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克歌
(平頂山市農業科學院,河南平頂山 467000)
北方地區氣候多風、冬春干旱,在冬季寒冷氣候條件下,甚至一直到早春,梨幼樹易因遭受凍害而導致部分枝條干枯,甚至出現全株死亡的情況,目前每年不少地區都有不同程度的梨幼樹凍害發生,對梨樹產量造成影響,嚴重時會導致來年死樹或絕產[1]。因此,在我國北方地區要根據梨幼樹的特點和生長規律,加強入冬防凍,采取相應的越冬防護措施,一旦出現凍害時須及時進行補救,確保果樹安全越冬。本文結合梨幼樹越冬所遭受的凍害形式,對凍害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從種植園布置以及梨幼樹植株選擇入手,對梨幼樹生長期管理、對越冬保護、加強病蟲害防治等越冬防護措施進行了探討,為北方寒冷地區梨幼樹安全越冬提供參考。
梨幼樹的越冬傷害表現較復雜,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一年生新梢頂端呈褐色;髓部出現變色的情況,伴隨枝條枯死或不干枯;木質部呈褐色,枝條干枯;枝條分杈處的木質部局部呈現褐色;枝條陽面呈現塊頭或條狀變色現象;主干基部出現環狀變色情況,變色部位以上的枝條枯死;枝條無病變,呈現干枯狀。一年生或二年生枝局部呈現褐色,并且變色部位以上枝條枯死;一年生或二年生枝表皮呈現環狀黑變,皮層呈現環狀變色,木質部出現輕微變色,以及皮層變色部位以上枝梢干枯[1]。
梨幼樹越冬傷害主要分為凍害、抽干及日燒三種,三種綜合危害能夠嚴重損傷植株[2]。同時根據觀察發現,最早出現的是凍害,在梨幼樹越冬過程中不斷加重。抽干開始主要集中在一年生枝頂部,再持續發展至主枝主干,導致上部枝干出現大部或全部枯死,而日燒傷害主要從1月上旬開始出現[3]。
在梨幼樹植株越冬防護不到位、植物未及時停止生長以及冬春不良氣候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才會造成植株越冬傷害,這是冬春不良氣候綜合影響的結果[4]。基于目前的梨幼樹栽培管理水平,幼樹通常在9 月中下旬停止生長,一旦存在枝條成熟不良的情況,當出現早期低溫時,極可能對其造成凍害。凍害會破壞植株部分組織結構,導致生理機能失調,大幅度降低植株保水能力。再加上生理干旱的影響,導致大量失水現象的出現,使凍害影響進一步加劇,使低溫損害加大,同時植株自身的溫度調節能力下降,最終導致枝條脫水干枯[5]。因此在上述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梨幼樹所受到的越冬傷害加劇,其中主導因素為生理干旱。
科學規劃園區能夠提高果園的整體越冬能力。園地應盡可能選擇土壤質地較輕的坡地,同時以地下水位較深、土層較厚的地塊為宜。其次需要對梨幼樹苗木進行選擇,盡可能選用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避免對外地品種進行大量引種栽植。另外梨幼樹能夠抵御低溫冷害的關鍵是進行壯樹培育,樹體健壯,營養貯藏多,能夠大幅度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3]。因此為有效實現壯樹培育,可采用增施有機肥、加大化肥用量、加強葉片保護力度、病蟲害防治以及合理負載等措施。
應在晚秋寒流來臨前做好相應的梨幼樹越冬準備。首先需要在生長前期加強梨樹管理,提高其生長量,使其擁有盡可能多的葉片,并在后期根據需要及時使其停止生長,有利于植株大量貯藏營養物質,最大程度地提高其越冬能力。另外在秋季采收到落葉前,需要對植株進行疏除大枝、樹體骨架結構調整等處理,及時去除病死枝,合理調整枝干,減少消耗,積累養分,使樹體強壯,提高御寒防凍能力[4]。
進入秋冬季后,要加強果園清理,及時將干枯枝、病蟲枝、爛果、落葉、雜草等徹底清除,并采用深埋或集中燒毀的方式處理,減少田間病蟲害越冬基數,增強樹體抗性[5]。為進一步增強梨幼樹的抗寒性,基肥需要早施,在立秋后盡早施,通常以有機肥為主,如腐熟的豬糞、羊糞、牛糞等,配合適當的微肥及磷鉀肥。施肥完成后需要對土壤進行耕翻,有利于土壤保溫吸熱,減輕凍害。
在梨幼樹生長后期應加強病蟲害防治,采用封蠟或包扎的方式,對病蟲危害、機械損傷以及修剪傷口進行處理,以減少失水和病蟲侵入。氣溫降低后,用石硫合劑噴布植株,以有效預防凍害及病蟲害。保護枝干和秋季葉片的完整性,提高光合效能,有效積累營養物質,促進枝條成熟,從而提高植株的越冬性能[6]。
為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可在樹根區和地面鋪設雜草、秸桿,一般厚度為20 cm 以上,同時能夠起到保溫作用;也可通過添加有益微生物,利用其發酵生成有機質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熱能,起到保溫的作用。另外在雜草、秸稈上覆蓋薄土層,也能起到防火防風的作用。
新種植的梨幼樹對低溫氣候適應性較差,其中抗凍性最差的主要為1~3 年生的幼樹以及一年生的枝條,所以新種植的植株應在前3 年加強防凍工作,一般用聚乙烯醇等防凍劑涂抹植株,能增強梨幼樹的防凍效果[7]。
針對容易受凍的1~3 年生幼樹,可用草繩對主干、主枝進行纏繞捆綁,或用雜草對樹干進行纏綁。為了提高防凍效果,盡可能對樹干進行全面覆蓋,還可利用塑料薄膜包扎,能有效抵御寒風侵襲,切實減少凍害[8]。另外在進行樹干捆草時,用繩對草頂部位進行捆緊,為了防止樹干結凍而遭受凍害,草下面不能扎緊,應適當散開。
熏煙能夠使果園氣溫提高,此方法主要適用于地勢低洼的果園,因冷空氣極容易聚集在此。主要采用鋸末、碎柴草等燃料,在冬季寒冷的夜間或初春晚霜時點燃,以暗火濃煙為最佳效果,并確保煙霧能夠覆蓋在果園上空。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寒冷,梨幼樹活動較弱,一旦受到越冬傷害,會導致樹勢變弱、病蟲害多發,特別是出現腐爛病,所以需要對梨幼樹防寒防凍措施加大研究力度,通過實施有效防護措施的運用,切實提高植株的御寒防凍能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