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珊珊 張金峰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西藏 拉薩 850000)
聯合國在“里約+20”會議中首次提出了“綠色經濟”的概念,包括創建自然資源的成本價值與民眾幸福總值在內的“綠色國民核算體系”,和傳統的GDP體系對比,把資源以及環境因素都劃入考量中,使社會、經濟、環境三者發展相結合,并協調和持續發展。而園林工程管理也因此受到重視,2016年~2019年,園林工程的投資額度呈現59%的增長率,園林工程已經從傳統的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至修復生態濕地、治理礦山環境等多個領域。加大了傳統的市場容量以及邊界,也為我國的園林綠化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由此可見,今后我國人均綠地擁有量會趕上西方發達國家,而城市化進程的增速也是人均提高綠地面積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園林施工程的建設有著很強的綜合性、系統性,這也是工程的特殊性,致使施工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與困境。因此在綠色經濟環境下,作為施工管理人員需要反思,并敢于面對當前存在的管理問題,基于此,要制定并實施解決對策,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為生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園林工程規模逐步擴大,從單一轉向大規模和多元化,能夠隨處可見造價上億的綜合性園林工程,尤其是國外園林設計工程進入我國市場后,為園林工程設計理念增加了新的活力,并讓其具有新的特點,對其總結后主要展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首先,園林工程管理涵蓋了較多專業,范圍廣;園林工程施工的主要內容有排水體系、水景照明系統、假山、雕塑以及體育設施等,包含的專業也很多,涉及市政道路、建筑、裝飾、排水、綠化、鋼結構等。其次,工藝繁雜和大型的建筑工程對比,園林施工的工程量比較少,因此,要求設計師經常使用靈活多變的設計方式調控好園林工程量。引入了西方新興的設計理念后,也為施工增加了不少難度,加大工程成本。最后,交叉施工頻繁,工期短;園林工程施工時都是幾個單位和多專業工程一同施工,作業面受到了交叉影響,導致計劃工期比正常工期要短很多,所以也就要施工單位加快施工速度,并合理的應對交叉施工問題。
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園林綠化單位并沒有認識到植物生長和土壤之間的關系,因此在選擇植物種植的土壤時,只關注植物的生態要求,致使土壤的肥力、疏松度、排水性能被忽視,如此一來,所選的種植土壤并沒達到《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CJJ82—2012)要求,也有一部分的園林綠化單位為了降低開支,沒有檢測土壤的肥度、微量元素,更沒有考慮到植株的生態需求,而進行隨意的種植,導致部分綠化樹種因肥力不足、缺少微量元素導致長勢差的情況。
部分單位在采購苗木的環節中并沒有考慮到選所選苗木的樹種、樹齡、長勢、樹形等原因。沒有做好篩選工作,致使采購的苗木形態不一,并且夾著一些病苗、蟲蛀苗,導致移栽以后苗木成活率低,出現很多的死苗。只能進行補苗,也延誤了工期,增加施工成本。此外,還有一部分的園林綠化單位選擇苗木規格和類型的同時,沒有全面分析外形圖或者設計圖的內容,導致所選的苗木和周圍景觀不能保持一致,不能達到設計上的要求。
首先是車行道與人行道路面中的翻漿與下榻。沒有處理好立緣石構造,對一部分構造比較薄的道路來說,設置立緣石時沒有建好地基,也沒有將其鋪設在道路的基層上,而是直接放置在土基上,地下墊上一些干沙并在外側填充土,導致立緣石出現側傾斜,當雨水從立緣石和路面之間的縫隙或外側滲透至路基的土層中,軟化了路基土層,使路面開裂。經過水流沖擊后路基則會呈現出翻漿與下沉等問題。其次,部分廣場的地面會在下雨后積存雨水,園地的面積凹凸不平,缺少排水系統,導致水無法排出,最后廣場地面出現積水,由于長期不被重視而出現了塌陷問題,在設計景觀池壁和隔墻結構時沒細致處理。
