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娟
(定西市安定區林業和草原局,甘肅 定西 743000)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黨和國家對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給予了充分的重視,要求各省份要積極做好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并在此基礎上推動林業經濟的發展,大力推動林業觀光和旅游業的發展。以定西為例,由定西市林草局牽頭所開展的林業資源保護工作近年來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工作方案,真正意義上將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工作變成了硬指標和死任務,大大推動了定西的林業經濟發展。本文重點從強化林業資源保護意識、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加強森林防火宣傳力度等方面來分析論述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策略,現作如下的論述。
就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要性來說,通過積極落實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可以很好的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可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且林業資源有保持水土和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的作用,一旦林業資源受到破壞即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破壞整個生態系統,最終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除此之外,從哲學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來分析,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發展均屬于林業發展體系,均在立業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1]。只有將林業保護工作與林業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才可以促進林業的協調性發展,由此也表明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在整個林業發展體系中占有十分關鍵的地位,必須做好林業資源保護工作。
就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來說,其在保護林業資源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兩者有著彼此依存的關系。森林火災對林業資源的破壞性往往是毀滅性的,且這種破壞作用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修復,會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生態損失。比如當發生森林火災時會導致其吸收二氧化碳、調節氣候的作用不得發揮,同時導致水體流失等地質災害問題的發生。再比如一旦發生發規模的森林火災事件,會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產生極大的威脅,尤其是會增加消防員的傷亡風險。因此,積極做好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十分關鍵和必要,必須從宣傳駕馭、制度建立及監督管理等方面來著手,全面保障林業資源安全。
林業資源保護工作是一項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來加以管理,且需要全員參與其中,以此來構筑全面牢固的林業資源保保護網。為充分落實林業資源保護工作,首當其沖的便是要強化林業資源保護意識。以定西為例,為更好強化林業資源保護意識,重點開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①定西市安定區林草局多次組織召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對當前階段林業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作深入性的分析論述,并引導全體職工深入學習林業資源保護的相關知識,以此來提升全體職工林業資源保護意識和能力。比如在林業生態保護與發展中,定西市安定區提出了“城市做園林、農村做生態”的思路,在林業生態建設與保護方面,要求積極做到退耕還林、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防護林等重大項目,推動林業資源保護高效開展。
②基層工作人員是落實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主體,必須進一步發揮基層林草局的諸多職能,引導全體職工積極參與到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中去。為此,區林草局組織基層工作站及護林員定期學習林業資源保護及防火知識,同時對宣傳教育工作加以監督和考核,真正意義上提升了全體職工的林業資源保護意識。
③當地人民群眾也是落實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主體,鑒于近年來林業資源亂砍濫伐現象日益嚴重,定西市加大了對當地人民群眾的引導與教育力度。要求縣區林草局、鎮林業工作站要深入基層,與當地人民群眾做好交流溝通工作,向其宣傳講解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引導當地人民群眾從思想層面上作出改變,并積極參與到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中去,實際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林業資源保護與林業經濟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要想進一步發展林業金經濟,首先便需要做好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并結合實際情況對林業產業結構作不斷的調整優化。
結合定西市的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定西市在林業產業結構優化過程中主要開展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導和鼓勵相關企業加大林木資源市場開發力度,對木材的附加值和商業價值作進一步的研究,旨在拓寬林業經濟發展渠道,延伸林業資源發展市場和時刻顯林業產業化發展。同時,加大林業產業生產力度,積極做好植樹造林和木材商品改良等多項工作。對于一些林業資源較為單一的林區,要最大限度減少林業資源使用量,考慮將林業資源與其他發展模式結合起來,比如努力發展生態旅游業、農業和畜牧業。二是結合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的林業經濟發展需求,定西市著手推動了林木資源的深加工,優化了產業結構,逐步實現由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發展。實踐研究結果發現,林區資源的附加值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林區生態效益與社會價值均得到了很好的實現,林業經濟競爭能力大大提升。
考慮到林業資源經營管理有長期性的特點,為確保此項工作的高效落實,必須積極做好林業資源經營管理機制的健全工作,以此發揮出管理機制在林業資源經營工作中的抓手作用。結合本地林業資源保護現狀和發展要求,定西市重點對責任制度、監督制度及獎懲制度作了系統化的健全。
在責任制度健全方面,對基層林業資源保護權責作了進一步的細化分解,待確定具體的權責后將其落實到具體的人員身上,以此將林業資源保護工作變成硬指標和死任務,全面保障林業資源保護工作高效落實,防止出現“無人管”和“多人管”問題的出現[2]。
在監督制度健全方面,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必須依托內部和外部的監督機制,以此來規范和落實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基于此,定西市安定區林草局組織牽頭成立了林業資源保護監督與指揮小組,對基層林業資源保護工作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監督檢查,一旦發現存在工作流于形式、林業資源保護力度不足的問題立即處理,強化執法力度。另外,還結合信息化手段構建了林業資源保護監督信息化平臺,可實現對基層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全過程與動態監管,林業資源保護工作落實能力大大提升。
在獎懲制度健全方面,一旦發現基層林業資源保護工作未落實到位,立即著手調查并予以處理。對于林業資源保護工作開展成果良好的地區單位與人員均給予表揚和獎勵,樹立學習榜樣,以此來營造林業資源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
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定西市主要開展了兩項工作。一是定期組織基層林業技術人員開展林業病蟲害防治知識學習,以此來提升林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便于更好開展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二是嚴格按照《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的相關法律法規來開展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始終秉承“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誰經營、誰防治”的原則,有針對性的制定各項林業病蟲害防治制度與措施,開展高質量的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
森林火災所造成的破壞是毀滅性,對國家和人民利益均有巨大的影響,因而要始終秉承“預防第一”的原則來落實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在加強森林防火宣傳力度方面可以重點從三方面來著手,一是基層林業工作站要積極履行自身職責,通過云平臺課堂和線下跟蹤指導來宣傳森林防火知識,進一步提升當地人民群眾的森林防火意識。二是加強防火標識設立與火源回收箱建設力度,起到警示作用,引導當地人民群眾做好日常性的森林防火工作[3]。三是樹立正面學習榜樣和反面典型,引導當地人民群眾認清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與法律性,繼而轉變思想觀念,強化森林防火意識,自覺參與到森林防火工作中去,成為森林防火管理的一份子。
森林防火管理工作需要始終以責任制度為抓手,將森林防火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員身上,防止出現管理漏洞和真空。在森林防火責任落實方面,定西市安定區林草局秉承“誰經營、誰防治”的原則,要求基層林業工作站要對林業片區的管理責任作細化分解,做到片與點的管理,真正意義上將防火責任落實到位。實踐發現,通過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加強森林火源管理,森林火災發生風險大大降低,林業資源保護工作開展質量良好。
信息化建設是林業資源保護與防火管理的發展趨勢,通過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大大提升森林火災的預警能力、處理能力。目前來看,森林防火信息化主要包括GIS技術、通信技術、GPS技術、遙感技術與無人機技術,均有良好的應用效果[4]。基于此,后續要進一步加強對這些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力度,拓寬技術的應用范圍,構建更為健全、科學的森林防火信息化體系。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森林防火方面的信息,最大限度降低發生火災的幾率,真正意義上落實森林防火管理。
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管理是確保我國林業經濟穩健發展的關鍵,且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可以直接關乎到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對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較大的影響。因此,積極貫徹和落實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尤為關鍵和必要,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實際開展林業資源保護與森林防火管理要重點從強化林業資源保護意識、健全林業資源經營管理機制、加強森林防火宣傳力度等方面來著手,將林業資源保護與與森林防火工作變成硬指標和是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