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偲
(廣西國有博白林場,廣西 玉林 537600)
我國工業原料林的產業逐漸發展,對更多的森林資源資產產權發生了變更活動。因此,森林資源資產產權流動的過程中,需要采用資產評估技術,為其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價值尺度,有利于桉樹林木交易各方,對桉樹林木資產價值實行客觀性的評價。
人們生活水平提升,增強了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思想意識。保護森林資源,對森林禁止和限制砍伐,能夠有效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場對木材需求的壓力。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緊缺,對于木材的使用,大多依靠進口,增加了人們的負擔。因此,我國逐漸對生豐產林進行高度重視,有效解決市場木材需求的問題。桉樹是三大速生樹種之一,我國逐漸進行桉樹種植,促進桉樹人工林的快速發展,逐漸擴大了桉樹生豐產林的面積,促進了其在國內的快速發展。
我國桉樹的種植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的地區進行廣泛的分布,同時在溫帶地區具有少量的分布,桉樹生長過程中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包含較強的抗性、耐干旱、耐瘠薄、易栽培、成活率較高等特征。1890年,我國開始引進桉樹林木進行種植,通過不斷優化改進經營管理模式,實現桉樹良種應用和集約管理,其生長速度和大多數的鄉土樹種相比較快,同時桉樹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人們對其進行砍伐之后,可以采用伐樁的萌芽實行二代次生林[1]。
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市場對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造成木材供需存在較大的缺口,進一步推進了桉樹的發展,出現了輪伐期短,具有明確的培育目的、優質豐產等特征。另外,桉樹的營林技術和其他林木經營類型的特點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桉樹營林期間大多應用無性系更新、具有大量萌生林等經營特性。
桉樹在每個年度的蓄積量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桉樹林木資產評估的過程中需要對不同階段的桉樹林木選擇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否則,桉樹林木資產評估過程中選擇不合適的評估方法,機會造成桉樹生長一年的情況下,和前一年的價值量相比較小,這樣的評估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另外,工作人員對于林木進行資產評估的過程中,部分林木生長相對比較緩慢,大多采用齡組計算的方式。但是,桉樹生長具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其生長速度較快,同時在每個黏度的蓄積量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工作人員對桉樹林木進行資產評估的過程中,采用齡組的計算方式,就會產生較大的價值偏差,需要應用其他劃分措施有效減少齡組計算價值的偏差。比如,資產評估人員可以對桉樹的年齡進行確定,按照自然年進行確定,能夠有效的減少計算價值的偏差。
通常情況下,資產評估人員需要對不同年齡的桉樹調整系數定值,如幼齡木林,對其調整系統主要按照標準樹的高度、存活率為標準進行確定;中齡木林主要按照標準單位蓄積量確定調整系數。因此,資產評估人員對桉樹林木的調整系數進行確定的過程中,對于標準樹高和蓄積量的科學合理性難以進行有效保證,進而對調整系數的科學規范性產生一定制約。現階段,我國缺乏桉樹林分標準表,對桉樹林木資產評估的精準性產生嚴重影響。另外,桉樹林木資產評估信息是由資產評估目的制約和參照系統進行要求的信息。桉樹林木資產評估的質量受到評估信息和擁有量和準確可靠性的影響。因此,我國對資產評估信息數據庫進行高度重視,充分發揮其對林木資產評估質量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國桉樹人工林發展的時間相比較于國外其他國家較短,缺乏充足的參照指標,沒有完善的桉樹林木資產評估參照信息數據庫,對桉樹林木資產評估的質量和效率產生嚴重影響。