景觀照明設計的問題主要出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景觀照明和四周的環境不和諧,過于追求夜晚照明效果沒有考慮到燈具的造型和布局方式,導致白天照明燈和周圍的環境不和諧。此外,景觀照明設計師沒有充分考慮好照明對象屬性,沒有處理好色調,隨意的使用燈光色調致使作品缺少了藝術感染力,整體不統一。其次,景觀照明技術不夠規范與系統,當前的景觀照明設計存在的可操作性空間小的問題,例如《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范》缺少了技術規范,園林照明應該設立對應的技術要求;設計電氣時,設計師沒有根據規定的電力負荷與接地安全進行設計。
首先,栽種植被之前需要對土壤的微量元素、肥力進行檢測,并根據檢測的結果改善土壤的成分。其次,在種植時,需要增加一些營養土,改善原本的土壤環境。最后,要將植被栽植區的50cm內的渣土與垃圾進行清理,同時在綠地的表層增加營養土,結合植物的生長環境選擇適宜的土壤
第一,仔細查看設計圖紙和清單,了解設計師的意圖。把清單和圖紙進行對比,了解苗木栽種的位置以及形式,尤其是喬木,需要清楚行道樹、自然栽種和孤賞的方式。明確苗木栽植的位置,并確定好對應的苗木品質標準。設計中如果有小部分苗木種植無法適應項目環境,需要和業主或者設計單位聯系,提出合理的對策。第二,根據苗木清單,確定苗木的來源,對產品和項目比較遠的苗木,要考慮苗木所在地的氣候情況、栽植環境、施工時間等要素,從而確定能否將其作為發貨地。若需求量大并且是當地緊缺的資源,必須從主產地區供苗。在苗木貨源地需要掌握苗木的品質、價格、苗木種植的行距、運輸條件、土壤情況。保證苗木土球質量是達標的。對于大型的苗木或者孤賞樹來說,需要考慮在附近采購,以此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最后,確定苗木的質量以及標準,與供應商簽定好苗木合同。但是在簽合同之前需要確認苗木的質量標準,防止苗木有品質的差異導致糾紛。選購喬木時要考慮道樹種的胸徑、地徑、冠幅、高度和土球規格等,此外也要分析質量要求。苗圃工作人員需要提升業務水平,能夠精準的識別形態差不多、但是同名異樹或者同樹異名的樹種,同時分出各種不同花色、雌雄樹苗,避免采購的樹苗出現不符的情況。為了保證苗木得以順利移栽成活,對胸徑一致的大型落葉喬木,需要考慮苗木的總高度。
目前,綠化規模不斷壯大,有很多植物都開始反季節生長,為了保證目標能夠順利實現,需要最佳的季節進行移栽,大部分都是在落葉到春季開始萌芽時期。種植方法上,第一,需要斷根,按照苗木水分蒸發來確定斷根的季節,并且把握好時間。此外,還需要根據根系的分布情況進行調整,對于環形溝內需要填充腐爛植物泥土以及砂質土壤。第二,進行土球的挖掘和捆綁。植物斷根處理后會新生出細根,為了保護新生的細跟遭到損傷,需要用麻繩綁扎好土球,保證根球的四周捆綁結實。將底部植根切斷時,要讓切口保持平滑狀態,使根球完整。為了降低水分的流失,需要在切口處涂抹泥土或者接臘。第三,種植的坑要按照根球的兩倍開挖,深度是以根球厚度的基礎上再增加15cm~20cm。讓表土和心土剝離開來,根據先表土再心土的填坑規則,同時用木棒搗實土壤,保證根系緊接,最后覆蓋上一層表土。第四,修剪,當樹木有爛根、折裂、斷根等現象,需要通過修剪處理,剪掉折斷枝、弱枝、病蟲害枝、折疊枝等,需要涂抹上一層防腐劑。完成修剪以后再進行加固工作,讓樹干維持挺直,同時保證苗木觀賞呈現最佳的方位。
為了使園林設計效果能夠更好的展現出來,需要設計師能夠有效處理硬質景觀建設的細節部分。在園林的設計階段,需要考慮當地的環境和習俗特點,還要兼顧人們審美的需求,以此為基礎鋪設材質。根據園林工程建設的投資金額,把控鋪設材質所需的采購資金,在設計時,還要使用相同類型材質,根據施工圖紙選擇材質,以此保障所選的材料種類、要求都符合設計需求。此外,施工鋪設的材質要讓整個設計維持協調性。
景觀照明設計不僅需要滿足最基本的照明需求,還要渲染好周圍的景色。設計景觀照明時,設計師藥結合區域景觀特點,并選擇照明強度合適的燈具。所選的燈具藥考慮型號、亮度、能否節能等元素,讓燈具和園林的景觀風格能夠保持統一。在園林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強化施工的工需規劃,在安裝燈具,避免燈具出現破損。燈具安裝成功以后,在檢查燈光的照射強度與角度,如果發生了眩光或者照射的角度有一定偏差,需要及時的進行調整,使燈具的照射達到最佳狀態。
綠色經濟環境下,要讓經濟、環境一同發展,園林設計隨著城市是生態建設進程的加快,讓園林景觀在城市綠化建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過園林施工管理中也會出現些問題,影響園林的效果,要使用合適的對策保障園林工程施工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