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錦生 李 婧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研保障中心,江蘇 南京 210009)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普及發展,越來越多的服務平臺都開始使用智能服務系統,伴隨用戶數量和交易量的激增,用戶對于客戶服務的訴求也相應增加。為了提高用戶問題的解決效率,減少用戶在客服中的等待,提升云客服的運營效率,建設一個智能客服系統,通過智能客服的智能問答方式提升客戶問題的攔截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客戶體驗,降低運營壓力迫在眉睫。智能客服系統的建設主要包含以下目標:一是支撐人工座席在線開展客戶服務;二是增加微信公眾號服務的方式;三是增加機器人功能,實現產品相關業務問題的解答;四是建設知識庫,梳理與沉淀相關業務知識。
項目支持互聯網渠道(企業官網、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等終端)接入,業務流程圖如圖1 所示。

圖1 業務流程圖
總體設計分為四層體系架構,即數據層、基礎能力層、應用產品層、用戶前端,如圖2 所示。

圖2 總體架構圖
數據層包括了多形態的知識數據,如對話流、FAQ 知識等,以及對話服務數據、坐席人員數據、服務評價數據、統計分析數據、配置管理數據等。基礎能力層提供包括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數據分析、模型訓練、在線IM等在內的底層能力,支持應用產品層的應用能夠發揮最好效果。應用產品層包括在線客服、智能客服和運營分析在內的應用,同時提供系統管理和統一門戶,實現統一集成。用戶前端覆蓋云平臺和三方入口,提供多渠道的在線客服入口,方便用戶進行咨詢;提供運營分析和平臺的管理后臺,供用戶運營管理人員使用。
智能客服系統需遵循J2EE 規范,采用微服務架構,充分融入互聯網先進性技術,如動態加載技術等,以極大提升系統的可靠性和易用性。系統設計高度抽象,軟件功能獨立、可模塊化組合,使得整個體系結構安全穩定,符合信息技術應用的未來發展主流趨勢,使得企業能夠更快更好的享受AI 帶來的技術變革。在終端接入方面,采用Websocket 雙向通訊機制,不僅能夠直接響應終端用戶的請求,還能主動推動信息,時刻關懷用戶體驗;無狀態微服務集群能夠實現系統無感知動態彈性擴容,無懼流量壓力;一站式管理平臺通過可視化管理方式,實時調整業務流程、知識庫,所見即所得;靈活便捷的組件市場,能夠快速、無縫的對接業務系統,實現企業深度智能化改造。
產品還使用了其它大量先進技術,具體如下:跨平臺、超大規模消息通訊和整合技術,支持全渠道接入;Restful 接口通訊,前后端徹底分離模式開發;支持多租戶多實例間的數據隔離;平臺后臺管理為B/S 結構;應用實例、數據庫、均可動態擴展;采用分層架構,每層承載不同的功能邏輯,并且可以靈活擴展。
數據庫分為智能問答數據庫、知識回流數據庫、會話數據庫,其中會話日志數據庫可在橫向擴展,用于快速數據存儲及檢索;各數據庫均采取主備模式,其他中間件也采取多節點模式;后臺應用服務器支持分布式部署;語義知識庫基于知識本體構建;知識庫數據接口提供通用API,支持外部系統調用;語義多輪采用chat flow思想,通過意圖識別及slot filling 實現。

圖3 集成架構圖
集成架構主要包括系統網站的集成,即將在線問答入口集成到共有云網站,提供問答能力;微信平臺的集成,即與微信平臺集成,實現微信賬號的打通,實現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小程序內的問答;自助工具的對接,即與云平臺的自助工具等對接,提供快捷的操作入口;業務處理的集成,即與業務系統集成,實現智能問答過程中產品訂購、信息查詢等場景,在線客服也需要對接業務系統,為坐席提供業務信息查詢。
系統采用本地化部署方式,整體部署架構如圖4。

圖4 整體部署架構
整個應用系統采用了多集群多實例部署的方式,保障系統高可用性;同時支持彈性擴容,以及基于超大規模電商活動檢驗的基礎技術架構體系,保障系統的高性能,如圖5 所示。

圖5 多集群多實例部署架構圖
在終端接入方面,采用了websocket 雙向通訊機制,不僅能夠直接響應終端用戶的請求,還能主動推動信息,時刻關懷用戶體驗;無狀態微服務集群能夠實現系統無感知動態彈性擴容,無懼流量壓力;一站式管理平臺通過可視化管理方式,實時調整業務流程、知識庫,所見即所得;基于超大規模電商活動檢驗的基礎技術的架構體系,無論是安全、性能還是可靠性均能輕松應對考驗;靈活便捷的組件市場,能夠快速、無縫的對接業務系統,實現企業深度智能化改造。