步。
鄉村問題和城市問題有很大的區別,鄉村問題的針對性極強,鄉村問題的關鍵在于將鄉村發展失衡的問題解決。人們必須明白,城鄉差距明顯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也是需要我們長期努力的問題,既因為鄉村農業的層次很低,也因為農民的發展能力很弱。基于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嚴格地把控采取機制這一環節,在選取時使用最適合鄉村發展且最好的辦法。
創新制度與機制,能夠起到增加社會發展活力的作用。為了更好地實現鄉村振興,相關人員不但要激活市場因素,而且要激活關鍵機構,提高農村改革的速度,使農民可以從鄉村改革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就當前情況而言,需要做到:第一,相關人員必須完善關于農村會計的基本制度,加深對農村體制的改革,落實三權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的穩定。在延長了土地承包期之后,不但解決了農民在工作中的后顧之憂,而且促進了大規模的農業經營。第二,需要繼續對集體產權制度進行改革,有效地保證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發展農村的集體經濟。使用財政扶持和政策支持的方式,對新生產經營的組織進行培育,有效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第三,必須以鄉村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制定并不斷完善激勵人才的相關機制,對扶持創業的相關政策進行完善,逐漸吸引外出務工的農村人口回到鄉村,并且從社會上引進有助于鄉村振興的優秀人才,以符合鄉村發展對于人才的需要[1]。
要想完成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要進行產業化發展,鄉村產業的發展,可以起到增強振興戰略生命力的作用。在實踐的過程中,首要任務便是和當地的具體情況結合,對當地鄉村產業發展的重點、鄉村產業發展的方向進行明確,合理地發展鄉村產業。有關部門及相關人員應該充分考察該地區的資源優勢、風俗、特色,明確該地區的核心產業,加大對核心產業投入資源的力度。舉例說明,某地的建窯及建盞的燒制技藝非常出色,且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該地區的鄉村產業便可以此為重點。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與品牌優勢,加快鄉村產業的發展步伐。在將來發展時,應該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在企業申請與使用專利標識時必須做好監督與管理工作,使品牌朝著集群化的方向發展,不斷擴大其品牌影響力。還應該加大對人才的培育力度,培養出更多的專業人才,相關企業應該加強和院校的合作,有針對地培養具有高超專業素養的優秀人才,從整體角度推進產業發展。第二點,應將農業和其他產業進行融合發展,最近幾年,依托于傳統農業,許多鄉村興起了相關的產業,例如鄉村的旅游業和生態農業都得到了發展,擴大了農業的功能,發展了地區經濟。所以,應該使其農業優勢得到充分地發揮,在此基礎上還要對新型的農業模式進行發展和探索。舉例說明,某地區鄉村擁有非常多的葡萄種植地,發展該地區的鄉村產業,就可以依據葡萄種植建立許多葡萄園區,以供人們休閑娛樂。因其風景優美,很受人們的歡迎,從而增加了葡萄種植戶的收入。第三,應該對農業的供給機構進行更深層次地改革,充分發揮市場的導向功能,對農業生產的比例進行合理地調整。此外,當地的有關部門應該發展現代化農業,使用新興的技術與最新的設備去從事農業活動,進而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出于提高農民積極性的目的,政府的有關部門可以設立相應的扶持政策,防止推廣和應用受到新技術和新設備的費用過高的影響[2]。
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能夠增加農村發展水平超過城市發展水平的幾率,進而能夠實現鄉村振興。第一,對于政府而言,必須發揮其主導作用,把科技資源和資金資源更多地投入至鄉村。舉例說明,政府應該進行鼓勵與引導,將專家和教授引進至鄉村地區,加大推廣適用于該地區的先進技術,對農業科技成果進行高水平轉化,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和示范基地,充分借助輻射效應,擴大先進技術所影響的范圍。第二,應該設置專門的扶持資金,提高來自社會的企業的參與程度,對農業生產的需要進行深層次調研,對技術和設備進行開發,滿足農民工作的需求,進而使農業生產更加高效。第三,在農業生產時和互聯網技術進行融合,使市場信息和農業經驗能夠得到共享,在鄉村大力發展電商和農產品直播,減少農產品交易的投入,進而增加農民的收入,提升他們的生活水準。舉例說明,出于發展農村電商的目的,可以開展相關的電商培訓活動,將電商創業的相關政策和相關的營銷技巧講解給群眾,鼓勵他們從事電商活動來增加收入,對當地的特色產品進行宣傳和銷售[3]。
人才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應該做好培育技術人才的工作,由技術人才來指引鄉村經濟發展。第一,為培育新型農民。應該積極舉辦技術培訓活動,使用多種手段來培訓相關人員,比如線下活動培訓和線上培訓。第二,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制定人才激勵政策,從社會上引進更多的技術型人才,創新農業生產模式,加快發展現代化農業的進程。舉例說明,政府可以增加對鄉村的智力資源投入和科技資源投入,加快農業生產創業的速度。出于提高技術人才的積極性的目的,政府可以建立并完善保障制度和考核制度,通過評審職稱,給予經濟補助的方式來激勵技術人才。
提升治理鄉村的水平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經之路,所以,應該對治理鄉村的體系進行不斷完善。第一,應該對鄉村地區的黨員隊伍進行不斷完善,需要充分地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現階段,人民的需求越來越多元,鄉村干部在治理時遇到的困難也越來越多,為了提高他們的治理成果,應該使他們深入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提高他們的政治意識,并且提升其領導力,對上級部門而言,應該針對鄉村干部建立培訓體系,還要對培訓內容進行創新和優化,使培訓的內容更加實用。第二,應該多次開展相關的文化活動,對群眾的思想與觀念進行革新。通過挖掘典型、培育典型的方式,使典型的示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提升群眾的自我管理水平。第三,加快建設鄉村文化的進程,追加資金和投入,在鄉村建設文化設施和體育設施,通過建立設施來滿足農村居民的文化需求。還應該挖掘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活動,培育鄉村文化。舉例說明,可以在鄉村召開文藝巡演,將黨的政策與方針傳遞給鄉村居民,進而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
要想真正地實現鄉村振興,必須依靠各方面條件的共同支持,最重要的是必須從鄉村的實際情況出發,配置資源時需要做到因地制宜,使鄉村資源得到優化,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切實有效地發展鄉村振興事業,助力農業與農民的發展,不僅要提高鄉村的宜居性,更要使鄉村不斷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對于細節的處理,需要學習其他地方成功的經驗,確保鄉村振興能適應時代和實際,使鄉村振興能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