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 楊進剛
得了糖尿病,自然希望血糖控制得好,不過有數據表明,僅30%多的人血糖控制達標。為什么按時吃藥或注射胰島素等藥物,血糖還是“不聽話”?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邢小燕、孔曉牧等根據研究指出,糖尿病這種與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除了一些經典的影響患者血糖的因素,還存在一些“另類”因素。
怕疼,心里就會抗拒治療,最終血糖控制不能如意。實際上,疼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注射方式不正確所致。建議糖尿病患者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減輕注射時的疼痛:注射前胰島素需放至室溫,以免胰島素剛從冰箱里拿出,溫度過低而引起疼痛;選用專用的胰島素注射器,其針頭細而銳利,變鈍的針頭不要使用;消毒皮膚的酒精未干就進行注射,酒精從針眼被帶到皮下,自然會引起疼痛,所以應該等酒精揮發干后再注射;注射時用一只手輕輕捏起注射部位約3厘米寬的皮膚,并引起輕微疼痛后再注射,如此既方便注射,又能分散注射時針頭引起的疼痛感;進針時要果斷,進針越慢,痛感越強;注射完畢后,保持原進針方向,迅速將針拔出;每次注射都與上次注射部位保持3~4厘米的距離,避開皮膚感染處及皮下硬結。
夫妻和諧,舉案齊眉,不僅能夠安撫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對于糖尿病的接受程度和生活質量,更可能使患者血糖達到更好的控制。相反,一對怨偶,往往具有較差的自我管理行為和較大的心理壓力,很可能導致血糖變差。
工作壓力大,會使壓力激素——皮質醇升高,也會使機體無法正常調節血糖。壓力能影響正常人的血糖波動,自然也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了。
發表于最近《柳葉刀·星球健康》上的研究,在分析了2016年的全球空氣污染狀況和糖尿病發病率后發出警告:即便是輕度的空氣污染,也可能顯著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研究者指出,在2016年,至少有320萬例新發糖尿病與空氣污染有關。還有研究顯示,空氣污染不僅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還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風險。
大家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容易引發心臟病和肺癌,但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二手煙會影響血糖的控制。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的劉建萍教授認為,其可能的機制是:被動吸煙以劑量依賴性的方式導致糖脂代謝紊亂,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睡眠不規律程度高的人往往比規律的人睡得晚,白天睡得更多,晚上睡得更少,曝光量減少,白天嗜睡程度高。有這種睡眠習慣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均較差。所以,糖尿病患者應盡可能地保持規律性的日程安排,讓生活始終處于“正軌”。
血糖也是過四季的,研究顯示,血糖存在冬季高、夏季低的季節性差別。而且有研究顯示,在炎熱或寒冷天氣時,糖尿病患者的急診、住院和死亡率都顯著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