第一,桉樹生長速度較快,不同年齡的桉樹林地林木價值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桉樹林木資產評估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構建桉樹林木主伐年齡模型,對桉樹林地林木價值進行科學有效的評估[2]。如,我們根據相關資產評估數據進行分析,近熟林:四年生桉樹一代進熟林的面積在744.34畝,資產評估人員采用收獲現值法進行計算,得出該林地桉樹林木的總評估價值是568.54萬元,其中桉樹林木價值是每畝4930元、樹兜評估價值是每畝1 000元、林地價值是每畝1600元,道路價值是每畝108元;四年生桉樹三代近熟林面積99.25畝,產評估人員采用收獲現值法進行計算,林地林木總評估值為68.34萬元,其中林木價值為每畝5189元,樹兜價值為每畝0元,林地價值為每畝1600元,道路價值為每畝97元。
中齡林; 三年生桉樹一代中齡林面積163.4畝,經收獲現值法計算,林地林木總評估值為112.85萬元,其中林木價值為每畝4207元,樹兜價值為每畝1000元,林地價值為每畝1 600元,道路價值為100元。
幼齡林:二年生杉樹一代齡林面積17.29畝,經重置成本法計算,林地林木總評估值為3.87萬元,其中林木價值為每畝1280元,樹兜價值為每畝0元,林地價值為每畝960元,道路價值為每畝0元。
第二,桉樹林木資產評估的過程中,計算數量成熟年齡,主要是桉樹林木的材積平均生長量實現最大的狀態時,這階段的桉樹年齡就是數量成熟齡。相關工作人員在桉樹的這個年齡主伐,能夠有效的在單位時間和面積上獲得的木材實現最高的產量。因此,主伐年齡的確定需要考慮數量成熟年齡。資產評估人員可以采用廣東二元材積公式對各個年齡層桉樹的平均胸徑和樹高進行計算,同時極端材積平均和連年生長量,結合數據繪制出曲線,進而對數量成熟年齡進行分析。另外,資產評估人員需要對凈現值最大時的年齡進行計算,該凈現值主要是指投資方案出現的現金凈流量,主要是采用資金成本當作貼現率進行折現之后,和初始的投資額現值形成的差額。我們根據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充分證明了凈現值越小,桉樹林木形成的經濟效益越小,同時投資的效益越小。桉樹林木凈現值最大的年齡主要是理論上經濟效益最大的年齡。目前,短輪伐期桉樹人工林相比較于傳統林業對獲取的經濟利潤更加關注和重視。因此,工作人員需要采用財務分析技術,對人工林短輪伐期投資進行確定,計算出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對投資方案進行合理的評估。
第三,林地評估過程中需要對其地理位置和周圍林木市場價格和需求進行評估。市場對于桉樹林木或者具體規格的桉樹林木的價格和實際需求情況的變化過程是一種動態的變化。因此,資產評估人員需要對市場桉樹林木價格和需求情況等相關信息進行隨時了解和掌握,結合市場的實際情況決定對桉樹林木的采伐,最大程度的獲取桉樹木材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桉樹林木資產評估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對桉樹人工林的經營理論基礎進行評估,桉樹林木個體年齡一致,同時生長情況基本一致,其生長速度較快,如五年生桉樹林平均每公頃蓄積量能夠實現70m3之上[3]。另外,桉樹人工林具有比較單一的樹種結構,群落結構通常包含喬木和草本層,具有較高的集約化程度,交通便捷。桉樹人工林主要應用皆伐的方式,在利用時會產生幼林地暴露階段。
桉樹人工林在相同年齡段的蓄積量較均衡,但是在各個不同條件和地形等自然條件、人為活動不同的情況下會造成相同年齡段的蓄積量產生一定的差異性。另外,桉樹人工林的胸徑在相同年齡段同樣較均衡,在一定自然環境條件和人為活動下存在差異。
桉樹在經營管理中,經常采用萌芽形成二代林。資產評估人員對萌生林一年生林木進行資產評估的過程中,在營林成本中不會出現苗木費。因此,萌生二代林的經營管理產生的實際成本相比較重新營造桉樹林木需要的成本較小。資產評估人員對于苗木費成本的計算,需要將其計入到上一個輪伐期期末的經營管理收入中,同時對下一個輪伐期第一年成本費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需要對除萌時的工序費用進行計算。
資產評估人員對于一年生桉樹林木可以應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評估。一年生的幼齡桉樹林,具有較少的蓄積量,投資者需要對營造桉樹林需要的成本進行考慮;二三年生桉樹林進行資產評估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收獲現值法。桉樹具有較快的生長速度,這個林齡的桉樹存在一定的材積,對于第4年的桉樹營林需要的費用基本上已經投入大部分資金,同時只有一年的時間就可以進行采伐,桉樹營林投資者能夠快速得到經濟收益;成熟林和過熟林的資產評估可以應用市場價倒算法,應用各種技術經濟參數對其價值進行直接評估。
文章主要對我國桉樹發展現狀、生長和經營管理特點進行分析,同時探討了桉樹林木資產評估技術分析和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希望對桉樹林木資產評估帶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