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芳
(甘肅省通渭縣農業農村局,甘肅 定西 743300)
目前階段,要想使我國的農村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就必須對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進行改革,原先的人工勞動力生產已經跟不上當前時代進步的速度。畢竟當前是技術信息時代,只有牢牢抓住科學技術,才能夠促進農業領域生產,經濟效益也能有所提高。我國對于科學技術已經重視起來,并且效果還不錯。農業實用技術在不斷地被研發,并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去。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對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重視程度。
眾所周知,進行農業技術培訓是對農民的素質以及能力的一種主要提升方式,這可以使農業的生產質量以及規模得到相應的提高。在對其進行技術培訓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農民的選擇,一定要在農民朋友自愿的基礎上進行。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其實際情況進行考察。根據考察的結果,來開展相應的教育培訓工作。各個地區的農業種植情況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的培訓內容也是不同的,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培訓過程當中也要注意帶頭人物的榜樣作用,這對于日后的培訓工作開展有很大的幫助。通常情況下,帶頭人物是從兩委班子成員或者大學生村官、黨員干部當中進行選擇。這樣選擇的主要原因是這一部分的人群責任心和使命感比較強,學好相關的農業實用技術后,能夠真正的起到帶頭的作用,促進農村的發展與進步。
(1)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體系有待完善。目前階段,社會上關于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機構有很多,而且種類特別齊全。但根據實際的調查結果來看,這些培訓機構的配置情況并不合理。機構與機構之間的工作內容出現嚴重的重疊情況,相應的責任以及教學方案都呈現分散的狀態,對于培訓是存在不利的情況的。這需要我國的相關部門對其進行嚴格管理,做好相關資源的合理配置工作,才能夠使培訓機構真正的發揮出作用。
大多數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機構,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將真正的教學內容先展示出來,讓農民了解后再進行報班學習。只有上課之后,相關的農民學生才能夠知道培訓的主要內容,但這些培訓的內容并沒有特別的針對性,不能夠完全適合所有的農民朋友。畢竟每個人所需求的農業知識也是不同,培訓內容并不適合每一個人,最后也就沒有發揮出培訓的真正意義。
(2)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宣傳工作力度不足,農民的積極性較低。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的宣傳工作的不到位,也是會影響農民對于學習實用技術的積極性。如何在進行培訓的時候,努力提高農民的學習積極性,是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要對宣傳力度進行加大,使農民能夠了解到農業實用技術帶給他們的好處,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從心底里接受培訓。而且宣傳力度要不斷加大,也能夠使更多的人關注到農業實用技術這方面。其實很多地區關于農業技術的培訓宣傳力度都是不夠的,也沒有特別大的社會影響力,最終導致農民對其了解度不高,也就不能使培訓達到想要的預期效果,發揮出真正的作用。
(3)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對象文化層次不同,缺乏對培訓的認知度。有一些地區的農民朋友的文化程度并不高,甚至是處于文盲或半文盲的狀態,這就導致其整體素質較低。在接受新型農業實用技術的普及過程中,這部分農民朋友學習狀態比較差。而且由于農村地區務農的人員數量多,年齡上有很大的差異,學習文化程度的水平也不一樣,在進行培訓的時候,接受知識的能力也不一樣,統一進行相同內容的教學,就會使教學質量達不到想要的結果。
(4)產業布局發展快,基層人員知識跟不上。當前時代發展速度太快,科技水平發展迅速增強,但大多數的基層農民朋友專業的業務素質水平不夠高,這就無法使其相匹配,最終導致的是農業生產落后的狀態。有一部分的農戶自身素質以及業務素質水平高,也就可以成為示范用戶,但在示范的過程當中也不能將自己的作用真正的發揮出來,將培訓的相關知識交給其他的農民朋友。
(5)對于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并不重視。有一些地區對于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并不重視,所以說僅僅是依靠開設培訓班來提高農民的農業實用技術水平是不夠的。對于農業實用技術來說,要大力的對其宣傳加大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到農業實用技術在農業生產過程當中的真正作用。大多數的地區并沒有認清這一點,所以說很多人都不會去參加培訓,特別是基層的農民更不了解這些情況,長此以往,農業的發展還處在停滯不前的狀態,而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農民對技術培訓的積極性。
(六)資金等因素的投入不夠。對于培訓來說,是需要資金的支持的,這一個因素特別重要。除此之外,師資力量以及相關的培訓設備等也是重要因素的影響因素,這些都不能忽視。
(1) 加強宣傳。在農村地區進行相關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時,首先要做的是跟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聯系,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這對于開展工作是很有用。其次要對組織工作進行嚴格的審查,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再相關信息平臺進行宣傳,讓更多的農民朋友了解到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對于他們自身的有利之處。比如說我們可以借助村委的廣播,喇叭或者是各個村里的村委微信群或者QQ群等向大家進行宣傳,來逐步的影響大家,改變大家的思維,讓大家能夠接受這種觀念,從而能夠進行相關的培訓,當這些工作全部完成之后,主要就開始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要有組織性計劃性。這樣的話才能夠使農民真正的學到知識,從而促進農村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
(2)不斷豐富技術培訓方法。要對農業技術培訓的手段進行不斷的改進,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這樣才能夠使培訓效果更好,針對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培訓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要考慮到農民朋友對于理論知識學習的困難性,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這樣能夠使農民朋友對知識理解的更加深刻,學習興趣也會更高。除此之外,在進行培訓的時候,應該借助當前具備的條件以及資源成立一個能夠提供咨詢的平臺,這樣能夠幫助農民更好的學到知識。其實在進行培訓的時候,也可以借助多媒體這種教學工具,它能夠很好的用視頻或圖片來代替文字教學,能夠提升相關的教學效果。農民對于文字的理解是低于對圖片和視頻的理解,所以說視頻以及圖片的教學會更加有效。如果遇上學習困難的農民朋友,作為培訓人員,更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對其多多進行輔導。
(3)注重技術實踐過程。在進行農業生產技術培訓時,不要過于看重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要與實際的農業生產情況進行結合,讓農民感覺到學習的技術能夠運用到自己的農業生產當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培訓效果達到預期想要的目的。在進行培訓期間,需要對生產的具體內容有所了解,這樣可以使技術培訓開展的有理有據。舉個例子。在河南的以部分地區以種植小麥為主,那就可以在這個地區開辟出一小塊兒的實驗種植田來進行實驗,將自己所學的農業生產實用技術用在這塊實驗田當中,等糧食收獲之后,對其質量和產量進行對比,就會發現其中的不同,這樣會讓農民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了解到農業實用技術的好處。
(4)充分運用產業特色。每個地區因當地的氣候、環境等原因都會有自己特色的農業產業,作為培訓的負責人應該對其進行深入的走訪和研究。對相關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方案進行整改,使其能夠與當地特色緊密聯系在一起,實現因地制宜,帶動該地區的農業技術進步,促進農業經濟更好的發展。
(5)強化各部門的協調和協作。在進行培訓的過程當中,要注重團隊合作的力量,將每個部門的作用都發揮到最大,這樣有助于提高培訓效果。比如說可以與縣委組織部進行合作,將相關的黨員培訓工作納入遠程培訓工作當中去。在開展相關的培訓工作時,可以進行錄制,并且將錄制的實際培訓內容進行宣傳,有助于擴大培訓范圍。在糧食產量比較高的地區,更應該建立示范實驗田,讓農民對農業生產農業實用技術有更深的了解,以此增加農民對農業實用技術的了解程度,提高影響力。除此之外,當資金允許的情況下。相關部門可以編寫一部分的農業生產技術類的書籍,向農民進行免費發放,這樣能夠讓農民更好地學習到農業實用技術,也能夠明白我國政府對于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的重視程度。
根據對上文敘述的內容進行分析可知,現階段我國在農業生產存在一定的問題,傳統觀念的影響還是特別嚴重的。而當前的科學技術是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所以應該對這方面進行利用,提升農業生產質量與產量。現在要做的就是讓越來越多的農民能夠真正的明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的含義,并且學好相關的農業科學技術。除此之外,相關部門應該對培訓工作的宣傳力度進行加強,使影響范圍得到擴大,對培訓的方法與方式要不斷的創新,將技術和實踐兩者進行融合,對于加快我國農村產業經濟發展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